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我是如何采访奥运会的

时间:2022-09-09 03:24:27

17年前,我是如何采访奥运会的

当一名体育记者,要热爱体育,使自己逐渐成为体育内行。对所负责报道的体育项目,要用心去研究它,对其他体育项目也要有所了解。它会帮助你与教练员、运动员有共同的语言。

17年前,我作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体育记者,采访了1988年在汉城举行的第24届奥运会。这既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派记者采访奥运会,也是我国地方电台首次派记者采访奥运会。当一名体育记者能够采访世界最伟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是其一生难忘的经历与光荣,无论是在17年前还是今天,我都感到荣幸,也万分感激当时的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和北京电台的领导,把这个光荣的任务给了我。那时,我力主创办的体育节目“体育爱好者”,刚办了两年多,在社会上刚刚有了些影响,国家体委宣传司就给了我们台一个名额,这不仅是对我们节目的重视,更是对我们节目的鼓励与支持。3年后,我调到了北京晚报,尽管已离开广播事业14年,但我仍把采访汉城奥运会视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作好赛前准备

记得当时的北京电台副台长周溥雄告诉我,台领导决定派我去采访汉城奥运会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周溥雄叮嘱我,一定要做好采访汉城奥运会的各方面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那时,距汉城奥运会开幕还有半年多的时间,我便着手准备资料。我先是把有关洛杉矶奥运会的资料备齐,其次是查看了1984年至1988年所有世界大赛的资料。最后是了解清楚中国运动员参赛项目及竞争对手的情况。在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前,国家体委又举办了几次通气会,详细介绍了全团的备战情况,分析了汉城奥运会形势。我在认真整理这些资料的同时,还采访了一些运动队的教练和运动员。经过几个月的工作,我做好了赴汉城前的准备。

用声音刻画体育形象

广播跟电视、报纸不同,它是用声音向听众传达信息的。声音又有两种,一种是录音采访,一种是播音员的播出和记者的口头报道。虽然广播稍纵即逝,但声情并茂的采访,同样能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广播记者的采访工具就是话筒和录音机,然后才是纸和笔。而那时的录音机和话筒,远不及现在的器材便捷高效。但砖头大的索尼录音机录下的声音绝对保真,虽然背着它不太方便,但我每天都背着它。背包里还要装着备用电池和录音磁带以及与电话的连线。

记得当时北京电台的“体育爱好者”节目是每天早、中、晚播出3次,每次10分钟。我采访汉城奥运会时的报道主要在这个节目中播出,大量的报道是在“北京新闻”节目中播出。“北京新闻”每天早、中、晚播出三套,每套播三次。当时台里对我的要求是每天要早、中、晚三次发回报道,这实际上就是今天所讲的“滚动播出”。这对孤身作战的我来讲,难度着实不小。我只有拼命干。

汉城奥运会有16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选手参赛,竞争加剧,中国选手的战绩不尽如人意,仅获5金、11银、12铜,这就给我们前方记者的报道增加了难度。尽管如此,我和所有采访的中国记者一样,披星戴月辛勤奋战,向国内发回了客观的报道。

“五连冠”的中国女排在以0比3败给前苏联队后,并没有被失利击倒,她们在与日本队争夺铜牌的比赛中,以3比0获胜。比赛结束后,队长杨锡兰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来就是为了夺冠军的。在半决赛中,我们没打好,败给了苏联队,这是我终生的遗憾。现在清醒了,打球有胜有败,但不能输了风格,丢了精神。回国后,我们一定要努力重新做起。”我举着话筒录下了她令人泪下的话,并把她的录音传回了北京。

在男子跳台跳水比赛最后一跳的较量中,原本领先美国选手洛加尼斯3分之多的熊倪,却由于裁判的不公,以1.14分之差屈居亚军。在赛后,14岁的熊倪眼含着泪水说:“我要加倍努力,争取成为一个像洛加尼斯那样真正的世界冠军。”没有抱怨,没有委屈,一个14岁的少年竟有如此境界。我被感动了,含着眼泪录下了这句虽短却又充满着志气与力量的话,并把它传送回了台里。

