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9-09 01:24:47

心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5-0178-02

【摘要】分析我院248例心内科患者的病情,找出了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跌倒、坠床、猝死、外出检查时发生意外、用药之后的不良反应、医嘱执行不到位。提出了减少消除安全隐患的对策: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及时准确评估患者状况、完善防范措施、做好用药护理及健康教育等。

【关键词】心内科 护理 安全隐患 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范围之内,在护理人员护理的过程期间,患者没有发生心理、功能以及机体结构上的损害或死亡,也没有造成障碍或缺陷[1]。目前,我国心内科患者中老年人所占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呈上升的趋势,而且病情不稳定,变化速度较快,使护理更具有特殊性,因此,如何对心内科患者的安全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和把握,有效提高防范对策,对促进疾病的康复,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8月―2011年3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的患者248例,男性136例,女性112例,年龄55岁-90岁,平均年龄69.24岁,其中70岁以上的患者118例。患单一的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专科疾病的患者有56例,其余均合并有2个系统(含2个)以上疾病。常见合并的疾病有:糖尿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前列腺增生、脑梗死、等。

2 安全隐患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可以引发心内科患者的安全隐患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跌倒、猝死等,外出检查时发生意外,用药之后的不良反应以及医嘱执行不到位等因素,下面做具体介绍。

2.1 跌倒、坠床:可以引起跌倒、坠床的因素也包括:①疾病因素:由于患者的心脏输血量的减少,而引起的头晕、心源性休克;由于患者的呼吸障碍,引起的缺氧和意识短暂停滞;还有由于有些患者的长期卧床,导致的心血管舒张的能力减弱,致使形成的直立低血压;还有就是由于老年人的感受器官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能力减弱也会导致直立低血压的形成;同样,老年人的动脉顺应性的能力减弱也会形成直立低血压[2]。老年人脏器功能减退,也使自护功能受限,易发生跌倒。②环境因素:地板湿滑、病床无护栏、卫生间无扶手、夜间灯光太暗等等;③药物因素: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抗心律失常等药物就会导致患者头晕、头痛以及低血压等症状。本组患者有4例起床时发生头晕跌倒于床旁,有2例大便后跌倒于卫生间,有1例睡眠时发生了坠床。

2.2 猝死: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心脏疾病,都会有发生猝死的可能。冠心病的发病率是最高的,而且很容易发生,比如患者受到不良刺激、过度兴奋、失眠、饮酒吸烟、气温突变等情况都可诱发。便秘时用力排便也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破裂猝死。本组有2例患者发生了心跳骤停死亡。

2.3 外出检查时发生意外:心内科患者经常需要外出进行各项检查,在进行运送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心绞痛、心跳骤停的危险。由于计划不周密,使病人等候时间过长也易导致护患纠纷。本组有1例患者外出做心脏彩超时突发心绞痛,1例患者照胸片由于等候时间过长导致家属不满投诉到护理部。

2.4 用药之后的不良反应:由于心内科患者老年人较多,脏器功能减退,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能力减弱,接受应激能力也有限,所以在接受药物治疗之后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3]。在本组有25例患者用药之后发生了不良反应,主要为:有10例患者使用过扩血管药物后出现了性低血压的情况有;有8例患者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之后,注射部位皮肤出现了淤血。有 5例患者出现了腹胀、恶心、呕吐等低血钾症状,有2例患者应用降血压药后出现咳嗽、头晕、头痛等症状。

2.5 医嘱执行不到位:本组有5例患者输氧过程中出现了氧气管脱落、反折,2例患者自行停止输氧,2例患者自行调节输氧流量;2例患者漏服降压药物。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人的沟通不及时、不到位,护理人员巡视不及时,还有一些患者的记忆力较差,遵医行为不良,所以他们时常忘记服药,还有用药的剂量、时间把握的也不准确。

3 安全护理对策

3.1 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我们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健全和完善各项风险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除建立健全病区的安全管理制度外,我们还要建立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如患者发生跌倒的预案、发生心跳骤停的预案、患者外出检查发生意外的应急处理预案等等。加强护理质量的管理,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和意外事件及时进行总结,分析改进措施。

3.2 及时准确评估患者的情况:患者入院后护士应及时评估和记录患者的病情和伴随症状、自护能力,如有无视力障碍、有无跌倒的危险因素等,以及每天所用的药物,每天发生的突发状况,每天的饮食,每天的状态与反应及突发病情变化等。做到与医师沟通及时,以确保患者的安全[4]。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比如患者的血压、心跳、呼吸、神志等,加强巡视,有预见性地发现一些安全隐患的苗头,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3.3 完善防范措施:为了避免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所有病床均应安装护栏,卫生间及病房地板应保持干燥,卫生间及走廊应设有扶手,病区灯光设施设置合理。对于行动不便、年老体弱的患者应建议家属陪伴。患者外出检查时应与医生做好沟通,危重患者根据评估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如急救物品、呼吸及心脏兴奋剂等抢救药物及用物,医生、护士陪同,并随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抢救[5]。必要时与相关科室及时预约沟通,做到随到随检。

3.4 做好用药护理

3.4.1 应用扩血管药物的护理在用药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用药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告知用药时输入速度应缓慢,不可随意调节输液速度,有条件的话使用微电脑输液泵严格控制速度。用药后出现头痛、颜面潮红、心悸等症状是由于药物扩张血管所致。输液时不可突然改变,输液完毕卧床休息20分钟后再缓慢坐起,预防性低血压的发生。护士要严密监测血压、心率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4.2 应用低分子肝素钠的护理 用药前需了解患者有无出血倾向,皮下注射后必须按压注射部位15-20分钟,准确按压针眼处,防止移位引起紫癜、浸润、疼痛性红斑。用药后要观察皮肤、粘膜、牙龈有无出血点;有无血尿、黑便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

3.4.3 应用降压药、利尿药等的护理 应用降压药时向患者解释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不要漏服和多服。指导患者起床及改变时动作要缓慢,防止性低血压;应用利尿剂时要观察尿量的变化,注意多进食土豆、紫菜、海带、花椰菜等含钾高的食物,观察有无腹胀、恶心、呕吐等低钾症状的发生。

3.5 加强健康教育

在患者入院后即应向患者介绍医院的住院环境和注意事项,使其尽快地适应病区的情况;在实施各项治疗护理措施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目的及注意事项,如输氧时应告知输氧的目的、不可随意调节氧气流量及拔除氧管等;护士应根据老年人的性格、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采取多种多样、方便灵活的健康教育方式,强化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小结

针对心内科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我认为在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强化内部管理,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瑞敏.护理风险管理与患者安全[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5-1

[2] 李雪芬.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改进措施[J].包头医学,2006,30(2),105-108

[3] 冯力.安全护理与事故防范研究的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1),41-43

[4] 秦月兰.医院病人安全现状调查与护理安全管理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10),77-79

[5] 高琳,王世荣,刘静。护理风险管理在病人集体转运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41-442

作者单位: 412200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上一篇:水肿患者静脉穿刺一次成功护理体会 下一篇:循证护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