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寻根说”考论

时间:2022-09-09 12:56:01

山西洪洞寻根

五百年来,有个民谣在齐鲁大地代代流传,妇孺皆知,影响广远。那就是:“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从而,人们把“大槐树”和“老鹳窝”当作了惜别故乡的标志,把山西洪洞认作姓氏的祖地,即所谓“根”。山西洪洞是山东移民后裔的故乡之说仿佛成了板上钉钉,不容置疑的定论。

洪洞县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据《洪洞县志》载:明朝时这里有座广济寺,寺院规模宏大,殿宇巍峨,廊舍宽敞,常驻驿官,办理四方来往的公差事宜。寺旁有一株汉槐,树粗数围,荫遮数亩,古道由树荫下通过。汾河滩的老鹳(即老鸦)在古树杈上构巢筑窝,天长日久,树上老鹳窝星罗棋布,冬季叶落,十分壮观。明初大移民时,官府在这里设置分丁局,集中编队,由官兵押送,分赴各地。

明代的广济寺和老槐树,早已被汾河水冲毁,幸而在老槐树东侧同根滋生出了第二代、第三代。为了保护分丁局遗迹,扩大影响,清末至民初,洪洞贾村人景大启等筹银重建成了碑亭、茶室和牌坊。近年,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洪洞县借势而为,每年4月上旬举办“寻根祭祖节”,其地点就设在当年的大槐树处。每至此日期,无数移民后裔纷纷远道赶来祭拜祖先。殊不知,这些虔诚的寻根祭祖者并非全是“槐裔”,他们的始迁祖并非全都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即使来自洪洞大槐树的也并非全是洪洞人,洪洞大槐树下只是个移民聚散地、中转站而已。他们中或许有很多人拜错了庙,寻错了根,祭错了祖!

由《明史》得知,山西移民主要流向河北南部和山东西部。史载,明朝开国后,曾经从山西南部的泽、潞二州大批移民屯垦。截至洪武二十八年,仅东昌府(今山东聊城)即有屯民58124户。据《洪洞县志》载:“明洪武、永乐年间,屡移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保安等处,树下为荟萃之所。”有史料载迁入山东的移民以东昌、济南、兖州、莱州、青州等五府为最多。新修《寿光县志》载:“今县境内有990个自然村,其中由山西洪洞移民立村182个,河北枣强移民立村88个。”《青州市志》载:“今市境内1164个自然村中,在明洪武二年至永乐二十一年间(1369~1423年),由河北枣强移民立村的就有430余个,由山西洪洞县移民立村的近300个。”有专家推断,山东境内,明初山东移民分布情况大致为:山西移民集中的地区在聊城(即原东昌府)一带;河北枣强移民集中的地区在鲁中、鲁北地区;而数量相当的则是山东中部的寿光、青州一带。

明初山东移民始迁祖来自何方,史书未作详细记载,方志也是只言片语,“不见诸史,惟详于谱牒”。

族谱披露移民真相

邹平县长山镇西街村《徐氏族谱》(清同治丙寅续修版)序载:“吾族本昆山人也。自明代洪武三年因山东兵燹之变,人烟稀疏,乃奉文迁至直隶枣强五十人,以为迁发之倡者。由枣强而迁于长山者四人。吾始祖讳伯谅公卜居于西门里,所谓西街徐是也。”邹平县高新街道徐毛驼村的《徐氏世谱》在族谱卷首刻印了《昆山徐氏谱序》云:“明洪武初,山东丁稀,奉文以直隶枣强为分丁局。按,南省人缘稠密州县,择迁于枣,陆续分发山东各处。维时昆山县徐姓迁于枣者五十丁,除留枣五丁,余分聊城、泰安、新台、兰山、郯城、荷泽、长山、曲阜、临邑、福山、莱阳、高密等县。其发聊城县者三人,同落城东关;发泰安县四人,路过德州死一丁,余同落寨里;发新台县一人,落杨柳店;发兰山县三人,同落小岭集;发郯城县二人,同落里家庄;发菏泽县一人,落城府学巷;发长山县四人,一落城里西门里,一落城西徐毛驼庄,一落蕉(焦)家桥,一落周村;发曲阜县一人,落泗河滩;发临淄县四人,一落西关,一落东关,二落河圈;发昌邑县一人,落沙河镇;发福山县二人,同落丁家町;发莱阳县二人,同落大河沟;发高宏县一人,落罩家屯。尚有十六丁,所发地名,局册损,无可考。”

