529例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分析

时间:2022-09-09 10:51:13

529例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分析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05-0778-01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B

我市某区于2007年8月25日~9月25日连续发生两起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中毒2 000余人,我院共收治529人,现将我院收治的患者统计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529例中男65人,女464人,年龄16~40岁。

1.2 潜伏期:最短1例进食后40分钟发病,最长1例进食后40小时发病。8小时内发病15人,占3%;24小时内发病455人,占86%;36小时内发病56人,占10.6%;发病大于36小时3例,占0.4%。

1.3 临床表现

1.3.1 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

1.3.2 其它临床表现:头痛17例占3.2%;头晕35例,占6.6%;腹胀、恶心、畏寒、寒战、晕厥等症状较少见。

1.3.3 体征:全部病例神志清楚,心肺无异常。113例(21.4%)患者入院时有不同程度脱水;314例(59.4%)患者腹部有压痛,其中上腹部压痛140例(26.5%);脐周压痛123例(23.3%);下腹部压痛41例(7.7%);全腹弥漫性压痛10例(1.9%)。

1.4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138例检查血常规,大于 10×109/L 105例,占76.1%;大于20×109/L 3例,占2.2%;无1例小于4×109/L;中性粒细胞大于80%79例,占57.2%。尿常规:大部分尿常规无明显异常,少部分可见酮体及少量蛋白尿。粪常规:93例患者查粪常规,部分患者可见少量白细胞、红细胞。肾功能:140例患者检查肾功能,41例(29.3%)发生低钾血症;11例(7.9%)发生低钙血症;16例(11.4%)低氯血症;7例(5%)尿素氮轻度升高。胆碱脂酶:16例检查胆碱脂酶,均正常。心电图:24例检查心电图,均正常。粪便培养:52例粪便培养中有副溶血弧菌生长。O2培养均阴性。

1.5 并发症:所有病例均无并发症。

1.6 治疗:本组大部分病例采用口服氟哌酸、口服补液盐、654-2治疗,少部分人予以静脉点滴左氧氟沙星并对症补液治疗。

1.7 预后:所有病例均治愈,除16例收入院治疗外,其余都门诊治疗,所有病例在院时间不超过24小时。

2 讨论

副溶血弧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海洋与盐湖中的嗜盐性细菌,海产品中常有此菌,是沿海地区食物中毒和夏季腹泻的重要病原。由于近年来物流频率加速,内地省份与沿海地区一样也频繁发生由此菌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本文报道的两起食物中毒正是一个典型事例[1]。

副溶血弧菌为革兰染色阴性的多形态弧菌,菌体两端浓染,一端有长鞭毛,运动活泼。在无盐的培养基上不生长,在含有2%~4%氯化钠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温度37 ℃及pH值7.4~8.0时生长最为适宜,在淡水中生长不超过2天,但在海水中可存活45天。此菌对酸极为敏感,在食醋中1~3分钟即死亡,对热的抵抗力也差,56 ℃经5分钟即死亡,对化学消毒剂也敏感。此菌耐寒冷,5 ℃冰箱中75天,细菌仍继续存活。副溶血弧菌主要存在于浅海水中,附着于海洋生物的体表生长繁殖,如海产品鱼、蟹等,以及含盐量高的盐渍食品如咸菜、腌肉、咸蛋等,均可传播本病。人进食污染副溶血弧菌而未煮透的食物后即可感染,在细菌产生的溶血素、肠毒素和侵袭性致病因子等作用下,可引起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反应。发病季节以夏秋季最多,人群均易感,但以青壮年多见。病后免疫力不强,可反复感染发病,大多预后良好。

本文两起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均为青壮年。86%的患者潜伏期在24小时以内,临床表现起病急骤,以腹痛、呕吐、腹泻稀水样便为主,体征以腹部压痛,尤其是上腹部及脐周压痛为主,部分患者伴发热畏冷症状。21.4%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脱水表现,实验室检查中78%的患者有白细胞升高(大于1.0×109/L)及中性粒细胞增多,53.6%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529例中经粪便培养52份为副溶血弧菌生长。所有病例经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后均于24小时内治愈,症状体征消失,临床表现及过程与文献报道基本符合。

近年来为了有效控制病原的发生、扩散,采用准确及时的检测手段是预防控制副溶血弧菌传播的关键。通常采用的细菌培养及鉴定方法不仅耗时而且操作复杂,灵敏度有限,因此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已成为发展趋势。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检验方法有PCR方法、DNA指纹图谱、探针杂交及噬菌体法等,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人为误差,还实现了副溶血弧菌的自动化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3]。

参考文献:

[1] 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34.

[2] 鲁开国,胡智慧,邱 波.副溶血弧菌染色体DNA指纹图谱及质粒图谱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4,13:233.

[3] Nishibuchi M,Kaper J.Duplication and variation of the the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tdh) gene in vibrio parahemolyticus[J]. Mol Microbiol,1990,4:87.

收稿日期:2007-12-03

上一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下一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抗菌药物的最小成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