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浙版《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片段

时间:2022-09-09 08:35:01

评浙版《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片段

[摘 要]浙版《西游记》对原著作了较大改动,更加重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其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片段便是个典型。本文对唐僧和沙僧被白骨精抓获后的一段对话进行分析,指出唐僧阻拦孙悟空打白骨精并将其撵走并不是他人妖颠倒、忠奸不分,而是他为了取经大业,有意让白骨精改邪归正,让孙悟空提升道行。唐僧的这一做法背后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

[关键词] 《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片段;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文艺作品通常受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制约,通过对人和社会的形象展示,来体现时代精神,实现人伦道德教化功能。一部好的电视剧播出后,除了给观众带来娱乐、培养审美观,关键是要让观众能从中得到些经验、教训或启发性的东西。根据古典小说《西游记》改编并于今年年初在多家卫视热播的浙版《西游记》,与六小龄童版《西游记》相比,除了添加先进的视觉效果外,剧情也作了较大的改动,更注重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成长轨迹,进一步呈现了原著的精髓。本文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片段中唐僧对白骨精和孙悟空的处理方式为视角,探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该片段中的彰显。

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探源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在上千年代传递嬗变中,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1]。儒家提倡“为政以德”,重视对人的教化,如孔子提出“有耻且格”,孟子倡导“以德服人”, 意思是通过道德规范或道德示范,让人反躬内求,依据自己的良知理性地作出选择;道家宣扬天人合一,崇尚效法自然,返璞归真,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以实现精神自由的逍遥人生;由印度传入的佛教强调众生平等,告诫人们“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只有这样才能永脱苦海,获得真正的幸福。可见,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博大精深,因而对中国的政治、伦理、价值观念、生活习俗、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人生理想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三大思想相融互补,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对人的哲学思考。

二、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片段的体现《中国文化与小说思维》一书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对小说思维的制约,导致中国小说美学的一个明显延伸态势,即通过对人与社会的具象描述,以张扬具有明显功利性的民族情感和理想人格,来实现人伦道德教化的教育功能。[2]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同时儒释道三教的融合在这时已臻至成熟,“儒教的孔庙,佛教的庵院,道教的寺观,几乎无处不有,虽数十户集居的小村落。亦必有一混合式的庙宇。”[3]这种融合,在文化领域里有着典型深刻的反映。“(当时的学者),只有三教合一而以儒为主的儒者,或三教合一而以道为主的道者,或三教合一而以佛为主的和尚和居士。”[4]作为明朝的一介儒生,吴承恩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三教合一”的烙印。他的传世神魔小说《西游记》本是部“跋山涉水,千辛万苦往西天拜佛求经,弘扬佛法的佛教题材小说,却又融入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夹杂着‘姹女’‘婴儿’‘养性修真’等道家术语”[5]。如绝大多数神仙妖怪犯错误被降服后大多都能被神仙菩萨网开一面,给予机会获得新生,最具典型的是唐僧的三个徒弟。

浙版电视剧《西游记》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一片段做了精心改动。原著中孙悟空为了保护唐僧,首先将白骨精变化的一家三口一一打死,并最终将白骨精打死,但唐僧不明就里,多次念紧箍咒,并把孙悟空撵走,断绝师徒关系。在浙版《西游记》中,在唐僧的一再阻挠下,白骨精不但没被孙悟空打死,还在唐僧撵走孙悟空之后,成功抓获了唐僧和沙僧,并将他们一起关进了自己洞府里的囚牢。以下是唐僧和沙僧在牢里的一段对话:

沙僧:师父乃德智高僧,自幼治学,可谓学富五车。怎么就看不出来,今日的那一家老小出现的有点突兀可疑呢?

唐僧:荒山野岭,四下无人,一村野之妇,见了我等,一不慌张,二不退,问答之间,口齿伶俐,岂不怪哉?那老妇,既为寻女,我们才刚刚到达,她因何转瞬即至?试问,同是一家人,既非同时而来,一个八十几岁的老妇孺,腿脚焉能如此快捷?

沙僧:原来如此啊!

唐僧:八戒一句话说得好,就算是妖精也是生灵。凭他悟空本事,要降妖伏魔,岂非易事?你看他一日三次下的皆是杀手,我再三给他机会,他却杀心不灭。我已清楚明白,我是无能,以度化与他了。

沙僧:可这样的话,师父,你就得死了。

唐僧:我有信心,观音大士让我西去取经,目的绝非让我葬身异邦。这一路上逢妖遇魔在所难免,但如果一遇到困难就以杀制杀,以暴制暴,未曾取到经文先造一顿杀业,那何须一步一困难的前行呢?倒不如真叫你使个神通送我到西天,也免得因我死伤无数生灵了。

