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少年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时间:2022-09-09 06:55:27

在青少年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摘 要]实施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增强环境忧患意识,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进行课程整合,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打造绿色校园,形成“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生态可耻”的舆论导向;开展社会实践,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意识

21世纪是生态文明世纪,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生态文明素养。学校作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应如何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呢?笔者认为,教育工作者应抓住建设生态文明这一重大机遇,把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放在首要位置,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观念作出贡献。

一、增强环境忧患意识,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当前,生存环境被严重破坏的现实告诉我们:人类要发展就必须悬崖勒马,必须讲究生态文明。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大自然提供给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珍惜自然资源,就是珍爱人类自己,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存空间。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与自然和谐共处,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二、进行课程整合,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局专家劳尔先生强调指出:环境保护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融入各科教学可以更容易地掌握环境保护知识。要在课堂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就要求教师在遵循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拓展教育途径,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里,可以对学生深入进行环境知识、环境问题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技能,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如《从一滴水说起》一课,可教育学生: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节约用水。老师还可由此拓展开去,任何资源,包括森林、能源等资源都是有限、有价的,我们不能只顾享用,肆意挥霍。爱护资源是一种责任,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

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深入理解编者的编排意图,深刻挖掘环保教育因素,有意识地把学科教学和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春雨润物般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书本、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获得环境保护的知识,从而自觉地维护生态环境。

三、打造绿色校园,形成“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生态可耻”的舆论导向

经过设计、组织、改造而形成的校容校貌和校园学习环境能体现学校的个性和精神,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暗示、感染,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校园里茵茵绿草旁“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小草正睡觉,请你勿打扰”……一句句充满人文关怀的环保标语影响着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制约着学生的行为,从而使之形成自己的生态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校园精神环境是校园的灵魂,是学校师生认同的价值观和个性的反映,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校园精神环境会使人精神愉快,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

四、开展社会实践,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养成是一个认知和实践的互动过程,培育青少年生态道德,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提高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履行生态道德准则和规范的能力和意识。

1.在日常生活消费中,提倡绿色消费,如拒绝使用塑料包装袋,不用一次性的快餐盒和方便筷,垃圾分类收集……提倡适度消费,反对自私的享乐观,拒绝挥霍铺张、浮华摆阔等消费行为,崇尚节俭生活,节约每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一张纸等;实行课本循环再利用,高年级的学生将使用过的印刷精美的课本传给低年级的同学使用。

2.充分利用以法律的名义制定的一些与环保有关的节假日,如“植树节”“爱鸟周”“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植树造林、护鸟等活动。

3.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活动。如: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发放环保宣传资料,宣传环保知识,传播环保理念;引导环保志愿者走上街道义务清理白色垃圾,激发大家的环保意识;带领环保小组对社会上存在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调查,并对环境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上一篇: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个性与共性的把握 下一篇: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