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艾滋病耻辱量表在多民族地区应用的效度和信度

时间:2022-09-08 11:11:03

简化艾滋病耻辱量表在多民族地区应用的效度和信度

与健康相关的耻辱(health-related Stigma)是一个典型的可经历或可预见的社会过程,它以排斥、拒绝、责难或贬低为特征,源自于对某个人或群体的负向社会评价的体验、感知或合理预期,而这种社会评价是建立在特定健康问题或健康相关症状带来的持久身份标签基础之上,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正当医学理由。

1.2 方法

干预组按自然班划分小组,每个小组15~20人,由2位课题组成员领导,共进行8次团体心理辅导,每周1次,每次2 h。两组学生分别在干预前、第7次干预结束(第1次复查)及干预结束后半年(第2次复查)进行心理测验,3次测验的测验时间均为1.5 h~2 h,在心理辅导室进行,由班主任组织,课题组成员参与。低年级学生由班主任念题,课题组成员负责解答。3次测验时间、地点、组织人员一致,并与各班班主任进行开放性访谈。心理辅导小组成员由三甲医院心理咨询科医生及国家心理咨询师组成,均接受过团体心理干预的相关培训。对照组接受心理卫生知识讲座1次。

1.3工具

1.3.1 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10]

根据量表手册计算出内外向(E)、精神质(P)、神经质(N)、掩饰(L)量表分。内外向(E)分数越高提示个性越外向,通常标准分61.5表示典型外向,38.5表示典型内向。精神质(P)标准分61.5表示典型精神质。神经质(N)标准分61.5表示典型神经质。

1.3.2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iers-Harris Children `s Self-conceptScale ,PHCSS)[11]

共80题目,分为6个分量表:行为、智力与学校、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粗分低于46分为自我意识水平偏低,总分或某一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意识越强或在某方面的自我意识越强。

1.3.3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儿童版(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Depression scale for Children,CES-DC)[12]

共20题目,主要评价当前抑郁症状,分数越高提示抑郁出现频度越高,CES-DC≥20分表示肯定有抑郁症状[13]。

1.3.4 Rutter儿童行为问卷教师问卷(Rutter Children'sBehaviorquestionnaire forcompletion by teacher)[14]

共26题目,分为N行为(神经症行为)和A行为(违纪行为)两大类。问卷由儿童所在班级班主任根据儿童半年的情况填写,总分超过9分被认为有行为问题。班主任需担任3个月以上。

1.4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团体目标:提高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从团体吸取温暖和力量,促进人格构建。

团体方案:①开始阶段(第1~2单元):建立团体,制定团体协议与规则。学习认识情绪、表达情感。②工作阶段(第3~6单元):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处理与父母的情感联结。③巩固与终结阶段(第7~8单元):学习的技能与方法,处理分离情绪(表1)。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2.0 统计软件包进行独立样本和自身对照t检验 、非参数u检验。

2 结 果

2.1 3个时段2组间及干预组干预前后各量表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心理测验结果无显著差异。第1次复查干预组艾森克个性问卷神经质得分低于对照组,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焦虑得分高于对照组。第2次复查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智力与学校、幸福与满足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流调中心抑郁问卷得分低于对照组(表2)。

干预组治疗前后自身配对比较显示: CES-DS第1次复查得分高于干预前(t=1.99 ,P0.05),第2次复查得分低于干预前(t=2.80,P0.01)。干预前后EPQ各分量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留守初中生、小学生复查结果比较

第1次复查,初中生干预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的焦虑分、流调中心抑郁问卷分、Rutter儿童行为问卷N、A行为分均高于对照组;小学生干预组艾森克个性问卷神经质得分高于对照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行为分低于对照组。第2次复查初中生干预组流调中心抑郁问卷分低于对照组,儿童行为量表N行为分高于对照组;小学生干预组艾森克个性问卷精神质得分低于对照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中的智力与学校、幸福与满足分量表分均高于对照组。Rutter儿童行为问卷总分及N行为分低于对照组(表3)。

