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他者――2016 年纽约军械库艺术周随谈随想

时间:2022-09-09 05:21:15

全球化与他者――2016 年纽约军械库艺术周随谈随想

艺术市场的冷暖阴晴

3月,值“TEFA欧洲艺术博览会”之际的《全球艺术市场报告》(TEFA Art Market Report)称2015年全球艺术市场自2011年起第一次降温,全年艺术品成交额比2014年减少了7%。由于经济增长放缓、股市低迷等因素,中国艺术市场2015年的交易额骤降23%,引发一系列的地震效应;不过美国国内的艺术交易倒是增长了4个百分点,另外全球的网上艺术品交易也增加了百分之七。国际艺术市场的风向标、总部在曼哈顿的苏富比拍卖公司因连续几个季度业绩滑坡,股价触底,公司内部更是因为大批高级管理人员纷纷离职而闹起了“人才荒”;前两年大张旗鼓扩大在亚洲业务的邦瀚斯拍卖行在2015年12月一口气裁掉了驻香港的8名业务人员,包括2014年9月刚招进来的、原香港当代艺术博览会创办人任天晋(Magnus Renfrew)。

在这样冷暖阴晴不定的全球艺术市场气候下,2016年纽约军械库艺术周依然如约而来,全球36个国家的205家画廊隆重登场,似乎丝毫没有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只不过今年的军械库艺博会再度更换了主将,由现居纽约的意大利裔澳大利亚籍艺术批评家兼策展人本杰明・吉诺齐奥(Benjamin Genocchio)接替自2011年执掌军械库艺博会的诺亚・霍洛维茨(Noah Horowitz)担任执行总监(霍洛维茨则被巴塞尔国际艺博会挖角,担任迈阿密海滩巴塞尔的总监去了)。吉诺齐奥于2001年初移居纽约,自2014年起任艺术媒体Artnet的主编。他从事艺术批评、编辑工作多年,太太是曾任纽约亚洲协会美术馆馆长、现任华盛顿赫什霍恩美术馆与雕塑公园馆长的澳大利亚华裔女策展人招颖思(Melissa Chiu)。这样的任命也体现了军械库艺博会主办方开放性的全球视野。

聚焦:非洲视角

2016年3月2日上午的新闻会一结束,媒体照例进入军械库艺博会的《聚焦》单元。今年的“聚焦”焦点在非洲,作为地球上面积第二大的洲、曾为人类发源地的非洲大陆,在近几个世纪的发展中经济与文化远远落后于其他几块大陆;非洲艺术家在国际艺坛上也远不如来自其他大陆的艺术家出镜率高。不过凡事都有利弊,迟来的非洲艺术家作品目前价格仍然比较低,对不断调整、寻找兴奋点与增长点的全球收藏家和国际艺术市场来说,有着一定的吸引力。再加上去年的威尼斯双年展由来自非洲的奥科维・恩威佐(Okwui Enwezor)担纲主策展人,非洲艺术家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军械库艺博会的聚焦非洲也算得上顺应潮流。

此次入选《聚焦》单元的共有9家来自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象牙海岸,以及来自伦敦、西雅图但以呈现非洲艺术家为主的画廊;参展艺术家除了少数几位,都是1970年代后出生、四十岁以下的艺术家,作品的媒介也五花八门,从较为传统的绘画、摄影到雕塑装置再到录像新媒体作品,应有尽有。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南非开普敦的当代艺术画廊“世界如何?”(What if the World?),他们带来的是今年39岁的津巴布韦艺术家丹・哈尔特(Dan Halter)的个展。哈尔特的艺术一直探索殖民主义对非洲大陆的持续影响。此次展览以非洲传统的面具和中国外出务工者常用的蛇皮袋为材料制成装置作品,似乎连接着非洲的过去与当下,昭示着经济全球化之下,非洲传统文化面临的移民、迁徙、外来投资者等多重挑战。

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现居巴黎的非裔艺术家卡帕瓦妮・齐万加(Kapwani Kiwanga)是本次艺博会的“指定艺术家”。齐万加是学人类学和社会学出身,因而她的作品特别关注档案和记录,堪称一位研究型的艺术家。来自巴黎和柏林的两家画廊共同展出了她于2016年创作的装置作品《晒干场》(Drying Field);作品由木材、绳索、剑麻与档案照片组成,动静结合,暗示着手工劳作与工业材料制作过程的历史流变。

面对布满一面展墙的照片,我好奇地在来自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的回声艺术画廊(Echo Art)停下脚步。画廊负责人卡琳・查格里(Caline Chagoury)告诉我,她曾在巴黎学习电影制作与国际事务,后来又对摄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由于父母都是收藏家,从小浸淫在艺术的氛围中,最终走上经营画廊的道路也是水到渠成般自然而然。当我对尼日利亚的当代艺术市场表示出极大的好奇时,查格里则说,其实拉各斯本地就有着不少当代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除了本国的艺术爱好者,在当地经商的美国人、欧洲人都是她的忠实客户。她还特别提及现今有近400万中国人常住尼日利亚,不过他们好像还没有开始购买艺术品,他们也是她今后努力拓展生意的目标人群,我祝她好运。

聚焦单元的策展人在新闻会上介绍说,非洲大陆气候地理环境丰富多样,政治人文景观也极为复杂,是以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非洲艺术”风格;他们试图挑选立足“非洲视角”来创作的艺术家,期待给予观众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可惜除了带有“非洲特色”的殖民、侵略、种族屠杀等题材,聚焦单元上的艺术家作品与其他大陆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从媒介到创作手法上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异,也许大多是在西方接受教育的缘故,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也波及到了教育,文化艺术的趋同倾向实在令人失望。

聚焦单元之外,军械库主展场搭顺风车展出非裔艺术家作品的画廊也不在少数。去年在布鲁克林美术馆做过个展、毕业于耶鲁大学艺术学院的非裔美国艺术家凯欣・威利(Kehind Wiley)近年来风头正健,至少有三家画廊都展出了他的作品;其中,纽约肖恩・凯利画廊(Sean Kelly)展出的青铜雕塑《绑定》(Bound),是艺术家第一件以女性为对象创作的雕塑,三座非裔女性的头像通过发辫连接在一起,似乎表现着种族与身份各种问题的缠绕和纠结。

上一篇:UG螺纹铣加工非标螺纹的编程方法 下一篇:单级双吸离心泵维护检修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