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扩张锥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效果

时间:2022-09-09 03:41:38

球囊扩张锥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锥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 将本院2010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均采用球囊扩张锥体成形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加强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住院时间较短,VAS评分较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球囊扩张锥体成形术;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a)-0123-03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病理特征的一种系统性疾病,多见于老年患者。患者骨脆性增加,椎体压缩性骨折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球囊扩张锥体成形术是将骨水泥注入病变椎体,以恢复椎体高度和强度,增强脊柱稳定性的一种新型治疗手段。术后护理工作质量对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探讨球囊扩张锥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0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56~80岁,平均(68.94±5.73)岁;体重55~78 kg,平均(62.15±3.64) kg;单椎体压缩性骨折12例,两椎体压缩性骨折16例,多椎体压缩性骨折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骨折严重程度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因腰背疼痛,不能直立、行走等症状来院就诊,X线片结果提示存在明显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下采用球囊扩张锥体成形术治疗。剔除脊髓压迫、神经损伤、凝血功能障碍、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精神疾病、交流障碍者[2]。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状态下经椎弓根行椎体穿刺,连接注射装置,扩张球囊复位骨折。经C型臂X线机观察,复位情况满意后取出球囊,将骨水泥注入椎体,到达椎体后壁或椎体旁静脉丛显影时停止注射。待骨水泥固化后拔出穿刺针[3]。

1.2.1 对照组 围术期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术前完善实验室常规检查、影像学检查,积极治疗合并症,控制血压、血糖,指导患者进行肠道准备。术后进行心电监护,指导患者取正确的卧位,6 h内禁止患者翻身,6 h后定时帮助其轴线翻身。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4]。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加强综合护理。①重视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因疼痛、对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担忧所引发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疏导。耐心讲解手术必要性和配合要点,使患者了解手术相关情况,消除其顾虑,以最佳精神状态积极配合手术[5]。②术后指导合理饮食,鼓励患者多进食牛奶、蛋、谷类、虾皮、豆制品等高维生素、高蛋白、高膳食纤维、清淡、易消化食物,适当增加钙、磷的摄入量,多接受阳光照射以促进钙质吸收。必要时辅助钙片、骨化三醇等药物治疗。忌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正常。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排尿量有助于减少泌尿系感染并发症。告知患者术后卧床有利于骨水泥进一步聚合、硬化,达到最佳强度,对减少穿刺部位出血、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并发症有益[6]。③由于骨水泥聚合反应放热可引起局部炎症反应,术后48 h可发生疼痛加重,护理人员及时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疼痛原因、处理方法和配合要点,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对疼痛剧烈者给予安慰,对其承受的痛苦表示理解和同情,指导患者采用听音乐、看电视、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物治疗[7]。④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康复锻炼,术后6 h开始进行踝关节屈伸、旋转,24 h进行双下肢直腿抬高、腰背肌锻炼。协助患者在佩戴腰围的保护下逐步下床活动,活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下床活动期间需有专人陪伴,防止跌倒[8]。

1.3 评价指标

采用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以0分表示完全无痛,10分表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由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自行评分。VAS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9]。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VAS评分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住院时间较短,VAS评分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住院时间、VAS评分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可有效恢复压缩椎体高度,重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多数患者对麻醉风险、手术效果存在担忧心理,术前大多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情绪波动过大还可增加术中风险。术后疼痛可影响患者的食欲和睡眠质量,延缓康复进程,患者常因疼痛而不愿进行康复治疗,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10]。

围术期综合护理从心理、饮食、疼痛、康复训练等各个方面加强干预,通过及时疏导不良情绪,使患者以积极态度配合治疗和护理操作。饮食指导重视钙质补充,促进骨折愈合。疼痛护理缓解患者的痛苦,增加舒适度。康复训练增强了脊柱活动适应能力和肌肉力量,有助于恢复正常生理功能[11]。

本研究结果表明,球囊扩张锥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术后加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 陈龙梅.CT引导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认知疗法的护理干预[J].临床护理杂志,2013, 12(3):17-18.

[2] 纪宜慧.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0, 16(29):613-614.

[3] 罗春晓,欧肇兰,黄敏.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66例的康复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1):2761-2762.

[4] 周燕,金佳佳,林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9,8(1):31-32.

[5] 夏新霞,雷芳芳.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09,15(28):121-122.

[6] 蒋新华.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护理方式探讨[J].当代医学,2012,18(31):132-133.

[7] 段斌武.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4):1286-1287.

[8] 杨亚沁,赵芳.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护理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389.

[9] 刘伟,刘冀,王艳芬,等.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0):1125-1126.

[10] 杨丰建,林伟龙,朱炯.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3(1):58-60.

[11] 刘素霞,邢文昭,赵燕.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2(24):46-48.

(收稿日期:2014-04-30 本文编辑:郭静娟)

上一篇:那些维护诗歌尊严的呼喊 下一篇:美丽的淮上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