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上的昆仑

时间:2022-09-09 06:21:10

建站基础作业开始了。根据现场状况,内陆队对昆仑站的主楼位置进行了调整,西移50米,北移30米,主建筑位置改到原来设定的主楼前广场。冰盖机场也已确定方位和相关参数,开始进行跑道轧整工作。站区地形图和冰盖流速GPS点的测绘工作、天文观测、冰芯钻探也正紧张实施。

在国内设定的建筑基础施工方案是开挖雪地,通过扬雪增大雪密度,然后回填夯实。现场施工过程中发现这个方案有缺陷,于是改为用轻、重型雪地车轮代替碾压,加固地基。雪地有很多难以捉摸的特性,必须先用轻型车碾压归拢,然后再使用中重型车进一步施压,才能获得符合工程需要的效果。

昆仑站的施工难度超过人们的想象。虽然考察站主建筑设计的是组装式房屋,出发之前曾经进行过试组装,但是在冰穹A,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看似简单的操作难度大增。这里的氧浓度只有其他大陆的一半,队员们普遍记忆力严重受损,很多事情转眼就可能遗忘,组装时的组件编号经常混乱,返工现象时有发生。一次,项目经理陈兆融发现保温外墙板编号弄错了,急得都哭了。李侍明赶紧安慰他慢慢来。以前,队员们从来没有因为苦和累抱怨过一声,但是在冰穹A施工中出现任何一个失误,都会让他们非常难受,以至于悔恨流泪。另一次,半夜两点多钟,李侍明辗转不能入眠,他发现上铺的周景武哨悄地爬起来。他就问,你做什么?周景武回答,我答应队长修好厕所,大家明天就可以使用了。原来,一个厕所在运输过程中损坏了,一直放在那里无法使用。周景武一直干到第二天早上,修好厕所,接着又和队员们一起到工地干活儿了。

原定的施工时间大为缩减,每日施工任务便随之加重。队员们经常要在寒冷的野外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大部分队员被冻伤,尤其是施工队员。他们在施工的时候不能戴厚手套,拧螺丝帽时还要摘手套,因此,双手经常受伤。13个施工队员,有9个队员被冻伤。脸部、手部以及其他部位,伤痕累累。高原上伤口不易愈合,小小的伤口,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愈合。他们晚上默默地涂上冻伤膏,第二天照样接着干活儿。

由于高原缺氧的缘故,队员们白天非常劳累,晚上睡眠却严重不足。总是刚睡了一会儿,就醒来了。一夜之间,不断反复,经常处于半睡半醒状态,迷迷糊糊,一点轻微的响动都听得清楚。许多人服用安眠药才能入睡,队医带来的安眠药很快就用完了。

这样的条件下,没有人抱怨,他们只是说:“要是昆仑站建不成,我们没脸回‘雪龙’号。”

机械师魏富海和曹建西,用高超的技艺,超极限使用了吊机。工程舱单件大约有四五吨重,需要两台吊车协调作业,才可以安装完成。屋顶施工中的队员,需要两个吊车拉着施工绳索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带使两者相连,才能操作,否则屋顶太滑,随时可能滑脱坠落。这需要过硬的技术。两位机械师仔细耐心、配合默契,才使吊装工作顺利完成。

自登顶冰穹A以来,内陆队用了16天时间已基本上完成了昆仑站的建站任务,较原定的30天的工期差不多缩短了一半时间。各项科学考察也已经展开,地磁、地震、冰川、天文等各项科学观测仪器已经安装调试完毕,冰盖流速的观测正在进行,冰钻已完成电源线路的架设,开始试打钻了。同时,他们开始整理站区剩余物资,规整雪橇重新编组,为撤离冰穹A做好预备。

落成的昆仑站,从各个角度看都显示了浓浓的中国元素。国旗红和五星黄相互协调,映衬在茫茫白雪中,形成了南极冰盖高点的独特景观。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六个南极内陆科考站(前5个是:位于南极点的美国阿蒙森一科斯特站、位于冰穹C的法国和意大利考察站、位于冰穹F的日本富士站、位于毛德地的德国科嫩站以及位于冰点的俄罗斯东方站)。中国征服了南极最后一个曾被视为“不可接近之极”的必争之点。

