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纺织业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及管理对策

时间:2022-09-09 04:24:38

服装纺织业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及管理对策

摘要:本文以2009-2012年服装纺织业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服装纺织行业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服装纺织业无形资产与企业的经营业绩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为此本文从影响行业无形资产的企业内部因素和体制因素出发,提出加强无形资产管理,特别是加强无形资产的权益管理和营运能力,提高无形资产创新与拓展等建议。

关键词:无形资产 服装纺织业 经营业绩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服装纺织业出口创汇成绩显著,2013年2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额达178.6亿美元,同比增长52.9%,其中出口164.8亿美元,同比增长69.7%。尽管服装纺织业整体开始出现趋稳态势,各项指标也有所好转,但是服装纺织产业链从上游原材料制造到下游终端销售的复苏情况迥异,全行业需较长时间才能进入真正的复苏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上市公司相比,我国上市公司一直对无形资产不够重视,而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有形资产的竞争,更主要的是无形资产的竞争,无形资产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自20世纪70年代实证方法引入无形资产领域研究以来,有关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的研究越来越多,与行业相结合进行研究也逐渐受到关注。

(一)无形资产整体价值相关性的研究

国外的研究主要有Barron等研究了无形资产与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信息特征之间的关系,发现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一致性程度与公司的无形资产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认为针对拥有高额无形资产公司的盈余预测中包含了相对更多的私人信息,这些私人信息是指某一特定分析师所独有的有关公司未来盈余的信息。Barth和Clinch(1998)对1991-1995年澳大利亚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无形资产的重估价值与股票报酬率和股价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国内的研究主要有薛云奎、王志台对1995-199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的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研究,检验了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检验了我国投资者对无形资产定价以及信息披露的认识。吴刚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了无形资产逐年递增的趋势,并且通过对制造业公司的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检验,得出了无形资产对制造业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具有正向显著贡献的结论。赵敏、朱黎敏对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公司价值、绩效关系进行研究,认为每股无形资产与股票价格呈显著的正相关,无形资产具有价值相关性,无形资产对公司业绩的贡献是显著正相关的,对上市公司创造价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无形资产构成要素价值相关性的研究

国外的研究主要有Aboody & Lev(1998)考察了1986-1995年期间168家软件公司后发现,每年资本化的软件开发成本与公司的股票回报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Lev和So ug iannis(1996),分别从研发费用和软件开发成本的资本化处理角度,分析了资本化数额的价值相关性问题,发现在研究开发支出密集度比较高的产业中,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是有限的。国内的研究主要有田昆儒、万翔通过对中国运输仓储业和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进行抽样,考察不同的无形资产构成要素与公司经营业绩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不同类别的无形资产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不同,技术含量较高的无形资产对信息技术业公司业绩的影响相对较大,技术类无形资产的作用逐步增强与体现,甚至最终取代使用权类无形资产,成为无形资产最重要的构成要素。赵敏对上市公司无形资产行业特征、内部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研究,认为无形资产对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但是因为不同行业有各自的行业特征,无形资产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影响的程度因行业特征有所不同,不同类别的无形资产在不同行业中发挥了不同的效用。

这些研究结论和成果对我国企业更好地利用无形资产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充分肯定既有研究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对无形资产的许多问题上还有待进一步的强化。本文将无形资产和服装纺织业相结合,来进一步研究我国服装纺织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现状,这对服装纺织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一)样本选取

本文以2009-2012年为研究区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中服装纺织企业为研究对象,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剔除了亏损的、无形资产明细资料不齐全和无形资产净额最终为零的上市公司。

(二)数据来源

本文有关各类无形资产的明细信息,来自于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中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财务报告及其报表的附注信息。数据处理采用Excel和SPSS 17.0统计软件。

三、无形资产的描述性统计

通过对企业中无形资产绝对值和相对值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发展趋势,详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服装纺织业的无形资产净额的极大值、极小值和均值的绝对数一直呈增长的趋势,2012年均值达到了9 359万元,比2009年增长了15.79%,均值占总资产比重的相对数也从2.18%提高到3.09%。由此可以看出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服装纺织业无形资产的规模不断壮大。由此可以得出,企业加大了对无形资产的投入,越来越重视无形资产的构建。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各年度无形资产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很大,而这种差距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2年开始,无形资产极大值与极小值之间的差距上升到30 839万元以上,说明无形资产净值分布不均匀现状的趋势加大。这种趋势可能是由于各企业之间不同的发展规模造成的,同时也反映出服装纺织企业之间无形资产发展差异较大,分散不集中,没有形成共同发展的趋势。

四、无形资产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

(一)研究设计

参照Aboody.Barth & Kasznik(1999)在研究英国上市公司固定资产的重估价值和企业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以及Aboody& Lev(1998)在检验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采用的方法,以及薛云奎、王志台(2001)检验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所采用的方法,本文用下列模型来检验样本公司无形资产对经营业绩的贡献程度:

OPINCti=α0+α1PPEti+α2INTANti+α3OPINCt-1+α4CSti+α5ASSETti+εti

其中,t=2009,2010,2011,2012;i=1,2……50。OPINC表示第t年的主营业务利润;PPE表示第t年末的固定资产净值;INTAN表示第t年末的无形资产净值;OPINC表示t年末的资产负债率;CS表示控制公司资本结构和成长性的影响;ASSET为t年末总资产的对数,控制公司规模对经营绩效的影响;ε表示残差项;α0为常数项;α1、α2、α3、α4、α5为回归系数;t表示年度;i表示样本公司。

(二)研究假设

无形资产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其作用和价值有可能远远超过有形资产,可创造出巨大的效益。以无形资产参与竞争,获取收益是当今国际经济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本文采用上述模型来检验无形资产对样本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从而反映出服装纺织业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提出如下假设:无形资产对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是显著的、正向的。

从服装纺织行业的拟合优度看,线性回归的效果还可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信度,见表2。从T检验结果上看,自变量固定资产净额、无形资产净额、上期主营业务利润、资产负债率及总资产对数对主营业务利润的回归系数都通过了T检验,都是显著的,因此研究假设成立。这说明各年度的无形资产对同期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是显著的、正向的。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在服装纺织企业中,无形资产的存在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无形资产对主营业务利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在本文的研究中,未将行业无形资产的各个构成要素逐一分析,但无论是土地使用权,专利、专有技术,还是商标使用权和研究费用,对服装纺织业的盈利都具有不可否认的作用。只是服装纺织企业无形资产的行业特征不是很明显,但服装纺织行业的任何企业都需要车间厂房、土地、技术、商标和研究开发费用来支持运转,给企业带来盈利。因此,得出这样的结论也是必然的。

(二)对服装纺织业加强无形资产管理的建议

服装纺织业虽然在无形资产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无形资产总体的管理水平不容乐观。因此,服装纺织业的无形资产管理应根据自身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具体可行的方案,提高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能力。

1.增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意识。无形资产是企业长期投资积累的技术知识、顾客的认知和信任程度,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管理提出的迫切要求。企业应根据自身成长的不同阶段制定无形资产管理的方案和策略。利用证券市场,打造企业品牌,同时配合各种媒体等多途经、多手段广泛宣传企业的产品并提高良好的服务,获得公众了解、信赖和兴趣,树立企业的知名度。同时要以技术进步为基础,以品牌建设为导向,拓展营销渠道,化无形资产为有效的经济效益,达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培育和增加无形资产价值的目的。

2.加强无形资产的权益管理,提高无形资产的保护能力。目前我国企业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仍然比较淡薄,商标注册滞后于外国,因而在进出口贸易中常常发生因出口产品侵犯外国专利而遭索赔的现象。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无形资产权益,及时准确的把握和运用优先权原则,利用国际公约,来提高对无形资产的权益保护。

3.加强无形资产运营能力,实现企业低成本扩张。我国服装纺织上市公司的规模不同,无形资产的拥有量和掌控能力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无形资产的运营能力。规模小的企业,主要是依靠外部无形资产的力量;有一定规模、掌握一定无形资产的企业既要强调内部无形资产的运用,又要依靠外部无形资产的力量。同时企业还要根据自身的规模和特点,从延伸品牌价值和融资策略上来实现无形资产的运筹和谋划,从而提高无形资产的创造能力,促进其可持续成长。

4.加强无形资产创新与拓展,增强企业自主生产能力。目前我国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还不强,知识产权的拥有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无形资产的创新与拓展显得比有形资产的积累更为重要。企业应在创新与拓展上下功夫,在观念、组织、技术和管理方式上不断革新,以新知识、新观念引导生产与消费,来满足多元化消费的需求;以市场多元化需求整合扩充企业规模、生产和经营方式,来建立高效率、高弹性的营运网络;以重视知识和智力投入,实现终身学习机制,提高职工素质,来迎接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以新产品的开发和新知识的发明创造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来增强企业自生能力。只有不断地创新与拓展,无形资产才能不断发挥其效用,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Orie,E.,Barron,DonalByard,Charles Kile and Edward,J.,Riedl.High-Technology Intangibles and Analysts'Forecast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2,(40).

2.Baruch Lev.Remarks on the Measurement,Valuation,and Reporting of Intangible Assets[J].Economic Policy Review,2003.

3.薛云奎,王志台.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及其价值相关性研究——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1,(11).

4.吴刚.制造业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基于A 股上市公司[J].消费导刊,2007,(10).

5.赵敏,朱黎敏.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公司价值、绩效关系研究——基于沪市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J].财经论丛,2010,(6).

6.Baruch Lev.Intangibles:Management,Mea

surement and Reporting[N].Brooking Institution Press,2001.

7.Baruch Lev,P.Sougiannis.The Capitalization Amortization and Value- relevance of R& D[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6,(71).

8.田昆儒,万翔.运输仓储业和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要素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J].现代财经,2008,(10).

9.赵敏.无形资产的行业特征——内部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J].财经论丛,2012,(6).

10.宫巨宏,王耀军,陈秋霞.我国纺织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经营业绩关联透视及无形资产的管理对策[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作者简介:

朱玲,女,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实务。

上一篇:我国独立学院会计核算制度构建的探讨 下一篇:董事会行为、能力与企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