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家庭用眼相关行为调查

时间:2022-09-08 11:21:43

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家庭用眼相关行为调查

【摘要】 目的 了解西城区中小学生家庭用眼行为状况,为预防近视,保护学生视力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中小学生家庭用眼行为情况家长调查问卷”,对西城区6所小学、4所中学共1 976名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看电视≥1 h/d的报告率为55.8%,看电视距离≤2 m的为39.2%,看电视、看书时采取坐姿的分别为85.1%和85.3%,书桌光源及看书距离合理的报告率分别为34.1%和50.1%;48.3%的家长能够根据孩子身高调整桌椅高度,85.3%的家长认为应纠正不良读写姿势,家长对保护视力的措施有一定的了解。结论 针对学生家庭用眼行为存在的问题,应对学生和家长共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 眼;行为;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770.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10-1222-02

Survey on Eye Health Related Behaviors at Hom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ZHANG Shi-wei, LU Li-xin, GAO Xian, et 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1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eyes using behaviors at hom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of myopia.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about students eye health related behaviors at homewas conducted among 1 976 parents selected from 6 primary schools and 4 middle schools in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 Results The reporting rates of watching TV more than one hour per day and the distance to TV≤2 m were 55.8% and 39.2%. The reporting rates of taking the sitting position when watching TV and reading books were 85.1% and 85.3%. The right reporting rate of light and reading books were 34.1% and 50.1%. About 48.3% of parents adjusted the desk and chair according to height of children, 85.3% of parents thought they should correct the bad reading and writing posture of children. Parents had some understandings about knowledge of vision care. Conclusion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should be taken for parents and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bad eyes using behaviors at home.

【Key words】 Eye; Behavior; Comparative study; Students

近年来,我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严峻形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数据显示,95%以上的视力不良属于“疑似近视”[1]。近视给中小学生学习、生活带来许多不良的影响[2-3]。为了解中小学生在家用眼行为状况及家长对待学生用眼行为,为预防近视、保护学生视力提供依据,笔者于2009年6月对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北京市西城区健康监测点校学生家长为调查对象,选取小学(6所)三至五年级奇数班,中学(4所)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奇数班,共调查学生家长1 976人,其中小学949人, 中学1 027人。家长职业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如医生、教师、律师等)489人(24.7%),办事人员(普通公务员、公司职员等)373人(18.9%),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者349人(17.7%);家长的文化程度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大学本科及以上870人(44.0%),大专405人(20.5%),高中/技校/中专394人(19.9%)。

1.2 方法 参照“北京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自行设计“中小学生家庭用眼行为情况家长调查问卷”,对全体受试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家长基本情况,学生在家用眼行为,家长对待学生用眼行为等。

1.3 统计分析 使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级、性别间的差异,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生在家用眼行为情况 见表1。

由表1可见,学生在家看电视≥1 h/d,看电视距离≤2 m,看书距离为33~35 cm的行为与年级有关,均为小学高于中学(P<0.01或P<0.05) ;书桌光源为“天花板日光灯+左前方台灯”的中学高于小学(P<0.01);看书时采取坐姿的与性别有关,中、小学均为女生高于男生(小学P<0.01,中学P<0.05)。

2.2 家长对待学生用眼行为情况 除认为“坚持做眼保健操可以保护视力”外,其余项目中、小学生家长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能够根据孩子身高调整桌椅高度,认为“孩子做作业时姿势不规范,对视力、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应及时纠正不良姿势”,并能够主动纠正的均为小学生家长高于中学;对保护孩子视力措施的认识上,除“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外,其余认识情况均为中学家长高于小学。见表2。

3 讨论

造成学生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包括:课业负担繁重,视近物时间过长;户外活动时间减少,缺乏体育锻炼;学生看电视、上网时间过长;不良的用眼环境及用眼卫生习惯等[4-8]。目前,城市学校教室环境如黑板照度、课桌面照度、黑板尺寸、课桌椅分配符合率等多数能够达到国家标准,学生不良用眼卫生习惯及家庭用眼行为应给予更多的重视。

