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与葡萄的另一个故事

时间:2022-09-09 10:09:37

狐狸与葡萄的另一个故事

有一位文化圈的朋友,生活得很不快乐。成天盘绕在他脑子里的不是如何去欢度晚年,而尽是不着边际的什么人生意义呀,生命的皈依呀,这些哲学家也解不开的大命题。解不开自然苦恼,乃至每天早上起床,想到又要重复平庸、琐碎,没有“意义”的日子,便心灰意懒,打不起精神。日复一日,发展到百事无味,成天忐忑不安的程度,只好去看医生。在心理医生的指导治疗下,这才慢慢有了舒解。

这位朋友绝不是孤例,生活中如他这样喜欢钻牛角尖、喜欢玄想,不善于形而下地享受生命的人还有很多,他只是比较典型而已。

不由就想起古犹太人流传下来的故事。说是一只狐狸,一日路过一座葡萄园,葡萄已结得肥美欲滴,果香四溢。狐狸馋了,但葡萄园有高篱笆,大门紧锁着,进不去。狐狸绕着园子走了两圈,发现篱角有一个洞,狐狸大喜,便往里钻。头进去了,怎奈肚子太大,怎么也钻不过去。聪明的狐狸想到一个办法,它让自己饿了两天.果然就钻进去了。狐狸在园里大吃了三天葡萄,想回家了,可问题又来了,还是头能出肚子不能出。狐狸又只好在园里饿了两天,这才钻出了那个小洞。狐狸回头望着葡萄园说:“葡萄园呀葡萄园,我空着肚子进去,又空着肚子出来,你对我有什么意义呢?”

狐狸很聪明,能概括出这样的感悟。但狐狸又毕竟不能参透生活的原色就是平淡如此。从饿到饱再到饿,已在否定之否定的世界里走了一圈,与原来并不等同了。狐狸最好别发出这类没有多少意义的疑问,而是过两三天后,又如法炮制地再进葡萄园去饱餐几日,充分享受其美味,这才算更聪明的选择,更实在的生活。

应该说,诸如“我是何人”、“我从何来”、“我往何去”这种人类终极意义的盘诘,除了做学问,绝大多数人不必去思考。因为它可能根本无解。就像每个人都有眼睛却总是看不见自己一样。俄国小说家屠格涅夫在《罗亭》中写道:“不要去追寻人生更大的意义,就让它在各阶段按时完成。”该读书时读书求学,该结婚生子时就结婚生子,该颐养天年就颐养天年。庄子面对“道在何处”的发问,竟回答“道在茅厕”把最形而上的道用最形而下的不堪之物来表述,其意思也差不多,指出在人们看来很神圣很神秘的东西,其实也是很寻常、很物质的,不要去钻牛角尖。

我那位友人为摆脱烦恼,学会了跳舞、养鸽和围棋。从中得到了乐趣,不再成天纠缠在厘不清的玄虚思虑中。心情一放松,灵魂便安妥了。其实人生的追求说白点不就是快乐吗?快乐是物质化的,又是精神的。让精神解脱困扰,达到心境宁和,再从物质上去获得适度的满足,快乐也就时时伴随了。

上一篇:健康保险――健康生活的必要补充 下一篇:蜂毒的医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