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畸形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9 05:20:47

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畸形中的应用

摘要: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部血管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收集本院最近几年经确诊的25例患者,其中静脉畸形3例,海绵状血管瘤15例,动静脉畸形7例,行常规T1WI、T2WI、FLAIR、SWI序列及增强TIWI、MRA。SWI是是显示血管畸形、小静脉结构、微小出血及铁质沉积十分敏感的新型脉冲序列,可做为常规技术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磁敏感技术成像;血管畸形

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是梯度回波序列之一,具有高分辨、三维及高信噪比特点,它是根据不同组织间的磁敏感性差异提供图像对比增强、应用于所对不同组织间或亚体素间磁化效应敏感的序列,故对血管畸形、小静脉结构、微小出血及铁质沉积十分敏感。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最近几年经确诊的25例患者,其中静脉畸形3例,海绵状血管瘤15例,动静脉畸形7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在19~70岁,平均年龄37岁,

常规体检6例,合并出血5例,头部不适5例,癫痫症状9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行MRI检查,扫描机型为西门子公司的1.5 T超导MR扫描仪。常规扫描技术如下:T1WI(TR=480 ms、TE=15 ms),T2WI(TR=3800 ms、TE=100 ms),FLAIR(TR=6000 ms、TE=120 ms),T1WI增强扫描(TR=480、TE=15 ms),SWI(TR=35 ms、TE=50 ms、FA=15°)层厚5 mm,层间距1.0 mm,矩阵256 mm×256 mm。

2 结果

SWI是一种长回波时间、3个方向上均有流动补偿的三维梯度回波序列,SWI利用磁场的局部不均匀性产生磁化率效应,并利用分子磁化率以及施加磁场的磁化率来决定感应磁化效应的强弱,SWI就是以磁场当中不同物质所具备的不同磁化率为基础,而具备不同磁化率的物质或组织则能够使感应磁场出现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了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能够使成像体素内的质子去相位,缩短T2*弛豫时间,进而降低信号并产生对比;另一方面就是改变质子本身的进动频率,让不同的组织能够产生相位差异,并得到相位图像。重建SWI的主要方法就是最小信号的强度重建。由于磁场所具备的不均一性会导致去氧血红蛋白产生两种效应:首先是能够缩短T2*时间,血液中的TI弛豫时间以及T2弛豫时间都是由血液中的红细胞压积、血氧饱和率和红细胞计数所得。在1.5T场强下,TI弛豫时间大约为100 ms,而T2*弛豫时间大约为200 ms。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长回波时间(TE),并结合去氧血红蛋白就能够对静脉结构进行细致观察。而另一种磁敏感效应主要是利用静脉当中质子的频移所产生的相位差异。也就是说,去氧红细胞与静脉、血浆以及周围组织能够通过选择TE值,同时利用周围容积效应,提高磁敏感性的周围容积效应,并使之最大化,从而使下级支静脉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显示。

3例静脉畸形中,MRI常规序列显示两例,SWI可以清晰的显示3例病变,且能比常规序列及增强扫描发现更多细小髓静脉,SWI表现为脑髓质内条带状低信号,呈放射状、星芒状排列,并可间增粗的中叶静脉向硬膜窦及室管膜引流,呈"海蜇头"或"蛇头"改变,3例中1例在桥脑内,2例在颞叶皮层下。15例海绵装血管瘤中9例在顶叶内,2例在左侧放射区,4例在枕叶内。SWI检查出数目多于常规序列,且病灶的范围较常规序列范围大,典型的的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为条状长T1短T2信号分隔而成的网格状或桑葚状混杂信号,周围环绕低信号带,SWI表现可总结为3种类型:①完全的信号改变,多见于早期病变,扩大的窦样血管内没有明显的血栓形成。②网格状或桑葚装改变,次类型最常见,病理基础是海绵状血管瘤中血栓形成及纤维化。③铁环征,病理基础是含铁血黄素沉着。7例动静脉畸形表现为1条或多条扩张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内见"蚯蚓"样静脉血管交通。

综上所述,SWI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脑血管畸形,尤其是在对血流缓慢的血管畸形以及微小病灶的诊断当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结合常规诊断方式提高临床诊断的效率。

参考文献:

[1]HU Xing-yue,GE Zu-feng,ZEE Chi-shing等.Differentiation of white and red thrombus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 phantom study[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2,(11):1889-1892.

[2]杨志宏,菌延巍,武建林,等.颅脑海绵状血管瘤的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初步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8)L1087-1090.

[3],孙夕林.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血管畸形疾病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7):927-931.

[4]贺丹,陈德强,杨丽,等.3.0T磁共振SWI序列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11):1743-1745.

[5]彭旭红,张雪林,许尚艾.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3):206-209.

[6]李冰,许雅琴,张媛.多发性脑血管畸形1例报告[J].中国综合临床,2002,(02).

[7]盛晓莉.321例遗传性出血性毛细管扩张症脑血管表现[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2,(11).

[8]邹丽萍.儿科常见的脑血管畸形[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03).

[9]袁俊,孙永锋,尚传强.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17例诊治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5,(14).

[10]刘金有.多发性脑血管畸形1例[J].罕少疾病杂志,2005,(05).

[11]刘洪敬,张连志.微型脑血管畸形12例分析(摘要)[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0,(02).

上一篇:品管圈管理在降低胃管非计划拔管率的应用及体... 下一篇:单纯性肾囊肿经皮穿刺硬化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