当然,那么多赛场内外的报道都录音是不可能的,何况又是我一个人,很多报道我是以口头报道或文字报道传回北京的。口头报道和文字报道也有它的长处,简练,体现记者的思想与风格。在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录音采访与口头报道仍是广播独具的特色。

协同作战资源共享

那时我虽然是广播记者,但与报纸、杂志和电视台记者广有交往,朋友很多。在汉城奥运会时,我得到了这些朋友的热情帮助。

那时除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少数几个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奥运会兵多将广外,其他媒体一般都只有一个名额,要完成这样的体坛盛会的报道任务是很困难的。中国代表团一天可能会夺取好几枚金牌,那么多赛场是跑不过来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家联合起来,协同作战。当时我们自发的协同作战的同行有:《新体育》杂志的何慧娴、光明日报的夏浩然、报的孙晓青、中国青年报的毕熙东、北京日报的李里江等。大家相处和谐,每天晚上睡觉前,我们坐在一起沟通各赛场情况,研究次日的分工。分工一般都是以中国的强项为重点,谁熟悉这个项目谁去,写完的稿件大家可以互相参考。按今天的话讲,这就是“资源共享”。正是在这个自发的协作组的帮助下,我发回了大量报道,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协同作战不仅在前方非常重要,后方更加重要。我每天都和台里保持密切联系,每次台里的同志都告诉我:“你放开手脚干,漏什么我们后方补。”在此后的几届奥运会报道中,媒体都坚持了这一优良传统,全方位、多视角地向读者或观众、听众揭示了赛场的风云变幻与人物的喜怒哀乐。随着中国竞技体育项目的不断扩展,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协同作战、资源共享这一优良传统,将会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采访奥运会靠日常积累

目前仍在一线采访的记者中,我是为数不多的老记之一了,一茬又一茬的年轻人涌现在体育记者行列中,给我们这个队伍带来了朝气与希望。面对即将到来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这些老记者,既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也要搞好传、帮、带,把我们的经验传给年轻的同行们。

当一名体育记者,首先是要热爱体育,有爱才有动力和奉献,有爱才能使自己逐渐成为体育内行。对你所负责报道的体育项目,要用心去研究它,对其他体育项目也要有所了解。不要小看这些“基本功”,它会帮助你与教练员、运动员有共同的语言。至少,他们不会认为你是个外行。

其次,要经常深入到运动队中,认真看他们的训练,观察教练员、运动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有不懂的就虚心请教。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把你当成朋友,碰到开心或不开心的事就会跟你讲。遇到突发事件时,你就会得到他们的帮助。在交谈中,遇到人家讲哪些事不能公开,你就要守信用,不可轻易就把人家要求保密的事捅出来。

再次,就是要虚心向同行们学习。经常看看同一件事人家是怎么写的,哪些地方写得有新意,哪些表现手法新颖。这样有助于提高你的写作水平。正所谓:学无止境。

最后就是认真操守新闻职业道德,不搞假新闻。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我个人以为,一个记者在遵循事实的原则上,要有个人的思想和见解,有个人的风格,这些特点往往体现在评论、评述中。

当今社会已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打开电脑便可以获得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未必都是真的,需要你去调查核实。既不至于漏掉重大新闻,也避免了以讹传讹。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就是很多记者不愿意深入到第一线采访,而是坐在新闻中心看电视转播,如此你怎能采访到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写出叩人心扉的报道来呢?不论传输工具如何发达,我以为眼勤、耳勤、脑勤、腿勤、手勤这“五勤”不能丢。艺术源于生活,同样,新闻也源于生活。

(作者为北京晚报记者)

上一篇:我国企业应从“雀巢事件”危机公关失败中吸取... 下一篇:什么样的事件和活动才是有新闻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