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习教学中的技能训练

时间:2022-09-09 12:38:30

生产实习教学中的技能训练

[摘 要]职业学校的学生怎样不断地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相应的生产技能,如何加强生产实习教学中的技能训练,是当前职业学校改革、提高生产实习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也是职业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生产实习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适应当前市场竞争的需要。

[关键词]生产实习、技能训练、基本技能、示范讲解、严格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015-01

职业学校的学生怎样不断地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相应的生产技能,如何加强生产实习教学中的技能训练,是当前职业学校改革、提高生产实习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也是职业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

一、技能训练基本内容

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本技能,二是生产技能,三是生产技巧,三者相互联系,逐步递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1、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也称辅助技能,是基础,它贯穿于技能训练全过程。在实习教学中必须严格按生产实习教学大纲所规定课题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冷作工专业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是展开放样,而这些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建立的基础是《机械制图》,制图不过关,展开放样就无从谈起,所以从学习《冷作工工艺》课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开始,要求学生打好基础。在教学上正投影法和基本体视图,结合多媒体,增强同学的立体感,引导学生从二维想到三维,看到三维能想出实物模型,特别是进行截交线和相贯线讲解时,一定让学生明白点与线,线与线之间的关系,这样展开放样才能顺利进行。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从作简单展开图开时,就有意识地要求同学把图放大做出,并用硬纸壳作出样板,再用样板作出实物,增强同学立体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才能自觉地反复练下去,把枯燥无味、陌生的基本技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教师在教会每个学生正确地掌握动作要领、操作姿势和合理操作方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耐力、速度和准确程度。

2、生产技能

生产技能又叫专业技能,是训练学生技能的主要内容,它是实习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单纯的技能训练要投入大量资金,为了节约资金,利用所学的基本技能,结合学校的现状做些学校能用上的日常产品。如:水桶、撮子、拖把、双人床、货架、手推车等,这样学生即练了手艺、学校又节省了资金,一举两得。我们还把学生的部分产品拿到市场去,不仅增加了办学经费、又增强了同学的产品质量意识,学生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逐步转化为生产所需要的生产技能,并在实践中逐步巩固技能训练的效果,使之达到熟练程度。

3、生产技巧

生产技巧是学生技能训练发展的最高阶段。要使我们的学生在学校期间掌握一定技能技巧,达到一定的技术熟练程度,能独立完成生产任务。一方面实习教师必须在完成实习任务前提下组织学生多看、多练,重点练习有特点的课题,培养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更重要一面让学生在生产中综合练习,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生产技能,顶岗生产,在工人师傅指导下,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才能促进生产技能的熟练和提高,熟能生巧,加快生产技巧的形成。

基本技能、生产技能、生产技巧这三个阶段均有自身教学侧重点,前阶段是后阶段基础,后阶段是前阶段的延续和发展。实习教师既要全面掌握三个阶段教学主要内容,又要把握它们之间内在联系。以培养学生具有牢固基本功和较好的操作能力,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二、技能训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生产技能训练的过程中,除了应遵循生产实习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外,还应该充分联系本专业实际和特点,坚持循序渐进、示范讲解、因材施教、反复训练原则,从而确保技能训练的效果。

1、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技能训练中按照冷作工专业技能的逻辑体系,学生生理和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生认识和掌握技能的状况等系统地进行训练,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小到大,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传授技能和技巧。

我在实习教学中进行入门指导基础知识训练。开始实习时让同学用划针、画规在铁板上做几何画法基础练习,如圆内接多边形画法、垂直线画法、大圆弧画法等,逐渐地做简单工件展开图、中等难度展开图,最后做带有厚度的工件板厚处理展开放样,弯曲成形。最终课题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实习练习。

2、示范讲解原则

实习教师通过正确示范和讲解,能给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视觉形象,从而让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将视觉形象和动觉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做到脑勤、嘴勤、手勤、眼勤,逐步吸取消化示范讲解的内容。如在带学生做打大锤、手锤时练习时,姿势,动作讲解半天,不如现场把连贯的动作进行分解放慢,演示给同学看效果好,这要求教师动作姿势必须准确、熟练、规范。

3、因材施教原则

在共同的培养目标前提下,正确地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个性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和个别指导。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既注意培养优秀生,给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又要加强对后进生的指导,差什么补什么,保证完成实习任务。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4、反复训练原则

技能是在一定时间里通过各项反复练习才能获得的。只有反复练习才能达到熟能生巧,所以反复练习是技能训练全过程。经过多次反复训练,在头脑中打下烙印,才能逐步掌握所需要的技能,并达到娴熟的程度。

三、技能训练的基本途径

技能训练最基本的途径是练习,与此相关的有训练条件、组织实施、示范讲解及学生本身思维能力等因素,技能训练的方法和途径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达到实际生产中的要求。

1、良好的训练条件

首要条件是领导重视,随着科学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陈旧的设备需要更新,领导重视,肯投入,才能保证有一个完善的实习教学条件,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实习教学和技能训练的环境。

2、科学合理的组织

组织训练工作是技能训练的重要保证,没有良好组织管理和纪律做保证,训练也很难顺利进行。

首先搞好安全教育,提高每个同学的安全意识。在实习场实习,学生由固定变为流动,而且实习场设备多,实习教师搞好安全实习教育,教育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显得尤为重要。其次要保证提高实习效果。①合理地划分实习小组,从学生学习品质上、素质高低上、体力好坏上、能力强弱上、学生人数上合理搭配。②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做到科学合理、新颖,调动学生实习积极性,内容选择上尽量贴近生活,迎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既敢干、也想干,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同学的想象力。③采用多样化教学,如现场参观、电教片与枯燥的基础训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是必要的检查管理。检查学生实习效果必须制订科学严谨检查标准,先是自检,后互检,最后教师检查找分,以此促使学生提高实习效果。

3、准确的师范和讲解

在技能训练中,示范和讲解对技能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技能训练的始终。通过示范讲解,避免走弯路,有效地提高技能训练效果,教师做到示范动作要准确规范,个别问题个别纠正,共同存在的问题在全班统一示范讲解,用通俗易懂的的语言、准确熟练地示范、及时耐心地指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知识诱导和能力开发。

4、严格有序的训练

技能训练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就是练习,在制定和排列技能训练程序和进行技能训练中,教师要精教勤导,要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生产实践中。

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适应时代要求

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给我们实习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才能在职业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德恩------职业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爱卿------现代教育心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3]李清国编---冷作工:初级、中级、高级 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9.3

[4]职业技能鉴定指导ISBN 7-5045―2337―2

上一篇: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 下一篇:浅谈供电系统中谐波抑制及治理提高供电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