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96119”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工作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09 06:56:09

对“96119”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自“96119”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工作开展以来,全国及时受理和查处了一大批火灾隐患。本文结合沧州市实际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96119电话 举报投诉 四个力量 举报人

建立火灾隐患举报投诉中心,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消防工作,是创新社会管理、破解消防监督执法力量不足瓶颈性问题的重大举措。下面,笔者结合沧州市的实际情况,粗浅的谈一下对加强“96119”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工作的几点认识。

1、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自2011年11月份 “96119”火灾隐患举报投诉中心成立以来,在发动群众参与消防工作、打击消防违法行为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照公安部消防局要求,沧州市的举报投诉中心在日常运行和对外宣传上尚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

1.1“96119”电话社会认知度不高

一些群众尚不知晓“96119”热线电话,接到的举报投诉电话大部分只限于市区项目和工程,县(市、区)火灾举报投诉案件相对较少。

1.2虚假案件比例过高

沧州市接到的举报投诉电话中,虚假案例占举报投诉总量的26%。导致虚假举报的原因多数为邻里矛盾或涉及到利益纠纷。

2、加强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工作的几点措施

2.1借助“四个力量”强化“96119”的宣传工作,提高“96119”知名度

“媒体”发力。可积极联合文广新局,充分利用主流媒体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等特点,通过当地电视台相关频道栏目、报纸等公告火灾隐患举报投诉方式及受理范围、奖励办法,宣传常见火灾隐患识别方法。并可聘请报社、电视台的记者、摄像专家,跟踪报道举报投诉到检查处理的整个过程,增加执法透明度,营造新闻舆论攻势,掀起人民群众举报投诉的新热潮。

“短信”借力。联合移动、联通、电信等移动通讯企业,向人民群众发送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电话“96119”,并用简练的语言介绍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的流程及类型,使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火灾隐患投诉中心规章制度,搭建起随时随地举报投诉火灾隐患的桥梁。

“街道”助力。街道是每天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细微的变化也能引起强烈的反响,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政府部门、学校、宾馆、酒店、餐饮、娱乐场所、商店、超市、车站、医院等人流量大、人员密集场所的LED显示屏上设立滚动式消防宣传栏,播放、展示群众喜闻乐见的 “96119” 宣传故事短片、图画、动画。在公共汽车站点张贴举报投诉中心电话和流程,使“96119”宣传品随处可见,如影随形。

“网络”给力。在消防宣传微博、校内、网站、QQ等具有网络影响力的宣传媒体开设专门举报投诉中心交流群,设立专人接受举报,解答人民群众对消防安全的疑惑,拓宽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工作的宣传渠道。

2.2科学确定办结时限及奖励标准,确保举报奖励操作“有章可循”

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投诉机制是一项逐步推进完善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我们在执行中应不断针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总结、完善和提高。

2.2.1严格设定工作办理时限

除了按照公安部120号令《消防监督检查规定》严格执行对妨碍安全疏散违法行为、擅自停用消防设施行为的举报24小时内核查和其余举报三个工作日核查的规定之外,我们还应对受理后的转办、核查及查处结案后的情况上报、查处台账的定期汇总等环节的时限进行规定,特别是实地核查后的情况上报环节,我们在接到火灾隐患举报投诉以后不能仅仅按照地域管辖的原则责令辖区消防部门查处后便放任不管,可以合理确定时限比方说十二个工作日内要将实地核查处理情况反馈至举报受理中心,由中心统一回复举报人。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有效避免了举报人对查处工作的一些误解和不满。

2.2.2科学合理的设定奖励标准

火灾隐患有奖举报投诉奖励标准的设定尤为重要。奖励标准过低不能有效调动群众举报火灾隐患的积极性;标准过高又会误导群众,有可能催生出所谓的“举报专业户”,群众在对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的把握上毕竟不专业,奖励标准高固然能显示出政府和各级领导对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但也有可能导致虚假案件比例偏高,从而会给消防机构无形中带来太大的工作压力。

2.2.3合理确定奖金发放时限

举报投诉核查完毕后何时对举报人发放奖励资金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既然是火灾隐患有奖举报投诉,那么按说在隐患核实后便应该下发奖励资金,但资金的下发毕竟还涉及到审批环节,不可能在每一个案件核实后便逐个下发。最合理的方法为按月或按季度统一发放。

火灾隐患有奖举报投诉毕竟是新时期的新举措,可能尚需时日进行磨合才能运行的更加科学合理,但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活动,国家应尽快拿出各种统一标准,以便使火灾隐患有奖举报投诉能做到有章可循。

2.2.4严格落实保密措施,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如何确保举报人的安全,解决举报人后顾之忧,让群众放心的实施举报,也是我们应重点考虑的问题。我市在推进火灾隐患有奖举报投诉工作中,通过反复深入研究和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保密机制,切实防止泄密给举报人权益造成损害。

(一)受理和反馈一个渠道进出。在举报投诉受理中心制定固定的3名接警员专门负责电话及来人来函举报受理和信息反馈,1名参谋作为奖金发放员负责有关数据统计、举报人身份确认及奖金发放,其他任何人不得查看和过问举报人信息。关于案件查处进度和奖金发放等情况统一由受理人员通过受理电话对举报人进行反馈。

(二)奖金发放专人处理。支队指定一名参谋作为专门的奖金发放员,对获得奖励的举报人实施身份确认和奖金发放。奖金发放采取错开时间,逐个发奖的方式,并在事先告知举报人领奖时要求举报人不要集中在消防支队等候发奖,而是在附近自行活动等候奖金发放员通知,最大限度的降低领奖时泄密的可能性。

上一篇:浅述建筑物外墙外保温系统质量通病与防治方法 下一篇:浅析国内外监理行业的发展及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