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灵动而高效

时间:2022-09-25 10:32:07

巧妙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灵动而高效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我在二十几年语文教学实践中,也越来越感到,教师只要有意识地使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创设适合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教学情境,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灵动起来,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通过讲故事 巧妙创设教学情境

根据课文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课堂导入,使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如在上《十五从军征》这首汉代乐府民歌的过程中,我给配上低沉哀怨的音乐,为学生讲述一位80多岁的老兵征战多年回到家乡的故事,要求学生认真倾听,把听到的内容在脑海里转换为形象的画面。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我发现这一导入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激活了他们的思维。有学生谈到“这老兵多么幸运,打了六十五年的仗却没有死,还活着回来”,我顺着学生的思路说:“是啊,这是一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呀,请看‘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回到家里他反而悲伤流泪,是为什么呢?”自然而然把学生的思路引到了本文的重点部分,老兵回家看到了家园沦为荒野,家中的亲人一一凋零的惨状,这样顺理成章地引入全文,学生的体会入情入景。

二、通过调动情感,巧妙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要使学生感动,首先自己要感动。”她教《,你在哪里》的教案就是“用泪水写成的,”结果课堂哀思如潮,学生难以自控。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教师投入真情,才能拨动学生心底的琴弦,获得巨大的审美力量。其实,课堂就像一部交响曲,要有高潮和低潮部分,这样才有吸引力。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课余时间我经常观摩在全国课堂教学观摩会上成功的课堂实录,融会贯通,力争让我的课堂教学也充满魅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2012年学校举行的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中,我选择了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一课。课文讲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的故事。为了让学生真正把书读到心里,与作者一起喜怒哀乐,课堂上我创设了情境:英雄,您一路走好!我插入了一段哀乐,并配上对老班长的悼词,力求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表情,诵读感情真挚,节奏快慢有致,充分表达出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思念和由衷的敬佩之情。教室里的空气一下子像凝固了一样,学生的表情庄严、肃穆,无不感动。我趁热打铁,又创设了一个情境:向英雄默哀、致敬!将课堂引向了高潮,学生情感与作者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领悟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这样创设了恰当和谐的教学情境,构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了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又使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三、通过多媒体运用,巧妙创设教学情境

根据少年儿童,乐于接受形象化教育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手段,通过鲜明的画面构图,逼真的形象,色彩,美妙的影响效果,再现具体感人的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因此运用多媒体参与语文课教学,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利手段。

如我在讲《水浒传》时,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了电视剧《水浒传》中与课文相关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电视片段,同学们兴趣高涨,对鲁达的不畏、嫉恶如仇和吴用的神机妙算佩服得五体投地,对课文中心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透彻了。

四、通过幽默的语言,巧妙创设教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若能像相声、小品演员那样妙语连珠,引人入胜,将会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到听课是一种享受,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也轻松。如在学生听讲出现疲倦样子的时候,用幽默唤起学生的情绪:春天的课堂里,和煦的春风吹得学生睡意朦胧,我见状,也佯装打瞌睡,并絮絮呓语:“暖风吹得师生醉,直把教室当卧室……春眠不觉晓,还是睡觉好。”语调抑扬顿挫,充满幽默风趣的情味,学生被逗乐了,教室一片笑声,驱散了学生的朦胧睡意。 幽默和笑声使学生的情绪进入了亢奋状态,自然赶走了瞌睡虫。相反,板起脸孔来说教,除了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不会有太大的醒神作用。

又如《钓鱼的启示》一课,老师请一个学生读钓鱼的过程这一部分,该生读不顺畅。

老师:第一次钓鱼吧!准备工作不够,这么磨磨蹭蹭的,鱼早就跑光!(这时大家都笑了起来) 老师:所以,做任何事之前都得做好充足的准备。现在看看别人是怎么钓的吧! 老师又找了一位同学还读这一部分。

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我时不时通过说笑话、引典故、插入名人趣事或歇后语的方式,这种方式既可以引起学生发出会心的笑,又不失教学的神圣和典雅。既能使学生开启心智,又能使学生在思想深处留下深刻的教育印痕,有的还能使学生终身难忘。这样使学生在幽默的欢声笑语中,收获智慧、情感和力量。

总之,通过巧妙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课堂探究的乐趣中学习动机得到持续激发;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在学习、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得到充足的发展。这些都是实现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只有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灵动而高效。

【作者单位:金塔县东坝小学 甘肃】

上一篇:重新定义教师的“份内之事” 下一篇:有效开展幼儿区域游戏活动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