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划教学中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

时间:2022-09-09 06:20:00

在规划教学中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

摘 要: 本文针对学生在学习规划过程中遇到的严谨性差和缺乏创造力两个问题,提出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并从管理者、投资者、使用者和工程技术四个常见思考角度分析规划,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规划能力。

关键词: 城市规划 规划教学 换位思考

城市规划是一个包含众多学科知识的特殊工科专业。在规划过程中既要体现规划者思维的严谨性,又要体现其高度的创造力。通常在教学中,已经将规划中涉及的各种学科知识分离成各门课程来进行讲授,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并不太理想,其规划作品常存在两种问题。一种是作品过于严谨呆板,过分强调规划中涉及的法律、规范、各种学科知识中的细节问题,欠缺个人想法,缺乏创造力。另一种则是理想化地体现个人创造力而缺乏对法律、规范、各种学科知识中的细节问题的思考,使得规划作品缺乏学科严谨性。而这两种问题都是学生没能够很好地将所学各门课程中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而造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性地教会学生在理解各学科知识点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中的引导方法很多,如案例解说、增设规划实践环节、展开课堂讨论等,其中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可以较好地达到预期效果。

换位思考顾名思义,就是转换规划者在规划时的思考角度。在规划中常见的思考角度有四种,分别为管理者角度、投资者角度、使用者角度和工程技术角度。

一、管理者角度的思考

所谓管理者是指国家政府机关及相关职能部门。以城市整体规划为例,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规划方案必须与城市自身发展相适应且符合城市未来的发展需要。这样就意味着规划者要高瞻远瞩,能达到一定的思想高度。而这种思想高度要与管理者思考角度保持较高的一致性。这就意味着城市总体规划受到城市管理者思考角度的影响。对于城市的区域规划和详细规划,其自身就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完成的,里面已经包含了管理者希望的一些城市建设要求。对于各种专项规划而言,同样不能摆脱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要求,这样各专项规划之间才有统一性和协调性,避免各种系统工程之间相互制约,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以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为例,规划期内自来水每年增加的供应量必须与规划期内每年城市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等产业用水的增长量保持一致,否则增加的自来水供应量多了会出现浪费,少了则导致城市用水紧张。而规划期内每年城市生活用水的增长量与每年城市人口增长量相关,每年产业用水增长量则与每年城市各产业增长情况相关,城市人口增长情况和城市产业发展情况都会直接受到政府决策的影响。

以上各种规划都表明,规划中要经常以管理者的角度进行思考。实际上为了避免规划者出现短视的情况,国家的一些法律、规章制度,以及行业规划中都作了一些明确的硬性规定,如,城市各种建筑用地的容积率规定,城市道路宽度的规定等。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相关课程时,要让学生清楚地意识产生这些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条例的缘由。最典型的如城市建设法课程的学习。

二、投资者角度的思考

城市规划中涉及的工程项目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非营利性质的工程,如城市的道路交通系统、城市防灾减灾系统,等等。有的是营利性质的工程,如商品房住宅小区、商业楼盘等。非营利性工程的规划往往由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出资,投资者通常希望通过规划使工程项目在达到预期目标或实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投资尽可能少。而盈利性工程的投资者则多追求投资收益率最大化,因此针对不同的投资者,规划中也要以不同的规划思路来选择适合的规划方案。因为现实中规划方案最终能否实现也往往由投资者来决定。

希望学生学会以投资者角度思考,进行规划的代表性课程是工程概预算。当教师在教授该课程时,只要提及以投资者角度思考规划方案,就能让学生在课程学习时避免盲目性。除了工程概预算课程外之外,很多规划类课程的教材都会不断强调从经济上评价工程项目规划方案,其实这也是以投资者角度来思考规划的。

三、使用者角度的思考

规划方案最终要通过各种具体的工程项目来实现,于是便有了使用者。使用者使用方案时会发现规划中的各种细节问题,所以评价规划优劣的又一种思考角度便是使用者角度。一个优秀的规划方案往往更注意各种细节,并考虑到使用者的利益。例如,我国城市中常见的“看海”在欧美的大城市中却很少见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城市排水规划方案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以前的规划者很少考虑使用过程中排水系统常遇到的堵塞和降雨峰值问题。又例如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中公交站点的设置,不恰当的站点设置不仅会使公交搭乘者感觉不方便或者不安全,还会引起路段交通堵塞等问题。所以当从使用者角度看待规划方案时,会使规划作品更注重细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规划方案的质量,并有助于规划者整理思路,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各种工程项目。

虽然这种规划角度并没有在某一门规划课程中单独体现出来,但是规划设计的人性化、合理性和规划者的创造性往往来源于此,可以说是对规划较高层次的要求。

四、工程技术角度的思考

首先,实现一个工程项目除了规划阶段还包括后期的设计和施工阶段。实际上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是以规划为指导的,而规划中的详细规划阶段也包含了初步设计的内容。可见规划并不能脱离其他工程环节独立完成,工程建设中的一些规范除了在设计和施工中要遵守之外,规划中同样要遵守。例如城市管网布置中各种管道线路之间的间距规定了最小值,建筑场地的选择要求,等等。其次规划中的方案要具有可实施性,不能摆脱现有的工程技术水平而存在,如在火山口上规划一个别墅或者在很难铺设燃气管网的地区大范围规划燃气管网设施,这样都是不现实的,所以在规划中从工程技术角度思考也是非常必要的。

从工程技术角度的思考主要体现在城市规划的详细规划阶段和各种工程项目规划的详细规划阶段,所以在教学中也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规划的严谨性。

总之,要使学生规划严谨且富有创造性,就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一个规划方案从几个不同的思维角度进行分析,就能极大地提高规划的质量,使其成为一个较好的规划方案。

参考文献:

[1]高立胜,毛世英.换位思考:一种重要的思考方式[J].哲学研究,1994(1).

[2]陈军.换位思考——面向贫困群体的城市规划[J].北京规划建设,2005(1).

[3]戴晔倩.城市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现代园艺,2012(1).

该文章为吉首大学教改资助项目《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上一篇:借生物教学中的几点教法来探索课堂的有效性 下一篇: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索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