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对“仙居恩施”战略实施的促进作用

时间:2022-09-09 08:32:35

公共艺术对“仙居恩施”战略实施的促进作用

2010年10月,恩施市作出了打造“仙居恩施”、建设八条生态走廊的战略决策,“仙居恩施”战略的提出为恩施市作出了高瞻远瞩的品牌形象定位,本文就公共艺术在”仙居恩施“战略实施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与探讨,提出作为艺术性的创造物和作为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对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公共文明,塑造城市品牌形象,以及创造强大的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的意义。

2009年3月,湖北省正式作出全面实施“两圈一带”的发展战略。2010年10月,恩施市委七届九次全会上也顺应发展要求,作出了打造“仙居恩施”、建设八条生态走廊的决策,正式将建设“仙居恩施”写进了“十二五”规划。“仙居恩施”是指导恩施市今后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战略性思想,对恩施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如何按照又好又快的要求,实施“仙居恩施”战略,打造城市品牌效应,为全国其它地区的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恩施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这既是党委和政府考虑的首要的重大问题,也是广大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公共艺术与“仙居恩施”战略解读

1. 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一个新名词,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现代,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它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近十几年来公共艺术的发展可以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它的范畴。狭义的公共艺术,指在公共空间设置或展示的艺术作品。广告招贴、车船路牌、演出活动及其他与艺术相关的活动或行为,而在人们日常的观念中,一般更是将其限定到以雕塑景观为主的城市艺术范围之内;广义的公共艺术,可以指整个公共空间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公共艺术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的发展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部公共艺术的发展史。公共艺术作为整个城市的窗口,它所呈现出来的文化艺术品位是一个城市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公共艺术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正逐步彰显,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公共艺术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中。

2.“仙居恩施”战略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邻接重庆市、宜昌市、神农架林区。恩施是巴文化的发祥地,是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的故乡,物产富饶,森林覆盖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华中药库”、“烟草王国”等美誉。奇观和多彩的民族文化、良好的自然生态、宜人的气候条件,是打造“仙居恩施”的基础条件。

“仙居恩施”战略就是以生态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州城发展为龙头、以民族文化为根基、以生态走廊为骨架,带动恩施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仅仅是让外来游客仙居恩施,同时,也要使本地居民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生活水平。实现农村居民生活城镇化,城市市民生活乡村化,居民生活得像“神仙”,外来游客体验“神仙”生活的“仙居恩施”。

“仙居恩施”之理论集结了恩施的生态、民情、文化、哲学、经济等资源,构筑自然哲学、人文精神、形象声誉、产业品牌的资产总和,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它提出更是为恩施市作出了高瞻远瞩的品牌形象定位,使恩施在未来激烈的旅游业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成为可能。

3. 公共艺术与“仙居恩施”战略解读

“仙居恩施”战略其本质在于“居”,打造文明、舒适、生态的人居环境是是“仙居”的重要指标。它不仅要求城市公共空间具备赏心悦目的环境,而且要满足城市居住者情感上的需求和审美需求,从而达到与城市居民身心合一的精神性上的宜居。公共艺术的实施对于城乡现代化建设,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人文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公共艺术的成熟度和普及度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将“仙居”的发展理念,巴楚文化的城市文脉融入到恩施公共艺术的系统规划、整体建设之中,使之成为反映恩施整体形象的有形载体和体现城市个性的视觉标识。通过绿化、净化、亮化、美化的打造,锻造低碳环保的生态环境和友好和谐的人文环境,留给百姓更多休闲、娱乐的空间,让百姓生活得更舒适、更安逸,使之在充斥着压力、紧张、喧嚣的现代城市生活环境中,得到身心的修养和多样文化的愉悦,在打造宜居恩施的基础之上逐渐实现“仙居恩施”的伟大目标。

公共艺术在“仙居恩施”战略实施中的作用

1. 改善城市环境、丰富城市生活

城市公共艺术在缔造城市景观方而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它也是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提供城市的独特人文风貌,彰显城市精神的特殊魅力,是现代城市建设的要求。

城市建设是“仙居恩施”战略发展的龙头,按照“仙居恩施”的定位,加快推进中等规模城市建设,积极将城市打造成宜居城市应该成为我们迈出打造“仙居恩施”的第一步。宜人的城市人居环境不但需要有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更需要有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近年来,我国青岛、厦门等城市以提升生活品质为目标的公共艺术建设,促进了城市人文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使城市逐步走上宜居、和谐的发展之路。恩施作为有着千年历史的巴楚之地,在延续历史文脉的同时,更需要构建人性化、艺术化的高品位公众文化场所,需要通过建设一系列高品质的城市公共艺术使“仙居恩施”成为一种公众文化环境。

2. 促进城市公共文明

公共艺术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突破点。公共艺术不仅以其独特的方式改变着城镇的面貌,使环境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同时它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和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向公众传播文化的载体,并带给市民和来访者以良好的心理感受,引导人们趋向文明。

仙居恩施,旨在打造像“神仙”生活的一种生活状态,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创造一个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的环境,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公众幸福的指数,仙居恩施才不是一个抽象苍白的概念。公共艺术的审美价值使公众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培养审美能力,塑造审美境界,心灵和性情得到陶冶,这种以城市历史、文化定位,对公众信念与价值观提炼的精神,孕育着城市不同的品格特征、艺术韵律和个性魅力,促使人们对城市产生强烈的自豪、愉悦、的认同感与眷属感。

3. 塑造城市品牌形象

公共艺术通过控制或加强人们与城市在这个媒介空间发生的对话与交流,以新的方式塑造着城市形象。城市公共艺术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有着特别的意义,它影响着整个城市的文化形象、经济活动。要打造“仙居恩施”,就必须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深入挖掘民族特色文化,注重品牌与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关系,以带动“仙居恩施”的发展。如在实现美化、净化、亮化环境的前提下,对主要街道和重要建筑的外形、色彩、灯饰、橱窗、花卉、广告标牌、城市雕塑小品、广场、喷泉、路灯、邮筒、座椅、公厕、店招、垃圾桶等都要精心进行造型设计,使城市形象随着这些美好印记的建设而升华。

4. 创造强大的经济效益

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是吸引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助推剂。根据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的推算,对城市公共艺术的经费投入可得到12倍的连带经济效益。由此不难看出,公共艺术品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仙居恩施”战略以旅游经济为主体,更应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方而做一些开拓性尝试,以和谐开放的胸怀开展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从而改善恩施的城市环境,推进旅游经济发展,使旅游收入也成为城市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大大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城市竞争力。

结 论

打造“仙居恩施”、建设八条生态走廊的战略,是加快恩施城市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和重大课题,对于提升恩施城市公共环境的人文与艺术品格、优化大众的艺术品质、拓展社会整体的审美文化教育、增进公民的公共意识和社会归属感、强化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展现恩施城市地域文化风貌、增强城市竞争力等,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推进恩施市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我们应以居者的日常生活需求为出发点,立足于恩施的历史文化底蕴,发展具有地域特色、体现城市精神、与自然相修好的人居环境,并使其能良好地惠及到城市人们的生活中,让居者体验艺术为生活带来的美妙,以期促进“仙居恩施”实现。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张琼,女,1988年6月11日出生,湖北恩施人,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艺术设计方向,邮编:541004。

上一篇: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在现代设计流行色中的应用研... 下一篇:探析艺术展示方式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