以上这段对话说明,首先,唐僧其实并不昏庸,他对白骨精的伎俩早是心知肚明的,只是他认为即使是妖精,也应该给予机会,对他们进行道德感化,以引导他们趋善。事实证明,唐僧的做法是正确的。白骨精原来是孙悟空的结拜义姐,虽然有心要害唐僧,但爱情的力量最终使她听从了天音国王子的建议,释放了唐僧。她甚至为了治好王子的病甘愿牺牲自己。白骨精的这一转变也为她自己获得了新生,最后被观音菩萨搭救。其次,白骨精一心要吃唐僧肉,是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的一大障碍,孙悟空为保护师父而要除了白骨精,却遭到师父的一再阻拦,这让人觉得唐僧人妖不辨,忠奸不分,并为孙悟空的遭遇不平。而上面的这段对话让人茅塞顿开,其中唐僧对孙悟空的教化观念可见一斑。原来唐僧是要孙悟空明白他们取经之路本身就坎坷不平,充满了艰难险阻。以暴制暴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因为取经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得道成佛,更是要普度众生,让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及人脱离痛苦。因此要取得真经,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取经和除妖看起来像是两个相互矛盾的事件,但如果能采取适当的方法,在教化妖精的同时又能不断地修炼自身,那么这两件事便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因为取经是为了普度众生,杀生就违背了取经的主旨,而对妖精进行正确引导,这本身就是一个考验和挑战;妖精如果能加以教化,就有可能得道成为神仙,这样妖精也就不存在了,这对唐僧他们来说,也算是功德一件。

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片段改编的借鉴意义

关于经典名著的改编和翻拍一直存有争议,如果不能有所突破,那无非是对资源的浪费。六小龄童版的《西游记》早已被公认为是经典,对它加以翻拍无论对演员还是导演都是个巨大的挑战。浙版《西游记》另辟蹊径,深挖原著的思想精髓,通过对剧情的改编和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加深了作品的思想深度和文艺性,让人在欣赏曲折浪漫的故事情节的同时,又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所蕴含的人生真谛,这对今后影视业对经典名著的改编具有借鉴意义。

(一)对经典名著的改编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对经典名著的改编是在寻求它们的时代共鸣。“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片段集中体现了儒家的教化思想、道家的修德行而得永生以及佛教的“博取众善以辅其身”的思想,涉及了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理想、理想人格的实现以及人的生死与自由等的思考,其中心就是“以人为本”。这一点和新时代提倡的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相契合的。唐僧、孙悟空和白骨精都有各自的理想和追求,当他们各自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只有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取得圆满结局。同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人的发展,人是社会的人,没有人的社会是毫无意义的社会,因此,人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离开了人的发展,那么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会迷失方向。

(二)对经典名著的改编要与弘扬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相结合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如儒家的“仁”,道家的“道”,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从整体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朴素整体系统思想。然而,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人的文化意识都沉浸在文化激进主义或反传统的状况中。有学者对现代儒学的境况作出这样一种判断:儒学在现代已经魂不附体,失去其寄身之所而成了一个“游魂”;甚至有人把儒学描述为“博物馆里的陈列品”[6]。这说明大多数人对代表中国两千多年文化的儒学的现代命运是不乐观的。所幸的是,这种传统思想文化的危机在本世纪初得以扭转,人们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心理诉求开始觉醒。经典名著通常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它们的欣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种学习和传承,对其进行改编绝不能偏离这一主题。“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片段的改编顺应了时代要求,将曲折浪漫的故事情节与传统的哲学思想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三)对经典名著的改编要与对经典名著的再认识相结合

对经典名著的改编实际上是对经典名著的重新解读,深入挖掘,如考察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造意图等,而不是将改编者的思想强加进去。戏剧家刘厚生认为:“在对经典的改编中,忠实原著和对原著进行‘翻案’都是可以的,但要注意,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的内容和形式已经很成熟,具有被历代所公认的价值。对它的‘新解释’,要有‘新根据’。不能把情节人为地‘复杂化’,把主题人为地‘哲理化’,让原著承担它所不应承担的思考。”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片段的成功改编在于它能把原著所要体现的儒道释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并能深刻地把握住人物的内在本质和性格特点。我们可以发现,改编后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片段不仅剧情更加曲折感人,而且人物的形象、性格也更加丰满可爱:唐僧不是顽固不泯,而是深明大义,他既有出家人慈悲为怀的宽仁之心,又有着为人师表的高风亮节;白骨精原本善良,并非十恶不赦,她会为爱而献身;孙悟空尽管一身正气,本领高强,但也有弱点,即有暴力倾向,后来有幸受到菩提老祖的启迪,认识到自己“杀气太重”,并决心改之。这样的人物刻画既不落俗套,又有创新,耐人寻味。

四、结 语

综上所述,浙版《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片段改编的成功不仅在于它故事更加离奇曲折,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更因为它深度挖掘了原著的思想精髓,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时代精神,满足了当代人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心理诉求。据新浪娱乐报道,自浙版《西游记》开播以来,一举将之前低迷的收视率拉升上来,不仅电视观众对该剧赞赏有加,网友也给予了热切的关注。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浙版《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片段改编的成功经验将会成为影视业对经典作品改编的风向标。

[参考文献]

[1] 洪修平.论儒道佛三教人生哲学的异同与互补[J].社会科学战线,2003(05).

[2] 吴士余.中国文化与小说思维[M].上海: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3] 王治心.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4] 徐朔方.评《全真教和小说西游记》[J].文学遗产,1993(06).

[5] 陈贺,李灏.谈儒释道的融合在《西游记》中的体现[J].衡水学院学报,2006(04).

[6] 李景林.教化观念与儒学的未来发展[J].人文杂志,2009(01).

[作者简介] 徐来娟(1975― ),女,江苏大丰人,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级英语言文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

上一篇:浅析影视作品中设计美学的体现 下一篇:论英语电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