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运河古道中

时间:2022-09-08 10:16:31

潞河溯源

潞河中学身处古韵通州,既然是大运河之子,我们就以大运河为依托,开展主题活动,将各学科以活动的形式融合在一起。沿着一条大运河,我们以“潞河溯源”为主题,将地理、历史、语文、数学、美术融合在一起,开启了学生动手、动脑、综合活动的能力。

第一站:北运河管理处、运河文化广场、东关大桥

本次活动由语文、数学、历史等学科教师组织设计并实施。

在北运河管理处的大光楼,学生们认真聆听志愿者讲解大光楼的来历以及通州漕运的历史,吟诵描写通州、描写大运河的古诗词。在现场,教师还教会了学生们使用手表在野外定向,实地绘制五河交汇图。在运河文化广场的千年步道旁,学生们认真聆听历史教师讲解运河历史。教师声情并茂、旁征博引,从公元前一直讲到当代,一幅幅通州历史的画卷仿佛就在学生的眼前展开。在大运河旁,学生们在数学教师的带领下,实地测量大运河的河宽,把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中去。

第二站:古镇张家湾

活动由历史、物理、化学、思品、地理等学科教师设计并组织实施,通过对张家湾博物馆、通运桥和皇木厂村的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张家湾与大运河的关系,认识到张家湾为北京的繁荣做出的重大贡献,切身体会到家乡所拥有的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

在新建的张家湾博物馆中,学生们参观展厅实物、沙盘,观看3D版《潞河督运图》,与智能平台互动,充分了解了张家湾的古今变迁。历史教师在通运桥上讲解萧太后河、萧太后桥和张家湾城的来龙去脉,学生们认真记录。这是本次活动的野外实地考察环节。作为未来环球影视城的景观河,今日的萧太后河正在修缮,但河水浑浊,化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水质监测,为以后的研究留下数据分析。

第三站:皇木厂村

在皇家新村标志性花板石旁,政治教师为学生们解释了“皇木厂”的由来和“漂来的北京城”。之后物理教师为学生再现了当时盐厂码头称量食盐的方法,并进行科学分析。在“舳舻千里”的古运河遗址旁,思品教师为学生介绍了皇木厂村的现状:家家住别墅,人人有工作,是个现代的桃花源,引发了学生的深思。

运河采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领着学生们从脚下开始,从潞河发端走到大运河终点。采风全程由著名作家王梓夫进行指导,从北运河起点出发,历经杭州、嘉兴、苏州、无锡、扬州、淮安六个城市。学生们赏风景、观民俗、思历史、想变迁,一路走来,收获颇多。“运河行”采风游学课程让学生们有了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学生靖皓生在《运河行感悟》中说道:

或许就功能或形体而言,运河不复鲜活,但历经千年沧桑的运河在人们心中也已经不再仅仅是那条交通动脉,而是化作了所有中华儿女的魂魄,飘荡在广袤的大地上,穿梭于名山大川之间。昔日运河辉煌的印记或许已难以搜寻,但运河边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却都见证着,中华民族不屈、奋斗、创新的精神如滔滔运河水般千年传承。

西部“长城行”

在一周多的时间里,采风团成员参观了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长城西起点嘉峪关,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兰州黄河水车园、兰州博物馆,青海湖、日月山、塔尔寺,饱览西部自然风光,领略别样风土人情,收获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种种奇妙的创作灵感。生日晚宴、创作座谈、个性演唱会使有些辛苦的行程变得精彩纷呈、其乐融融。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还有了更为宝贵的收获――成长。在短短的时间里,学生们理解了包容谦让,懂得了感恩惜福,学会了关爱他人,增强了团队意识。一个学生在采风感受中写道:

感谢老师、同学,让我明白在成长的道路上,我并不孤单。在这盛夏的时光里,在这风光无限的大西北,留下了我们年少的足迹,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一路上,你们如宇宙里的银河系般,在黑暗里熠熠闪烁着,散发着迷人的光芒,伴随我,牵引我。这景,这人,这时光,无与伦比的美丽。感谢这次采风,让我成长……

潞河教育的情怀,是影响人的生命态度,培养人的人格品质。在运河古道上的行走,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丰富了学生们的生命经历与体验,这也是我们潞河教育人所希望的在学生生命里撒播下的一粒幸福种子。

上一篇:气象基础数据在影视节目制作中的可视化应用初... 下一篇:新形势下油田治安保卫工作难点及对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