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时间:2022-09-09 08:17:51

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上了几千节课,教了十几年书,送走了几代人。语文课应该怎样上?闭上眼睛都能说得清清楚楚,那就是“解题导入,新授讲解、复习巩固、布置作业”。那么怎样才算是一节好课呢?信口可以拈来,那就是“教师是妙语连珠,学生是对答如流;教师高高在上,学生正襟危坐……”一切都井然有序。但是,在这种“序”的背后却隐匿着一种旧的教育观念,那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在学生面前,教师有绝对的权威。随着课改的浪潮不断涌来,崭新的教育理念的萌发,教师必须摒弃旧的“教育经”,认真思考,重新定位,找准自己的新的角色。

一、谁是主角?

上完一节评优课,同事们经常会问:“这节课,学生配合得怎么样?一句话道破天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围着教师转,以教来决定学,学生需要不断地迎合教师的一连串的问题,教师才是课堂的主角。然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师生间在课堂上是平等的。教师的作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也就是说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人,要使学生的自主地位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把时间还给学生。

如果一节课是40分钟教师至少要给学生25―30分钟时间进行自主性学习。其中包括自学、讨论、读书等等。

2.把选择权还给学生。

学生可以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运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如:在教学古诗三首时,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首进行重点学习,其余两首可以在课堂的学生互动过程中掌握,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3.把自由还给学生。

课堂上学生不受教师的牵制,汇报学习成果时,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思路走。如:在学习《林海》一文中写景的部分时,以往我会“一环扣一环”发问,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思路完成答案。现在我是这样处理的:“这一部分写了什么?”,学生可以自由,不按顺序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则通过自我调整,在板 书上写“林、岭、花”,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真正实现了:“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宗旨。

二、教师的角色

新课程对教师的期待不再是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教师有更重要的角色,那就是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促进者。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仅是学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从表中不难看出,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怎样为学生创下一个健康、宽容、平等的学习氛围呢?

1.放下架子来到同学们中间。

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参与者。必须走下讲台,来到同学们中间,和他们一起探讨,一起争论。分享成功与失败的甘甜和苦涩。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

2.倾听学生的错误。

学生在课堂发言准确无误时,教师要大加赞扬;当孩子在对错之间时,教师要及时肯定正确的部分,错的地方教师要表现出真诚的探讨的意思;当学生一无是处时,教师要给予他精神上的鼓舞,请他坐下来再好好想想,切忌不能横加指责;允许学生回答“我不会”“我没听懂”等类似直白的表示。这时教师要表现出耐心和宽慰。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觉得教师是自己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者,师生之间有了这种温暖的关系,生机勃勃的学习气氛也就开始形成了。

三、做一名点燃火种的人

教师是学生创造的激发者。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无论对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教师要善于激发每个学生身上智慧的火花,启发他们思考,培养他们的求疑意识、求异思维,为他们施展才能创造条件,改变过去那种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一味灌输,一味求同的做法。使我们的课堂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的学习氛围。

1.“老师你错了”

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挑出老师的毛病,而且还有个“优惠政策”,那就是可以不经老师“恩准”就一吐为快,让他们在同学们面前大大的出尽风头,品尝超越老师的感觉。政策一出台,调皮鬼们便活跃了起来,课堂上你稍不留意,就会被他们逮住。如果你讲解不完善,“给老师补充"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一题多解,不同意见也层出不穷,真是“一投石激起千层浪”。

2.质疑问“难”倒你。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没有完全舍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每每到课堂收尾时,都会有那么一句漂亮的结束语,“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懂的”请提出来?”一阵鸦雀无声,于是老师高兴地宣布本节课圆满结束,真的圆满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如今老师还真“怕”这个质疑问难,一不小心就难倒你,如在教学《最后的辉煌》一课时,学生对诺贝尔本人,即世界级大奖诺贝尔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各种问题接二连三地提出来,幸亏新的教学方式给我解了围,课堂上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形式,很多的问题都是学生间的对话,虽然被他们截流了一些,但还是有一部分同学想听听老师的高见,看来现在的老师光作蜡烛是不行的,要做能不断充电的长明灯才行呀!

在新课程中,教师作为新理念的实施者,义不容辞应该“洗心革面”,勇敢地承担起新的角色,正如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杨福家所说的,不要把学生的脑袋拿来填知识,而应把它当成点燃的火种,教师的角色是点燃火种的!

【作者单位:大连格致新校 辽宁】

上一篇:有效开展幼儿区域游戏活动的策略 下一篇:幼儿园与小学教学衔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