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 膳食以合理为纲

时间:2022-09-09 12:28:27

饮食有节、有度是人体腱康的根本,清乾隆在饮食生活中有规律,定时、定量、定质。乾隆帝严格遵守满族入关前的生活起居习惯。每日正餐两次,早膳卯正(上午八点多钟)进食,晚膳未正(下午两点多钟)。早晚两膳之间一次点心,晚膳后一次酒膳。每晨起床后先吃粥。合理的进食时间,可以使食品的营养充分被肠胃吸收,清乾隆帝的饮食制度符合一天中人体生理活动能量的消耗与补充的需要。无论春夏秋冬,外出巡幸或在宫内,早膳前他都要先吃一碗冰糖炖燕窝。燕窝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高级滋补品,具有“性平、甘淡、滋补元气、平火润肺”的功能,食法可蒸、煮、扒、煨、熬,可羹可汤,口味上可甜可咸营养成分不变。燕窝与杂质少、纯度高的冰糖清炖,既是药物治疗,又是滋补性的营养佳品。在早晚两正膳中,也常有燕窝菜:燕窝红白鸭子、燕窝炒鸡丝、燕窝拌白菜、燕窝白菜滑溜鸡鸭、燕窝清蒸肥鸭。乾隆帝饮宴菜肴中以鸡、鸭、鱼、猪、羊、鹿、鹅等为主,延续了其祖先在东北狩猎食肉的老习惯。弘历食肉类,并非其祖先那样简单,要经过精选细烹然后食用。如乾隆四十三年(1778)在巡盛京,一行人马刚到山海关,盛京将军弘晌为讨皇帝喜欢,特进刚捕的鲜鹿进给皇帝。弘历虽擅食鹿筋、鹿尾、鹿舌、鹿肉等滋补身体,但仍十分谨慎。弘历问道:“今日进的鹿肥瘦?”厨役回答道:“瘦。”随后下旨:“晚膳叫双林(厨役名)做塌思哈密鹿肉。其余伺候赏用。”弘历选吃瘦鹿肉,可见对饮食的讲究已达到了科学的膳食结构。

自古以来,酒是人们喜爱的饮料之一。饮酒适量能促进血液循环,振奋神经,祛湿御寒,舒筋活血。乾隆帝饮酒以健身为本,因时而宜,适量饮酒。如元旦饮屠苏酒,端午饮雄黄酒,中秋饮桂花酒,重阳饮酒。此外还饮一些滋补药酒:龟龄酒,松苓太平春酒,椿龄益酒,健睥滋肾状元酒等,但每次饮一小杯。即使宫廷筵宴中饮酒亦遵旧例,只限三巡。弘历不仅自己饮酒节制,还对筵宴用酒一减再减。原定宫廷筵宴每桌备八两玉泉酒,后改为五两。乾隆三十五年又明文规定,宫廷筵宴每桌用玉泉酒四两。

乾隆年间,清宫饮食十分丰富,弘历食杂粮、蔬菜的习惯依旧。每年春季榆树发芽的时候,清宫要食榆钱饽饽、榆钱糕、榆钱饼。食榆钱是我国北方民间习俗,春季粮菜缺少,将鲜嫩的榆钱摘下和面粉蒸食,可以果腹暂时缓解粮菜短缺。可是居住在清代皇宫里的皇帝食榆钱却是为尝鲜。弘历曾作《榆钱饼》一诗,“新榆小于钱,为饼脆且甘。寻官羞时物,佐膳六珍参。偶谈有所思,所思在同。鸠形鹄面人,此味尤难兼。革根与树皮,辣舌充饥谙。幸不问肉糜,玉食能无饥!”弘历不仅自己吃榆钱,并将此供奉神祖,食榆钱前就传旨“宫内、圆明园等处佛堂供榆钱饽饽、榆钱糕。”宫内御膳房做的榆钱饽饽还分送后妃、皇子们,皇帝还赏给王公大臣们品尝。此外,弘历在二月二食用煎饼(用黄米、黄豆、绿豆磨成汁沫摊的饼)、初夏食碾转儿(嫩麦制作)、端阳节食粽子、重阳节食花糕。再有,迎季节食蔬菜更是弘历的嗜好,黄瓜蘸面酱、炒鲜豌豆、蒜茄子、摊瓠榻、春不老、芥菜缨、酸黄瓜、酸韭菜、秕子米饭、粘馓团子――原本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民间粗食,却成为“九五之尊”皇帝的偏爱。沤足以说明乾隆帝的饮食生活粗细搭配、粮菜互补的合理膳食。

老年人大多肠胃、肝肾功能衰弱,危及身体健康,乾隆亦不例外。但他善于随季节变化调整饮食,不断改变烹饪方式调换菜肴,从饮食中吸取足够的滋补成分,冬末春初,早晚两膳的菜肴中增设两个火锅。农历四月初,撤去火锅换凉菜,六、七、八三个月早晚两膳增加糖拌藕、江米藕。冬季三个月食鹿肉、羊肉,夏季三伏食糊米粥、绿豆粥。饮食有律,不食过冷过热物、食不过饥过饱,对弘历健康长寿有奇妙作用。

上一篇:寻访 经典北京菜 下一篇:混搭才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