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性关节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时间:2022-09-09 12:39:14

反应性关节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评价反应性关节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着重于寻找提升反应性关节炎患者检测精准性的最佳方案。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反应性关节炎患者(试验组),同期选取68例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以流式细胞术为主要方式予以检测,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以及免疫球蛋白M等指标含量,再对检测意义进行客观评价。结果: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在CD4抗原阳性的T淋巴细胞、CD19+调节性B淋巴细胞、CIM+与CD8+的比值、血清免疫球蛋白G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反应性关节炎患者而言,其体液的免疫功能、体内细胞等都呈现出紊乱状,予以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检测有助于临床医师制定出个性化诊治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 反应性关节炎;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检测; 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 R68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3-0034-02

doi:10.14033/ki.cfmr.2015.23.016

为了评价反应性关节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随机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收取的68例反应性关节炎患者(试验组),同期选取68例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均以流式细胞术为主要方式予以检测。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以及免疫球蛋白M等指标含量,旨在寻找提升反应性关节炎患者检测精准性的最佳方案,期待能够成为后期反应性关节炎患者接受系统性诊治时的参考指标,从而提升其救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反应性关节炎患者(试验组),男40例,女28例;患者年龄最大的78岁,年龄最小的26岁。同期选取68例体检者,设为对照组,男38例,女30例;体检者年龄最大的77岁,年龄最小的20岁。由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以流式细胞术为主要方式给予反应性关节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检测。(1)笔者所在医院所用试剂的供应商是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试剂包含鞘液、荧光抗体CD3-percp/CD4-FITC/CD8-PE以及溶血素等。同时,笔者所在医院所用免疫球蛋白检测试剂盒的供应商是拜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给予所有患者抽取1 ml外周静脉血,将其注入至EDTA-K2专用抗凝管内,于室温条件下予以保存,并在24 h以内开展流式细胞术检测。(3)给予患者抽取4 ml静脉血,将其注入至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内,开展免疫球蛋白检测活动。(4)提取50 μl抗凝血,将其分别注入至两个试管内,于其中一个试管内添加荧光素标记抗CD3/CD4/CD8单克隆抗体10 μl,同时将10 μl入荧光抗体CD3-FITC/CDl6+CD56+PE、10 μl D19-cy5加入至另一个试管内[1]。(5)给予试管充分摇匀,并于避光的室温环境下予以孵育20 min,同时在每一个试管内均加入1 ml溶血素,予以避光放置。(6)当试管呈现出透明状以后,予以离心5 min,将离心速率设置为1000 r/min。同时,将上清液体直接去除,再分两次加入洗涤细胞PBS,1 ml/次。(7)将500 μl PBS溶液加入试管内,待溶液充分混匀之后,再以细胞仪进行检测。(8)给予每一份样本血清分离,并以蛋白分析设备对患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以及免疫球蛋白M等指标含量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以及免疫球蛋白M等指标含量,再对检测意义进行客观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反应性关节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情况

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在CD4抗原阳性的T淋巴细胞、CD19+调节性B淋巴细胞、CIM+与CD8+的比值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情况

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在血清免疫球蛋白G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反应性关节炎本身属于一种无菌性、慢性炎症,临床普遍认为其发病诱因和遗传因素、病原体因素以及免疫因素等存在直接关系[2]。基于反应性关节炎患者来说,其发病机制还未得以明确界定,无疑给临床诊治工作带来一定挑战,开展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检测活动迫在眉睫[3]。

淋巴细胞亚群除了可以调节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以外,通过辅淋巴细胞以及抑制性淋巴细胞进行互相制约、互相协调,即可形成一定免疫应答,在对异物抗原进行有效清除的同时,对于病患自身组织还会起着保护作用[4]。CD4抗原阳性的T淋巴细胞本身属于Th/Ti型细胞,CD8抗原阳性的T淋巴细胞本身属于Ts/CTL型细胞[5]。一般而言,CD4抗原阳性的T淋巴细胞以及CD8抗原阳性的T淋巴细胞间的比值基本处于恒定状态,在细胞的宿主免疫调节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与此同时,当CD4抗原阳性的T淋巴细胞以及CD8抗原阳性的T淋巴细胞处于平衡状态时,即可有效抑制免疫系统类疾病、肿瘤以及感染等情况的出现[6]。

针对B淋巴细胞膜而言,其表面标志物是CD19+,B细胞通过对抗原进行识别以后,会增殖分化,并变成浆细胞,而浆细胞会分泌大量免疫球蛋白,以至于介导体液免疫。进入本研究的入选对象中,检测发现所有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CD19+细胞百分比均已上升,同时血清免疫球蛋白G的总含量也存在上升趋势,说明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在体液免疫方面表现出亢进症状,其外周血内的B细胞数量上升以后,就会使免疫球蛋白的正常表达呈现出失控状态,从而形成自身抗体,致使免疫病理出现反应后对机体组织器官带来严重损伤。

CD16+和CD56+均属于自然杀伤细胞中的关键性标志物,其表达量和自然杀伤细胞功能、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存在直接联系。自然杀伤细胞本身是先天性的免疫系统内较为重要的构成成分,反应性关节炎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数量比正常人低,说明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先天性的免疫系统存在缺陷,这与黄嘉等[7]研究结果保持一致性。

本研究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反应性关节炎患者为试验组,同期选取68例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以流式细胞术为主要方式予以检测以后,发现2组患者在CD4抗原阳性的T淋巴细胞、CD19+调节性B淋巴细胞、CIM+与CD8+的比值、血清免疫球蛋白G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刘蕊等[8]研究结果保持一致性。可见,基于反应性关节炎患者而言,其体液的免疫功能、体内细胞等都呈现出紊乱状,予以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检测有助于临床医师制定出个性化诊治方案,所以在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后期治疗工作中值得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程雨,吴曙军,冯军,等.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7):68.

[2]王宏章.玻璃酸钠膝关节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50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70.

[3]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反应性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10):702-704.

[4]李玲,王海燕,孙东艳,等.基于碳纳米管的脂质体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检测人免疫球蛋白G[J].分析化学,2010,38(9):1329-1332.

[5]粟晓,马超,伍少玲,等.马尾神经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后引发反应性关节炎1例报道[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11):876-877.

[6]张颖健,赵金霞,孙琳,等.IgG IgA和IgM亚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检测及意义[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17(1):5-9.

[7]黄嘉,陈颖娟,黄慈波,等.血液净化在脊柱关节炎中的应用[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4,18(11):780-783.

[8]刘蕊,刘湘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伴反应性关节炎一例[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0:14(15):128.

(收稿日期:2015-04-16) (编辑:金燕)

上一篇: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13例分析 下一篇: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