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说课案例

时间:2022-09-09 09:47:03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说课案例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第一中学,河北永年057150】

【摘要】关于这段历史,初中时学生已经有一定了解,但主要侧重于史实的叙述而非理性的分析。在必修一中也学过,但是侧重于政治方面,所以要让学生了解到本课是在对经济方面进行理性分析。

【关键词】历史;中国;现代史;说课;案例

我说课的题目是《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我的说课流程如下: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说教学目标,四、说教法学法,五、说教学流程。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第二节,在第一节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后,本节将学习中国经历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真正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为第三节讲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打下基础。

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作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在整个经济史模块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说学情

关于这段历史,初中时学生已经有一定了解,但主要侧重于史实的叙述而非理性的分析。在必修一中也学过,但是侧重于政治方面,所以要让学生了解到本课是在对经济方面进行理性分析。

而且因为是再三学过的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心理疲惫,那么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适当增加课堂容量。

此外,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性好,有助于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展开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把本课三维目标确定为:

使学生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内容和改革开放的具体措施,认识它在新中国历史上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在教学过程中,以老师启发为先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通过创设情景,合作探究,来调动学生积极性,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主动探究问题答案的能力。

另外,使学生能够加深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理性认识,强化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2.重点难点(根据课标,结合学情,确定重点难点如下):

本课重点(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本课难点: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意义。

确定重点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本课几个历史现象的中心环节,是本课的主心骨,是最为关键的知识点。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是其改革开放决策重要体现。

确定难点依据:国有企业改革初中时只是简单了解,内容抽象,学生无相应背景知识,平时生活中也从没接触过,所以学习起来会比较困难。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上:采用讲述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讨论谈话法等。

学法上:这节课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学习能力上主要采用信息采集、自学感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播放赵本山经典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让学生思考:白云黑土“相约五八”,回想当年穷的“什么也没有”,为什么穷到那种地步?然后以“五八年”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从“五八年”到时期,思考问题:那一时期我们到底错在了哪里?错了那么多年是怎样转变的呢?究竟当时发生了怎样的转折性事件呢?从而导出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普遍喜爱的小品,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迅速融入历史情景。让学生在快乐中进入本课的学习。

2.学习新课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

首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概况和会议内容。

这一点对学生来说,自己可以很轻松的做到,不需要再进行讨论。

【合作探究】:如何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然后由老师再进行补充说明。

通过这种合作探究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实现对本课基本知识的梳理,和重点问题的突破,可以说该环节是本课的中心环节。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一)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

在本目的处理上,我设置了几个难易不同层次的问题:

1.为什么(难)

2.改什么(中)

3.怎么样(易)

对于比较难的“为什么”,我设计了一道史料分析题来解决,以提高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素养。

材料一: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人均粮食产量,1958年为303公斤,1978年为316.6公斤,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降,

材料二: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

――《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三: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百分之八十人口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安定的。”

――《邓小平文选》第3卷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产生这一问题?(问题: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生活贫困;原因:化体制压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这一问题将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影响:①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②造成社会不安定。

最后,通过情景设置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农村改革的认知。

【情景设置】:如果你是生活在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农民,你愿意不愿意实行承包,说说你的理由。通过谈话法让学生自由发言,进一步感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带来的好处。

这样,将个人命运与农村改革这一历史大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农村改革的意义。

(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运用史料分析方法解决。

先给学生一段比较有意思的资料,以提起学生的兴趣: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

然后给学生比较适合理性分析的材料,让学生来具体分析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而且为了

降低难度,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我把材料中重点词句用蓝色显示出来。

……由于国有企业还没有成为相对独立的、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由于计划体制和价格体系不合理等方面原因,……企业产品结构不能适应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国际市场的需要,质优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供不应求,一些质次价高、货不对路的产品滞销积压,……部分企业没有严格的经济责任制,经济核算不健全,职责不清,考核不严,职工多生产和少生产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本目内容可以让学生来展示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不同阶段,学生来讲解不同符号所代表的城市及区域。即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一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由此总结出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小结】展示本课脉络图,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系统认知。

【自我检测】分层自我检测

【作业布置】给出学生“探索”“中国特色”“农村”“城市”几个关键词,要求学生针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写一篇历史小论文,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参考文献

[1]黄晓颖.探究性学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学科教育,2004(7).

上一篇:当今教育的缺失 下一篇:初中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的地位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