2.3访谈结果

团体辅导后,85%班主任认为留守儿童较前好管理,情绪较前开朗,小学教师反应较强烈。例如有一位四年级学生以前常与老师对立,违反纪律,经心理辅导后行为明显改变。课题组就此与班主任展开讨论,一致认为提高其自信自尊水平是改善其行为的有效方法。

3 讨 论

国外报道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抑郁症是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15],本文显示对于缓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亦有良好效果,辅导后留守组儿童的抑郁水平明显下降,抑郁症状得到缓解。对于抑郁的个体来说,团体是一个具有支持功能的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启迪儿童从同伴交往中吸取温暖,摆脱消极情绪。但在第7个单元儿童得知活动很快就要结束时,对课题组成员表现出强烈的依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这时复查抑郁量表分数较高,经处理分离和以后的保持联系,半年后复查情况好转,提示对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如何把握干预结束的时机,处理好分离情绪,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本组儿童的生活环境无大的变动,心理干预后其神经质分曾出现下降,提示心理辅导对留守儿童的个性重塑可能有一定作用,半年后神经质分有升高趋势,显示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艰巨性。儿童的人格特征是在长期的社会化中形成的,正常家庭环境的缺失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不良个性的重要原因,团体心理辅导在某种程度上使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对于修复其过于敏感焦虑的个性特征应有一定功效。显然,相对于长期的亲子分离来说,两个月的干预时间是不足的,究竟需要多长的时间?其远期效果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以往资料报道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初中学生的自我概念[16]有良好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初中、或小学留守儿童,总体上提高自我意识的效果不甚明显,在焦虑水平,智力和学校生活、幸福与满足感方面则有所改善,尤其小学生较突出,可能与和父母分开的时间不如初中生长、年龄较小自卑心理相对易矫正有关。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多由隔辈的直系亲属照看,或托付在亲戚家里,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形成的自卑心理较一般儿童更难纠正。在本研究中,小学生干预后神经症有所改善,中学生的改变不尽如人意,提示接受心理干预的年龄越小越好,也反映了青春期少年的反叛特征对心理干预效果的影响。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时间较短,未能对留守儿童的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案,今后应进一步开展目标性不同的心理辅导,在农村学校及监护人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发展研究部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8.

[2]高亚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卫生状况及人格发展特征[J].中国公共卫生, 2008,24(8):917-919.

[3]赵红,罗建国,李作为,等.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及自我意识状况的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633-634.

[4]刘中华 .宁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绘画艺术治疗[J].宁波大学学报,2008,21(1):135-140.

[5]刘勇.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8-9.

[6]Tvminski RF,Moore PJ.The impact of group psychotherapy on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with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J].Int J Group Psychother,2008,58(3):363-379.

[7]Newton E,Larkin M,Melhuish R,et al.More than just a place to talk:young people's experiences of group psychological therapy as an early intervention for auditory hallucinations[J].Psychol Psychother,2007,80(Pt 1):127-149.

[8]Kim S,Kverno K,Lee EM,et al.Development of a music group psychotherapy intervention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adjustment difficulties in Korean adolescent girls[J].J Child Adolesc Psychiatr,2006,19(3):103-111.

[9]王秀珍,郑直,陈国锋,等.10-11岁儿童行为问题集体心理干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7,6(6):538-540.

[10]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2:4-44.

[11]苏林雁.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06-307.

[12]刘平.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00-202.

[13]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 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27-31.

[14]王玉凤 .Rutter儿童行为问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56-59.

[15]Siskind D, Baingana F,Kim J.Cost-effectivenessof group psychotherapyfor depressionin Uganda[J].J Ment Health Policy Econ,2008,11(3):127-133

[16]刘春燕,詹仁碧,乔梁 .通过团体心理咨询提高初中生自我概念水平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1):56-58.

2009-03-12收稿,2009-06-04修回

上一篇:武汉市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及相关因素 下一篇:中日门诊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