该谱后序中说明了昆山徐氏移民流向资料之来源。《后序》曰:“正德十年,寄籍松江府华亭县徐斯恒亦昆山县籍,出仕冀州,由枣强县分丁总册查出迁自昆山徐姓发往山东县名,令子带银五百,抵东按县察明自枣强发到徐姓住址,于任所刻入《昆山徐氏族谱序》尾,留本题枣强县《徐氏族谱》,道光十年得录于莒州知州徐公之手。”

又有沾化县南徐,徐集世系联谱《徐氏族谱》(民国25年编)谱序载:“道光十年,有苏州昆山县人士杰徐公,分发山东,历任沂郡之莒州,携带《昆山徐氏族谱》,因盐务得遇长山徐公讳止敬者,嘱遗昆山谱序一纸。有原籍昆山寄籍松江府华亭县斯恒徐公,出任冀州,由枣强分丁总局查出迁自昆山徐姓,除枣强坐留五丁,过德州路死一人,此外发往山东共计四十四人。遂令子抵东,按册寻查其所在州县村庄,与现时大同小异。然局册损坏,尚有十六丁无可稽查。而考当时各支谱序,其皆迁自直隶枣强,并以所到年月及相传辈数计之,俱各针锋相对,若合符节,同族而来,无可疑矣。”

现存的淄川、博山、桓台、邹平等县(区)各姓氏族谱,俱言其始迁祖由直隶枣强分发而来。有的谱序中详明始迁祖的迁徙途径。如邹平《马氏家谱》载:“始祖原籍山西,自前明洪武四年迂徙直隶枣强,复拨济南府长山县,遂择于城西南之马庄居焉。”邹平县明集镇南成村新修《成氏支谱》亦载:“相传成氏始祖是明朝洪武二年即公元一三六九年,从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大槐树下集中,先到河北省枣强县,后迁发到邹平县明集镇成家村。”邹平县长山镇大齐村《张氏族谱》载:“余族原籍河南汴梁,元末明初战乱迭起,始祖讳忠偕叔族弟兄数人,举族迁徙直隶枣强,明初由枣强分拨山东,奉令垦田,辗转迁徙于长邑于陵之北齐家庄定居。”这些家谱为后世研究移民文化提供了珍贵史料。依据现存诸族谱所载,足以确证:

1.明初山东移民至少由山西洪洞和河北枣强两处分丁局分发而来,分至山东各地。

2.洪洞、枣强只是移民的集散地,而非移民故乡。

3.明初山东移民不只是来自山东,而是还有来自河南、江苏等省份的移民。山西洪洞县不是唯一的山东移民的故乡。

枣强移民知多少

河北枣强县元代属真定路(治今正定)冀州(治今冀县),明初改为真定府冀州枣强县,为元末明初战争的重灾区之一,全县仅剩6000余人,被朝廷列为移民迁入县之一,决非人口稠密的迁出县。明初采取强制性移民,设有分丁局,兵丁押解。据考,由直隶枣强移民山东的行动,规模较大的有三次。

1.明初移民。元末明初战乱中,一些枣强人为避乱自发逃往山东各地,其后裔误记为官府组织的移民,但多数为有组织的强制性移民。据史籍记载,明朝的移民高潮有两个阶段,一是洪武年间,一是永乐年间,共移民18次之多。枣强作为北路的移民聚散地,被移民后裔误记为迁出县的代名词,如《长山东街王氏世谱》载其始祖讳建安,系太原王后裔,明初自太原徙居枣强,又自枣强分发山东长山县,定居在长山城南十五里的张坊村。一直到康熙四年(1665年)首次纂修家谱时,还珍藏着一部《太原王氏家谱》,这也为后世披露了移民的真相。

2.明代正统年间移民。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族瓦刺部对明朝发动大规模进攻,明英宗在太监王振劝说下冒险亲征。八月十五日在河北怀来县土木堡兵败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蒙古军队在河北一带大肆杀掠,当地百姓纷纷逃难到相邻的山东等地区,并世代定居下来。这些难民或许有的来自枣强,但更多的是来自河北其他州县。其后裔不了解这段历史,修家谱时亦沿袭枣强移民之说,误认枣强是故乡。这些家族的世系一般比明初移民少四世左右,这是区别这些家族的一个重要依据。《临朐郇氏族谱》详细记载了这一历史事件及其始迁祖郇铎随难民流亡临朐的过程。

3.明代成化年间移民。成化年间,驻守枣强一代的花马营发生士兵哗变,朝迁派兵镇压,河北地区又一次陷入战乱,当地居民再次东逃山东。其后裔亦将枣强认作了故乡。

弄清历史上的移民真实情况,不仅有利于移民寻根,也有助于正确认识历史,研究地域历史文化,对今后的移民安置不无借鉴和参考。

上一篇:新中原协同创新中心之研究旨趣 下一篇:温州高氏《新七公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