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体验 动态生成

时间:2022-05-20 07:44:57

教学年级

小学三年级

教学内容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五册第三单元《原谅我》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强调音乐教学的实践性,为使学生能在实践中习得技能、获取知识、领悟音乐的魅力,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将各领域的内容有机整合,让学生在实践参与中自主领悟到知识点及音乐的内涵。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五册第三单元人文主题为“好伙伴”,用《同伴进行曲》、《噢!苏珊娜》、《船歌》和《原谅我》四首作品来诠释友谊的珍贵。同时,这几个作品都可以渗透合唱兴趣培养的内容,不妨将“独奏、齐奏、合奏”以及“独唱、齐唱、合唱”这三种最基本的唱奏形式作为研究主线,让学生在即兴创作、口风琴演奏、聆听作品、体态律动和演唱歌曲等活动中充分感受不同唱奏形式的表现魅力。

教学板块

口风琴即兴演奏;聆听《船歌》;学唱歌曲《原谅我》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原谅我》及聆听《船歌》,感受友谊的珍贵,体验并表现不同作品的情绪起伏。

2.知道独唱(奏)、齐唱(奏)、合唱(奏)等不同演唱、演奏形式。尝试为歌曲加二声部,提高音乐表现力。

3.学习用口风琴进行看图即兴创作。为《原谅我》创编歌词。

教学重点

体验三种不同演唱(奏)形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原谅我》加入第二声部后的唱奏。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和口风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同伴进行曲》律动进教室(该曲上课时已聆听,学生踏着节拍,自由表现管乐队中各种乐器的演奏姿势)。

师:刚才这首乐曲给你什么感觉?

生:欢快、热情……

师:任何一首音乐作品都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情绪感受,让我们联想到一些美好的画面。如果老师给你一些画面,你能用音乐表现出来吗?

二、口风琴即兴创作“蝴蝶飞”,体验不同的演奏形式

(一)出示标题:看图用音乐“说话”

出示图片,请一名学生用口风琴吹奏:“5― ― ―”或其他单音均可。

1.一只蝴蝶按直线飞。

出示图片,全班一起吹奏一个长音。

2.一群蝴蝶飞来了。

出示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分别演奏。

3.又一群蝴蝶飞来了,但是它们的路线不一样。

4.提高:两群蝴蝶一起飞,请学生自己安排,一半表现直线飞的蝴蝶,一半表现波浪线飞的蝴蝶。演奏时教师要提醒学生相互聆听对方声部。

师:在刚才的演奏中,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用了三种不同的演奏形式,分别称为独奏、齐奏和合奏。独奏就是一个人演奏,齐奏和合奏有什么不一样呢?

学生意识到,齐奏是大家一起演奏相同旋律,合奏是大家一起演奏不同旋律。

(二)变换节拍,尝试不同演唱形式

师:老师把“蝴蝶飞”换成了三拍子旋律,让我们来试着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唱出来吧。

1.教师范唱旋律。

2.学生齐唱。

3.学生分声部合唱。

设计意图:在学生用口风琴即兴创作旋律过程中,能够直观形象在感受到三种不同演奏形式的不同。从演奏形式自然过渡到演唱形式。三拍子旋律的演唱能够为学习《原谅我》的三拍子节拍做铺垫。

三、欣赏《船歌》

师:同学们表现的这两群蝴蝶真是亲热又和谐啊。伙伴之间的友谊是很多音乐家爱表现的内容,就像一开始我们听的《同伴进行曲》是用器乐演奏表现,接下来我们来听用歌唱形式表现同伴友谊的歌曲《船歌》,听这首歌能带给你什么感受,里面有没有今天学的三种演唱形式呢?

(一)初听歌曲

聆听歌曲,发现有演唱变化时用手势表示,独唱单手摇动,齐唱双手摇动,合唱双手一高一低摇动。

师:一首歌为什么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

生:更动听、丰富、吸引人……

师:对,音乐的魅力在于变化无穷,每一次小小的变化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以后,许多歌曲我们都可以试着变换不同的演唱形式!

(二)复听歌曲,分组用动作表现

1.独唱:一人划船。

2.齐唱:集体划船。

3.合唱:一组站着划船;一组坐着划船(感受高低声部)。

设计意图:在明确三种不同演唱形式后马上对应欣赏《船歌》,学生能很快自己判断出不同的演唱形式,并能感悟出改变演唱形式带来的不同味道。

四、学唱歌曲《原谅我》

师:同学们配合得这么好,但是平时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会不小心做了对不起朋友的事,这时候你会怎么做?

生:请求别人原谅。

(一)读一读

提示学生附点八分音符要强调语气,突出“我”的真诚,念得稍重一点,稍长一点。

师:把这个句子配上四句不同旋律和动作来表现一下请求别人原谅的情景,你觉得分别是什么情绪?

教师用《原谅我》的旋律演唱同一句歌词:“

”,学生体验四个乐句的不同情绪:

1.诚恳

2.不好意思

3.急切

4.舒了一口气

师:从头到尾一句歌词太单调了,赶紧来听听原创是怎么用歌唱的方式来向朋友道歉的。

学生听后讨论总体情绪速度。

(二)口风琴学唱

师:请出我们的好帮手口风琴来学这首歌好吗?

1.找一找“”出现几次,请学生吹前半句,教师吹后半句

2.交换吹

3.齐奏旋律

4.齐唱旋律

师:用悄悄话一样的声音演唱歌词,注意弱起小节以及情绪的起伏,边唱边用手画旋律线。

师:如果朋友这样真诚地请求你原谅,你该怎么做呢?

集体创作第二段歌词:

我已原谅你一点错,我要说一声没关系。

只要你已经知道错,我们还是好朋友。

尝试有感情的表演唱,一组倾诉,一组倾听,分组对唱,并评价。

(三)口风琴演奏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独奏齐奏合奏,最后,让我们把这首歌也配上合奏吧!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有一定的口风琴演奏基础(二年级已学一年),能够很快将合奏演绎出来,然后以奏带唱,合唱也能较好地完成。

全课小结。

师:在美妙和谐的歌声中,老师希望人人都能成为亲密的伙伴,让友谊地久天长!最后,让我们同桌的两个小伙伴手拉手,唱着歌儿出教室吧!

演唱歌曲《噢!苏珊娜》,结束全课。

设计意图:《噢!苏珊娜》上课时刚学,在此用其欢快、跳跃的旋律作结尾,既巩固了歌曲,又符合全课的情感主题。

课后反思

本课在教学之后,学生特别爱唱这首原本认为较为平淡的歌曲,对几种不同唱(奏)形式更是能够准确区分,并在聆听别的歌曲时都会主动关注其演唱形式的变化,证明这种以操作实践为引领的教学,学生学起来是扎实有效的。

回顾全课,教师认为亮点如下:

1.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情感线、知识线、能力线以及学习的过程推进能够兼顾,目标明确,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方法多样,学生能够沉浸在音乐中主动学习。

2.有效利用口风琴辅助教学,充分发挥了学具的作用,不论在即兴创作、歌曲教学还是多声部演绎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助学作用,对学生合唱意识的培养功效显著。

3.注重创新。不仅是教师自己对教学设计的力求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十分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如即兴创作、用体态律动表现不同的演唱形式、用不同语气演唱相同句子、歌词及第二声部的创作等,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不断生成音乐体验,一路收获美妙的音乐感悟,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达到音乐的审美功效。

何秋瑜 浙江省杭州江南实验学校

上一篇:媒体时代的音乐教学创新 下一篇:纽约公立初级中学音乐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