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加快近视的发生。在本调查中,有50%的中小学生每天看电视超过1 h,超过1/3的学生看电视距离在2 m以内。看电视、看书姿势对学生视力有一定影响,本调查也显示,85.1%和85.3%的学生能够坐着看电视、看书,看书距离能够保持33~35 cm的仅50.1%。目前认为使用书桌时光源方向为“天花板日光灯+左前方台灯”是比较合理的。本调查中,仅34.1%的学生采取此方式,35.2%和14.9%的学生分别仅使用左前方台灯、天花板灯,还有7.1%使用右前方台灯。学生在家用眼行为不可忽视,应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关注[9],家长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用眼环境[10]。

家长因缺乏视力保护知识以及工作忙碌,往往忽视孩子在家的用眼行为。调查结果显示,12.8%的家长认为“孩子做作业时姿势不规范对视力、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但孩子感觉舒服即可”,还有1.9%认为“孩子做作业时姿势不规范无关紧要,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行”。家长缺乏对视力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用眼环境,不利于学生正确用眼习惯的养成。课桌椅应与学生的身高、坐高相匹配,超过50%的家长不能够根据孩子的身高调整书桌和椅子高度,这与家中的桌椅不可调以及家长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有很大关系。本调查中,家长对良好的用眼视觉环境及坚持做眼保健操与视力保护的重要关系认识程度较低。在手部清洁的前提下,坚持做好眼保健操,正确按压穴位,对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有很大的作用[11]。家长应充分认识视力保护的重要性,并积极纠正子女不良用眼行为,起到积极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促进子女正确用眼行为的养成。

近视的控制重在预防[12-13],应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14-15]。针对学生家庭用眼行为提出以下建议:(1)通过健康教育,使家长、学生掌握视力保护知识;(2)学生应减少计算机、电视使用时间,调整好看电视距离;(3)学生和家长应了解课桌椅标准,并根据身高定时调整桌椅高度:(4)家长应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读写姿势,促进良好用眼行为的养成;(5)鼓励孩子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6)视力不良的学生,应定期检查,佩戴合适的眼镜。

4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和疑似近视流行现状.中国学校卫生,2008,29(2):97-99.

[2] 陈文诗,陈青山,林汉生,等.澳门2005年小学生近视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48-49.

[3] 覃巧玲.视力低下小学生远视、近视与年龄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4,25(5):611-612.

[4] 徐慧雯,卢组洵.珠海市区中小学生视力情况分析.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24(4):286-287.

[5] 刘焕平.漯河市小学生近视干预效果评价.实用预防医学,2004,11(1):148-149.

[6] 苗珍花,秦毅,张莲香,等.中小学生预防近视干预效果观察.中国学校卫生,2002,23(2):182-183.

[7] 李安乐.视觉发育的影响因素.中国公共卫生,2000,16(8):749-750.

[8] 李艳萍.青少年视力低下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中国校医,2002,16(6):578-579.

[9] 梁碧绿,江瑞青,关玉玲.城市学童视力低下成因及干预策略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2):4309-4311.

[10]吴惠平,黄菊天,江文霞.社区干预对促进儿童视力保健行为的影响.现代护理,2003,9(12):950-951.

[11]周宣平,陈文杞,王,等.眼保健操改进方案探讨.中国学校卫生,2010,31(3):373-374.

[12]吕久之,义家运,冯丽华.视力健康教育前后知识态度行为变化的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86-288.

[13]张锐.珠海市2008年城乡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10,31(2):240.

[14]陈宪.预防近视必须探索新思路.中国学校卫生,2002,23(2):64.

[15]李美红.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近视急需解决的三大问题.中国学校卫生,2007,28(6):556-557.

(收稿日期:2010-04-20;修回日期:2010-06-09)

上一篇:松江区中小学生视力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浙江省2005-学校水痘疫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