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42例临床研究

时间:2022-09-09 05:59:53

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42例临床研究

摘 要:目的:研究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的临床特点并分析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间来我院确认的42例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将42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设定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了乙酰半胱氨酸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达到90.5%,对照组有效率仅有71.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 肺气肿 肺功能

肺间质纤维化与肺气肿的临床特点、病理变化上属于两种不同疾病,是相互独立的,无法共存病理状态[1]。但是,随着科技医疗水平的提高,对肺功能和高分辨技术的应用,发现很多临床患者,存在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的病理特点,而这两者特点并不明显。虽然国外一些医疗研究人员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会限制肺通气的功能,内科现阶段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大多以手术和移植等治疗方式为主,但是,很容易出现并发症。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具有良好治疗效果[2]。本文采用回顾式分析,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间来我院确认的42例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间来我院确认的42例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进行研究对比。42例患者年龄20-80岁,用肺CT检查显示磨玻璃影和纤维素条影,4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是肺呼吸音低和干咳,呼吸困难。

1.2治疗方法:在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本次研究,将42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1例,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乙酰半胱氨酸口服,两组治疗疗程均为三个月。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总量(TLC)和肺活量(VC),观察患者肺功能的各项指标是否改变。

1.4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均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效:临床症状继续存在。

1.5统计学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间的对比,以X2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n)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21

17

2

2

90.5%

对照组

21

10

5

6

71.4%

t

48.62

P

<0.01

3 讨论

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已经严重的威胁了人类的健康,成为常见慢性阻塞性的肺部疾病。我国发病率较高并且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及早发现病情,对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3]。

肺气肿属于细支气管的远端出现持久异常气腔扩大,而肺泡壁的破坏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纤维化,也就是说,诊断患者出现肺气肿时,一定要排除肺间质纤维化。本文42例患者都符合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标准,通过临床症状与检查可以确认已经合并肺间质纤维化[4]。

本次研究未进行组织的活检,所以未确定纤维化类型与发生的部位,对42例患者进行光镜和电镜等病理学研究,以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发现患者肺功能和X线的胸片都有间质纤维化特点,表明患者肺气肿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两种病理存于同一患者中。由于,对肺气肿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机制认识不深,很多研究认为是气道慢性炎症和免疫复合物在肺间质沉积导致间质纤维化,也可能是机体对炎症的修复反应。不过,吸烟会引起肺气肿和肺间质纤维化的合并,烟雾会趋化中性粒细胞,导致肌气肿,引发肺间质纤维化[5]。

大量研究证明,吸烟会引发肺气肿合并肺间质纤维化,而不同病理变化是因为病理修复机制的不同造成的。肺气肿是阻塞型的肺病,而肺间质纤维化是限制型的肺部疾病,虽然有不同表现特点,当两个病症并存时,特点表现则不明白,兼有两者特点,在临床会表现出:肺气肿的患者在下肺会发现Velcro罗音和柞状指,在X线胸片上会表现出肺体积不变,一般临床上符合了肺气肿的特点,可是X线的胸片上会表现出肺部的透亮度的下降,还会出现网格状的阴影。而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时,不会表现出典型阻塞型或者限制型等通气功能障碍的,因为彼此的抵消作用,有些指标还会表现为正常,所以,要观察肺气肿和肺间质纤维化,哪一种程度更重。如果两种疾病合并时,患者的动脉血气会表现为严重的低氧血症,可以判断出是否两种疾病的并存。

综上所述,肺气肿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在临床上一定要及早发现,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医疗人员也要深入了解肺气肿和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成因与发病机制,才能更好的了解两种疾病间的关系,提高对疾病的诊断,使患者及早得到治疗。

参考文献:

[1]孔璐,王继峰.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27(4):368-371.

[2]陈晓玲,陈祥银,严仪昭,等.肺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其合成胶原功能间的关系[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0,18(1):39-41.

[3]李坚.高分辨CT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在慢性间质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12,22:220-221

[4]杜敏捷,王辰,曹大德,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病理学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22:320-321.

[5]单兆运,陈治安,马文富,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光镜,电镜及免疫病理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13(5):311-313.

上一篇:112例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的质量控制 下一篇:人工PPH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20例临床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