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企业仍在坚守中国沃土

时间:2022-09-09 10:35:17

欧盟企业仍在坚守中国沃土

当欧盟轮值主席、法国领导人萨科齐执意会见达赖喇嘛时,欧盟在华企业不免有些“忧虑”,因为,此举可能会给成千上万的中法企业带来损失和冲击。逾75%的欧盟在华企业过去一年的营业额获得了显著增长,他们更希望中欧经贸平稳发展。

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中国是否仍然能够成为企业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全球投资乐土?中国欧盟商会与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合作的《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08》表明,在华经营的250多家欧盟企业表达了它们对中国业务的乐观态度。该报告赶在这一“敏感”期,显然为中欧关系提供来自一线的详实数据。

欧盟企业坚守中国市场

“今年的调查再次证实,对欧盟企业而言,中国市场是最重要的新兴市场。”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表示。

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08》反映了在华欧洲企业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在2009年复杂的商业环境中有重要意义。

从经营层面来看,中国市场的增长是欧盟企业在中国提高利润战略的核心。人们通常认为外国公司来华主要是谋求低廉的资源、劳动力及采购成本,将中国视为“世界工厂”,然而,调查显示,52%的受调查企业都将市场扩张作为企业未来的首要战略,并将在中国的一线城市重点加强服务方面的投资。

为了迎接中国内需的增长,50%的企业考虑在未来的几年中,将新的投资集中于一级城市的服务职能(51%)、一级城市的生产职能(35%)、二级城市的生产职能(29%)以及一级城市的销售职能(34%)。即使大部分企业都知道欠发达区域的发展将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他们都不急于投资这些城市,因为“去西部”将面临不完善的设施和人力匮乏的双重挑战。

由于中国国内企业竞争加剧,并购活动也在加快。然而,愿意在中国市场大举并购的欧盟企业却没有那么多,自然增长将仍是欧盟企业的战略重点。95%的受访企业希望依靠内生性增长而不是投资并购。

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各个企业都持有相似的观点。73%的企业认为中国经济真正的增长点是迅速增长的内需,而非出口。因此消费力的大幅度提升会为他们带来美好的未来预期。

调查发现,随着在华运营时间的增加,企业的业务也会愈加成功,尤其是在金融领域,盈利能力和运营时间有着直接的联系。90%在华运营超过20年的企业,达到了良好的净盈利水平。相对应,只有1/4在华运营少于2年的企业可以盈利。这一现象很可能是因为企业开办时期的支出庞大而收入甚少。导致高投入低产出。

拥有10年在华经验的资深企业发现,无论品牌优势,还是有利的政策环境和流程,都为其业务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是那些新进入中国的企业则遭遇截然不同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随着企业在华运营时间的增加,他们可以更加驾轻就熟地把握复杂的政府关系。

近20%的受访企业表示在华没有研发中心,和去年的比例基本持平。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降低为中国开发产品的成本,是建立研发中心的主要原因(72%)。这表明了企业希望通过研发中心“开发”产品而非“研究”。高新技术企业比其他企业更重视研发。40%企业宣称拥有研发能力,虽然大部分只是针对“开发”而非“研究”。

调查得出一个结论:规模越大的企业,来华时间越长的企业赢利越大。压力加大,盈利信心降两成。

2008年在华欧盟企业仅有62%表示有望在2009年实现盈利,而去年,有82%的受访企业表示可在未来3年实现盈利。

调查显示,欧盟中小企业来华发展的数量明显增加,他们因为看中中国市场潜力而进入中国,而非仅仅为了制造或采购较为低价的产品。有半数参与调研的企业将在中国内地设立自己的亚太地区总部,近80%的企业选择上海或者北京作为企业在华经营的主要地点。而由于该调查截止于今年9月,鉴于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可能现在企业的盈利信心更低。

经济滑坡、竞争加剧和劳动力成本增长被认为是企业在华发展面临的最重要商业风险。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表示,鉴于目前的经济形势,2008年夏天确实有一些欧洲企业离开中国市场,但是目前这一趋势已经停止,除非母公司发生财务危机从中国撤资。他表示,欧盟在华受波及较多的是房地产行业。一些基础设施企业则会从中国扩大内需中受益。中国采取迅速的反应,让欧盟企业更加了解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将会坚定在华的发展信心。对欧盟企业而言,中国市场是最重要的新兴市场。

许多企业也提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比如劳动力成本提高(48%)、竞争日趋激烈(40%)、法规环境因素(34%)和人民币升值(34%)。部分压力直接影响了个别企业的利润率。1/3的受访者在过去的一年中并没有提升收益率,其中10%还遭遇了利润下滑。

最令欧盟企业担忧的方面

虽然欧盟企业对在华的经营环境表示乐观,但对市场准入、透明度、知识产权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问题仍表忧虑。

在中国欧盟商会的年度商业信心调查中,欧洲公司反映中国政策法规的不透明与缺乏连贯性对他们造成了损害。伍德克表示,虽然欧洲企业仍然看好中国,但也受到一大堆问题的困扰,这其中包括侵犯知识产权和法律法规的制定过于武断等问题。

伍德克毫不掩饰地质疑:“在华的外资企业为当地提供了就业、创造了税收。是否还有必要把他们与本土的企业区分开来?此外,中国限制外资进入石油分销,炼化行业;中国在世界从事矿业开采,但却限制外资参与国内的采矿业。”

据欧洲企业反映,政府缺乏透明度是他们在华开展业务的最大障碍。他们表示,中国政府并不总是能对其政策法规做出清楚的解释,而且规定的出台往往过于突兀。以调查报告中并未提到的―件事为例,中国政府最近要求国内银行停止发放新贷款,这一行政命令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知识产权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由于担心知识产权遭侵犯,受访企业中有半数表示无意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虽然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表示将加强保护知识产权,但情况并未明显好转。

上一篇:炒股要克服“鸵鸟心态” 下一篇:国美电器逆转大戏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