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和写的相互转化

时间:2022-09-09 10:00:19

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和写的相互转化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互相转化、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犹如一对孪生兄弟。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阅读的继续和深化,“读写结合”是学用一致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文章重点从读和写结合、积累词汇、挖掘读写结合点等几方面的教学实践中,让“写”的活动进入课堂,把从“读”学“写”贯穿到教学中去,促进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的发展。读是写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合理地引导学生学习多种写作方法,并且要结合课内外知识的积累,达到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使学生在读与写中相互转化,实现读与写的相互结合,共同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写作;读写结合;相互转化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深刻揭示出了读与写之间的辩证关系。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进而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落实素质教育。孩子的写作总是先从读书开始的,读与写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这就构成了读与写的结合。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相互转化。显然,读写转化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转化起来呢?下面就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转化的几点做法。

一、从读入手,以读促写

从古至今就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而可见‘读’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好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要着重读的作用。首先,大量阅读即多读,既指读的篇章多,也指读的遍数多,以至熟读成诵。但应强调一点,这样的阅读不是指机械的“死读”。阅读课文或别的优秀文章,主要是学习理解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情达意的方法。通过阅读,要使学生懂得怎样选材、组材,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遣词造句。其次,慢慢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通过阅读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助于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陶冶思想道德情操,也有助于语言的规范。

二、以读促写中教会孩子写作方法

孩子们在读的同时,老师要交给他们写作的方法,要指导孩子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通过阅读,了解文章的选材、组材,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遣词造句。鼓励孩子养成一边读一边提笔在手,做好批注笔记的好习惯,这样琢磨咀嚼,当会收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逐步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从积累词汇着手,很多孩子感到作文难写,并不是方法问题,而是“腹内空空,无从下笔”。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词汇积累。在语文教学中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会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等,坚持让学生这样反复的练习积累,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让学生明白:对课文的理解、感悟、鉴赏及仿写是积累语言的基本方法。教学课文时,老师要求学生做摘抄,把书中的好词佳句拿来为自己所用。每篇课文学完之后,老师给学生指出一些比较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要求学生背诵,并且有意识地在写话和作文中进行运用。每学完一个单元,老师围绕这个单元的主题让学生把一个单元的优美词语、句段整理并要求学生背诵积累,初步学习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让优美的词句、深邃的思想、精警的智慧化为自己的血肉,才能迁移运用,随心所欲,才能呼之欲出,挥洒自如。

三、读写既相互转化又相互结合

阅读与写作相互联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延续和提高,两者不可分割,互相促进,读写能力的培养就是这样统一于阅读教学过程之中。而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双重转化”过程。在语文教学中,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学生的“头脑”转化。这是由事物到认识的第一重转化。然后,学生对已获得的思想认识,向语言文字表达转化。这是由认识到表现的第二重转化。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语文教学中能否顺利地进行双重转化,关键在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本身也要求同读写教学必须紧密结合。

在读与写的双向发展中,使学生更加热爱阅读,更加喜欢去写作,不再认为“语文可学,也可不学”,加强对阅读的重视程度,并且喜欢用自己的文字去诠释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不仅能培养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能培养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要找到读写结合的联结点。使读写真正结合起来,不要流于形式。更不要把写作看成是语文园地要求的那点内容,不仅应把写作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还要把写作与生活紧密相连。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实现新课改的要求,学生知道写什么,懂得怎么写。进而喜欢阅读与写作,实现爱读写,会读写,且能读写得好的境界。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和写的相互转化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提高。“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读写结合能使学生阅读、写作两种能力相互迁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多形式的读写结合策略有效地搭起了阅读与写作的桥梁,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语言内涵,揣摩语言规律,懂得语言技巧,提升语言质量,实现了用教材教语文,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读写转化结合需要我们的坚持,坚持把它植入我们的教学中,坚持地把它植入学生的学习中,它就会绽放出教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学生高超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吴姗婷.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教育苑萃,2010(8).

(作者单位 福建省漳州龙海市浮宫中心丹宅小学)

上一篇:新课程环境下对农村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 下一篇:关于初中科学实验课教学的若干思考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