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8 09:14:31

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案,将其作为载体开展学生的合作性、探究性以及自主性学习,通过师生的共同合作,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对导学案予以编写时应坚持四个原则:主体性、问题化、指导性以及层次性。在教学时需将导学案作为核心,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取舍教学内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导学案 高中数学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3-0133-01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学生在开展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仅是对知识进行学习与记忆,还需对学生的实践、自主学习以及探索能力予以培养。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激发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及主动性。导学案是教师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与学习水平,对专业学习方案予以设计,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并增强学习效果,强化数学素养。

一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案的重要性

1.有利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案可促使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使学生获得教学自。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前需对导学案予以合理设计,这就要求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完善教学能力。

2.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案可转变学生学习思想,提升学习积极性,并建立自信心,在课堂氛围中快速融入。应用导学案可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态度,在教学方案中学会主动参与并对问题进行探究,从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有利于提升教师命题能力

应用导学案可为教师提供方便,引入导学案可促使学生更加深入与详细地了解命题条件、推理形式、解题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时更有系统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培养解题能力,可行性较强。

二 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设计

检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将预习要点引入,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培养自学能力。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若=tana,问a的取值范围。通过这种简单的题目学生可自主开展预习,并得出答案,获得学习成就感。

2.课堂设计

该环节为导学案的核心环节,在设计该环节时纲领应为学习目标,基点为数学教学内容,最后对数学规律予以揭示,提供解题方法,对学生思路予以开阔,并激发其创新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第一,温故知新将内容引入。在设计导学案时引入旧知识较为常见,在选取旧知识时需注意具有引起新旧知识矛盾与关联的作用,可有效启发学生。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关系时可先对定义进行引入,还有特征“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

限”,再提问学生若sina=,且a处于第二象限,问tana等

于多少。

第二,从实际生活将知识引入。例如测量土地时,土地形状为三角形,此时没有仪器可对角度予以测量,测量土地边长,能否依据边长求出土地面积。由于该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学生积极性较高,教师可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将Horon公式推导出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习欲望,还可促使学生将所需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连,并在实践中充分利用。

第三,利用数学方法将知识引入。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可使用多种数学方法,例如归纳法、类比法及观察法等,在学习代数与几何时意义重大,可促使导学案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能综合复习已学知识。

3.证明设计

在数学学习中有多种定理、公式以及法则,其各有侧重点,因此在导学案的证明环节中其设计与其他环节存在差异。例如在学习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时,有两个原理,分布计数与分类计数。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这两个原理,再联系实际,利用生活的例子列举常见计数问题,并在组间讨论做答。在应用两个原理前需对其予以比较,观察不同点,再阐述如何对二者进行区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自主探究原理的形成,在发现、讨论以及形成原理等环节均有所参与。在不断地探索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认识原理时有所深入,逐渐由感性转变为理性,并学会如何与同伴之间开展合作以及充分肯定别人的成果。在设计该环节时模式较多,例如问题引导、强化分析、思路提示以及空白艺术等模式,可依据实际教学内容选取最合适的模式。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导学案意义重大,可有效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提升教师命题能力,在设计导学案时从三个环节具体开展,课前环节、课堂环节以及证明环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探究、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远.导学案在高中数学命题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师,2013(34) [2]黄廷聪.利用导学案构建高中数学高效复习课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13) [3]靳菲.浅谈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3(12)

上一篇:基于科学探究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下一篇:让语文课堂在动态生成中绽放美丽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