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Moodle优化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时间:2022-09-09 06:05:14

利用Moodle优化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性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当中去,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能否找到一个交互式教学平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优化,就至关重要。Moodle,是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和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设计的课程管理平台,其动态管理系统为每一个教师和学生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学科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应用 Moodle优化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关键词]:Moodle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优化

信息技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其技术性、应用性都很强,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课堂教学水平以外,还要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教师除要有较好的课堂调控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外,还有以下几个要素决定一堂课的质量,那就是呈现给学生的学习资源、交互的学习活动、学生作品的提交与评价。 Moodle的出现,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Moodle是一款基于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设计思想的课程管理平台,其主要功能大致分为网站管理、课程管理、学习管理三大部分。其中,课程管理具有强大的课程开发功能,如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各类教学测验设计、教育统计等。其丰富的课程活动功能几乎囊括了教学活动需的大部分功能,如论坛、测验、资源、投票、问卷调查、作业、聊天室等。教师可以自主设计和管理课程,在线备课,课堂讲义,布置作业,在线测评,与学生实现互动交流,解惑答疑。在Moodle环境中,教师不仅可以使用资源、呈现信息,还可以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也可以通过它实现在线学习,上传作业,查看成绩,提出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优化。

一、利用 Moodle优化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为我们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

利用Moodle平台,布置教学任务,向学生明确本阶段、本单元或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并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带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读书,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任务”应该由教师精心设计,针对所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任务”,应体现层次性、开放性、整体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内容应有适当梯度,教学过程中在紧扣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适当拓展部分教学内容,提高难度,倾向实用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并超越教材解读,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要求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实践。充分利用Moodle提供的交互环境,来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经验,这样做不仅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

二、利用 moodle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除了常规课堂的教学活动以外,还有信息技术特有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小组合作等教学活动。Moodle平台提供的活动有十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有投票、讨论区、测验。这些活动都是在网络环境下完成的,反馈的教学信息快捷、全面、使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一目了然。可以让我们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

将Moodle平台应用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会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应用氛围,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Moodle丰富的技术特性会让学生们始终活跃在信息技术的平台上,随时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力量和好处。利用Moodle提供的信息技术案例可以方便、迅速地让学生进入信息技术世界,如“绚丽的因特网”、“神奇的数据世界”、“方便的文件管理”等,用Moodle平台都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合理的设计教学活动,利用Moodle的成绩统计、互相交流、在线调查等模块功能,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处处体现着信息技术无限的光芒。

三、利用Moodle平台变学生为主体

信息技术的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利用Moodle平台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好信息技术学习方法,变客体为主体,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在理解中记忆、在经历中感受、在比较中掌握。

Moodle对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十分有效。教师和学生可以在Moodle平台上构建一个和谐的学习共同体,进行各种教与学活动,与其他学习形式相比,学生有了更多的自,更容易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老师更容易作为指导者,可以更加专心地去解决学生个体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技术学习上碰到的问题,能够与老师的及时沟通交流。

Moodle有利于同学间协作学习,许多复杂的操作活动需要学生们分工协作,需要几个学生分头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分析处理等,利用Moodle平台可以进行科学的分组管理、设立合理的时间流程等,让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最后,通过Moodle平台进行互动评价,通过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老师评价等,促进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四、利用 moodle实现课堂的延伸与拓展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的根本,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我们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用课外获得的知识来充实课堂,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真正体现“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信息技术教育观。为此,可以利用moodle平台设计一些拓展、提高的专题学习内容,让学生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更深层次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Moodle开放课程管理系统的介绍.

[2]什么是moodle.

[3]用moodle构建研究性学习系统.

上一篇:谈数学书面作业的批改 下一篇:融情感教育于美术教学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