昆仑站是中国南极科考的又一个里程碑,它意味着中国已经跻身世界南极考察的“第一方阵”,标志着由南极考察大国迈进了南极考察强国。昆仑站不仅是一个特殊地理意义上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中华民族在南极建立起来的伟大精神坐标。

自1985年我国建立第一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之后,“南极精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伊始的一个标杆被充满豪情壮志地树立起来了,“体现了中国人民在‘四化’建设中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豪迈气派”(《红旗》杂志1985年第10期)。这也正是对邓小平在科考队伍启程之前所题的“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的最好回应。“南极精神”的主旨包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遵守纪律,团结一致;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发奋图强,立志振兴中华。郭琨队长总结得好:“振兴中华、为国争光,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新的长城。”

1994年,宋健同志把“南极精神”概括为:“振兴中华、为国争光、艰苦奋斗、团结拼搏”。

2009年11月,同志指出:“极地考察是探索地球科学、认识自然奥秘的重要工作,关系我国发展的长远利益,对研究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有现实意义。希望广大极地工作者继续发扬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进一步发展极地事业,不断加强极地考察能力建设,扎实开展极地战略和科学研究,积极参与国际极地事务合作,谱写我国极地和海洋考察事业的新篇章,为造福人类社会、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同时,据新华社报道,纪念中国极地考察25周年座谈会指出:“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极地考察国家目标,进一步拓展考察领域,开展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增强在国际极地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极地科研水平与后勤保障能力,努力维护中国在极地领域的权益,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从以上不难看出,虽历经25年,“南极精神”的内核没有发生丝毫改变,那就是为了国家荣誉、国家利益,每一个科考参与者锻造出的不懈努力、无私奉献和科学理性的精神。正是“南极精神”具备了这个刚性的特质,我们一步一步看到了物质的载体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所以,如果说昆仑站是一个精神坐标,“南极精神”就是这个坐标系当之无隗的原点。

内陆队将一座南极华鼎竖立于昆仑站前的广场上,它与冰穹A最高点的中华天鼎彼此呼应,相映生辉。南极华鼎铭文记载:

在南极内陆建站,将实现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大陆腹地的历史性跨越,是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史上一座瑰伟的里程碑,也将是中国对2007—2008国际极地年作出的杰出贡献。第25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09年1月在冰穹之巅建成中国南极内陆昆仑站,旨在拓展考察区域,勇攀科学高峰,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创立丰功伟业。华兆硕果,鼎志盛世。值此建站之际,特立华鼎,以为纪念。

资讯

15位当代艺术家塑造当代艺术理念

9月5日,由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主办,广州市华艺廊艺术品有限公司承办的“从现代出发——15位艺术家的15个表达”当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马路、尹齐、王玉平、王琰、申玲、孙原、刘刚、李炎修、张方白、张永旭、孟禄丁、陈曦、夏俊娜、韩中人、蒋丛忆15位艺术家的最新和代表作品。15位艺术家风格面貌多样,有着“从现代出发”的共同理念。展出作品多元而生动。该展作品大都从艺术史上的“抽象”、“表现”和“观念”形态形成各自的风格。该展由著名批评家范迪安担任学术主持,葛鹏仁先生作为艺术顾问,由王萌、孙欣、朱青生、李笑男、杨卫、何桂彦、孟禄新、易英、金然、赵力、段君、盛葳、彭锋为学术主体团队。旨在从“个案”走向“现象”,从“群体”走到“宏观”,从“创作层”深化进“理论层”,在梳理历史、研究个案、分析现象的学术步伐中切入到当代艺术的进程,成为探讨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时代开启学术讨论的一个视觉文本。(卫星)

(作者为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山西文学院院长)

上一篇:天上“空降”个炊事兵 下一篇:分配关乎中国未来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