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第十二钢琴协奏曲的艺术特征及演奏技巧

时间:2022-09-09 12:00:05

莫扎特第十二钢琴协奏曲的艺术特征及演奏技巧

摘要:本文浅析了莫扎特第十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点。并结合此曲的结构布局,介绍演奏时应注意的一些方法,以此作为深刻理解和完美演绎这部作品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关键词: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创作特点;演奏方法

一、莫扎特第十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点

1.独特的表现形式

莫扎特作为音乐大家,通过我们了解,其在创作中有着独到的一面就是在曲式的选择上发展了奏鸣曲,把之前的一个呈示部变了两个。而通过对第十二钢琴协奏曲的分析中同样可以得到验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首曲子对“咏叹调”式旋律的大量使用中,并不是使用很多的音符、繁琐的织体、雍容华贵的起伏来构思,而是在其中以简明和朴素来应征纯净温馨的氛围[1]。

莫扎特在钢琴协奏曲中加入了交响性内容,通过乐器和独奏乐器之间的交流,较好地处理两者之间竞争、对抗和对话。在这部作品中可以让我们深有体会,钢琴与乐队的浑然天成,特别是在对钢琴和管乐器的的处理上显示莫扎特对音乐很深的造诣。这让我们在每段华章中都构思出华彩,在整个作品中洋溢着主人公对爱情的无限向往,让人浮想联翩。

2.深刻的音乐思想

一般音乐都是对作者心境的反应,而莫扎特作为音乐大家,为了增加音乐的思想厚度,在结构别注重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平衡,使得我们跟着他音乐的跳动而伤心、而激动、而欢快。在这部作品中对于热烈和伤感的处理,较好的平衡作用让我们惊叹,使得我们在聆听中时刻享受美的感觉,正体现了我们古代美学中哀而不怨,乐而不淫的观点。

二、第十二钢琴协奏曲的分析与演奏

1.第一乐章

总的来说,在此乐章中由于采用的是双呈部奏鸣曲显现出快板乐章。在富有歌唱式的乐曲整体氛围下,由前部分的欢快流畅正常的国度到生机勃勃中来,而后接着具有逍遥自在的副部,可这在乐章中瞬息即逝。我们通过用心感悟,在其中有着两段很鲜明的乐思,一个就是通过在持续音上方出现而形成紧张态势的对位式动人对话,而另个就是完全用着活泼的流动式快乐旋律来作为第一呈部的结束性音调。

通过钢琴曲主部主题的奏出,此曲调下过渡性基础段落中,我们在弹奏到这实力的时候,应当需要我们努力去抓住整个乐章的旋律音,在此过程中确定音型横向流动性,并随着乐章的深入,必须将手臂的重量充分陷入键底,使得音乐更加符合歌唱性[2]。而此处连续出现的装饰音,在这装饰音的处理上,第一个出现的时候不应该是在拍子前演奏,而要准确地放在拍子上,虽然有着四个主题交替出现,但一种无法控制的创造力控制着莫扎特的情绪并受着这种创造力的控制支配对展开部的绝大部分采用另外旋律。而要想深刻领悟,则必须让我们积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悟融入音乐中,发自内心的歌唱,以手在钢琴上的跳动演奏出一支完美的旋律。

而在此旋律的最后,又是一个与以往主题不相干的经过句。做好这个经过句的要领是在弹奏时左手级进的低音下行时要弹得坚实、有力,乐队和钢琴先后重复出呈示部主题在再现部的开端进行重现,而流利的旋律在末尾处又重新出现,在华彩乐章之前又有复调式对话出现[3]。而在此处的要领就是要钢琴和乐队遥相呼应,弹奏的时候要把手臂用松而不懈的通透力量,使指尖发出敏捷的声音,保证明亮和圆润的音色。

2.第二乐章

由于莫扎特在学生时代就深受约翰・克利斯蒂安・巴赫的作曲风格影响,当莫扎特于1782年得知约・克・巴赫与世长辞之后,便用其作品的主旋律谱写出该段富有宗教意味的行板乐章,因此成为这三部乐章中最优美的徐缓乐章,在整个乐章中结构完整,而曲式与之前第一乐章相同,只是没有第一乐章的规模。

我们在呈示部可以发现,这部乐章中的每个细节都使用充分的时间发展了钢琴的音乐。每当乐队演奏结束的时候,钢琴就以一个咏叙性段落进行承接,这与乐队第一个主题都是采用了相同的主题。这里的控制要点应该把钢琴的声音控制柔和,手指应该顺着音型轻轻摸键。在这个同时还要注重钢琴踏板的运用,弹奏时和声部分既要丰满圆润,还要保持纯净。手指要深深的触键,在取得持续延长和歌唱性的声音同时,要克服本身断续的钢琴声音。由于此部与主题的联系比第一乐章要密切,因此这都是建立在结束呈示部的那个摆动的乐句之上而进行演奏。

3.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属于回旋奏鸣曲式小快板,呈现比前两个更轻松的乐章,在结构上出乎大家的意料。同样本乐章也可以分为四个主题。其中有两个主题速度比较急促,一个较为活泼欢快,另一个则流畅而又充满着曲折。而流畅又充满曲折对于第一插部的作用显得更大,莫扎特正是通过变换和声背景的手法使得在这乐章广泛应用。而前面提出意料之外的就是在钢琴部分出现了一支全新的旋律。演奏者在演奏的时候要通过节奏感受力的提高,使得自己能够清晰地感受乐曲的流动性和变化性。而我们在第一插部之后可以看到照例重复出现第一主题,通过这个流畅而又充满着曲折的主题把人和音乐动人地引向中央插部,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乐章的中央插部中加入了第四主题。可是在这新的旋律并不是出现第一主题,而是再现第一插部的主调。第一主题就一直在之后没出现,而是由第二小提琴以三十二分音符的震音奏出一个精彩的段落,从而把这第三华章引导华彩乐段中。

在华彩乐段之后,可是第一主题还是没有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而紧接华彩乐段的知识用钢琴重复演奏着初次进入第三乐章的旋律,这个旋律直到几个以外的延长记号给打断,其中甚至还有一个音节还降到了降B和弦。可是,在这几个延长记号之后,又恢复了第三乐章的旋律,使得正常的演奏秩序得以恢复,翘首以盼的第一主题重现在乐章中。在最后,以干脆利落的方式结束了第三乐章。在此乐章演奏过程中的注意要点是要注重指法和音乐的关系,从触键和内容来确定指法。

参考文献:

[1]商光亚.简述三位古典大师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不同创

作风格[J].文教资料,2010,(04) .26-27.

[2]韩坤.莫扎特第23号钢琴协奏曲的节制美[J].齐鲁艺苑,

2010,(01) . 34-35.

[3]刘婕.论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艺术风格[J].歌海,2010,(01) . 19.

上一篇:试论“微笑”在歌唱训练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声乐中改变音色的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