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国,感动世界

时间:2022-09-08 08:02:10

感知中国,感动世界

对于很多人而言,创刊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人民画报》是一份珍藏在记忆里的画报。那时,《人民画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枝独秀,和《画报》同是全国读者的宠儿。那时,人们想欣赏、等领袖人物和国内大好形势的彩色照片,非看人民画报不可,因为那时的报纸只刊登为数不多的黑白照片。 年轻一代可能没有眼见《人民画报》的盛况,那么这样一组故事也许能帮你寻找那时的记忆――至今已有近58年光荣历史的《人民画报》刊名是亲手题写的,他共写了6个“人民画报”,并在他最满意的上面画了一个圈。期间,连续3年为人民画报审定稿件。邓小平同志1990年题写“人民画报创刊40周年”;同志也为画报题词“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让人民画报成为广大读者的知心朋友”;总书记在2004年6月访问罗马尼亚期间,将1979年8月号《人民画报》作为礼品送给罗马尼亚友好人士,以增进两国友谊。 半个世纪过去了,《人民画报》这份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期刊发生了哪些变化?如同一棵不老松的《人民画报》怎样才能独步其林?它占领今天地位的独特资源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人民画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徐步。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成为巨人

徐步说,他小时候去图书馆只看两本画报,一本是《画报》,另外一本就是《人民画报》。可今天再提起《人民画报》,一般大家第一句话说,“我知道《人民画报》”,或者是“我看过《人民画报》”,但第二句话就是“有20年没怎么看到《人民画报》了,现在还出吗?”徐步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客观上讲,阅读的多元化,传媒介质的多元化造成了读者不再将眼光盯着仅有的几本画报上。 同时,作为一本国家画报,《人民画报》有着这样一张金字招牌,要追求国家画报的气魄,不能片面追求风花雪月、市井的内 容。徐步说,“那不是我们的风格,而且学也学不像。”

《对外传播》:半个世纪过去了,您眼中的画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徐步:首先,读者的选择发生了变化。在媒体迅猛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人民画报在读者心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由唯一的选择到众多的选择之一。媒体开始进入读图时代,图片不再是画报的专利,报纸和杂志图文并茂,互联网也借助“海量空间”的优势大量刊载图片。画报在摄影报道方面的优势没有以前那么突出了。 其次,人民画报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经过近60年的发展,图文信息扩大,视野不仅仅局限在国内,国际内容占据了相当多的篇幅。今天,人民画报在设计、排版、图片运用等方面都体现了国际风格和时尚特点,这是改革开放前的老画报所无法比拟的。

个性化瞬间反映出故事情节

徐步和前任人民画报社社长王景堂都来自于新华社的摄影部,在我们看来,画报既要有图片的美术之美,但同时它又不同于《国家地理》,自身负有一种新闻使命,那便是记录民生。这是否给画报的领军人物提供了一个施展的空间呢? 面对我们的疑问,徐步说,我们的内容既要继承传统,又应是中国关注的,世界关注的新闻点。如果花大力气做出的文章,是人家不关注的,那就成了自娱自乐。

《对外传播》:对一般人来说,文字记者能够靠一枝笔使话题深入,但我们看到《人民画报》所作的“非典”、登珠峰、雪灾等专题时,面对图片也有一种流泪的冲动。如今“读图时代”已然来临,是读者更容易接受图片的张力,还是画报的记者有独具匠心的追求? 徐步:一张图片的成功失败决定于瞬间。法国摄影师布列松最早提出“决定性瞬间”,因为当时摄影师采用黑白胶片,每一张胶片都很珍贵,因此要截取必须选择最能表现事物本质的瞬间。 时代的发展,让读者对照片,对瞬间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摄影师要有个性,要抓住一般人感受不到的个性化瞬间。1997年,香港回归仪式上,降下英国米字旗,升起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瞬间,是传统意义上的决定瞬间。我则认为,画报人要有摄影师独特视角的决定瞬间。刚刚我们提到的香港回归仪式上交旗的过程,可以说,谁都可以拍,不仅中国的摄影师拍,国外的摄影师同样会拍。不仅是摄影师拍,只要有相机的人都可以拍。但显示出独特眼光,能够记录历史、留下历史的图片是少数。我记忆中有一张片子:末代港督彭定康走了,他手捧着降下的英国米字旗,背影落寞、悲凉,你可以在这张片子中体味到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时代的开始。 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以前,新闻摄影的瞬间受到技术的限制,那么,当技术发展后,人们的价值观发生转变,什么是决定性瞬间?这就显示出摄影师对新闻的不同理解。换而言之,此时新闻摄影的决定性瞬间是多元性的。

《对外传播》:我们知道你最得意的一张片子是: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萨马兰奇颁奖时喜不自禁地摸了一下当时赢得兵乓球冠军的邓亚萍的脸颊。 徐步:哦,你知道那张片子?那是我最满意自己拍摄的图片。在场有数百名摄影记者,但只有我拍摄下这一难得的场面。为什么?取决于摄影师是否抓住了决定性瞬间,而决定性瞬间只留给有准备的摄影者。正如法国谚语说:机遇只向有准备的人微笑。 拍摄这张图片时,我站的位置是美国一家电视台的摄影机位,这是一个侧面的机位。很适宜拍人物交流的图片。再加上,我懂法语和英文,因此当广播中播送“萨马兰奇来了”,我听到了,并且我知道这已经是萨马兰奇第二次给邓亚萍颁奖,第一次是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此外,邓亚萍称呼萨马兰奇“外公”,他们俩之间有着一段不解的情缘。决赛时,邓亚萍的对手是代表台湾参赛的陈静。陈静是大陆过去的,而决赛开始时,邓亚萍一再输球。那个时候,输赢不仅仅是两个运动员选手之间的事,而是上升到政治高度。以上种种让我觉得这是容易出好片子的时机。我当时用的相机是装胶卷的,只有36张底片。如果“啪、啪、啪”就拍完了,连换胶卷的时间都来不及。当时完全凭借感觉。果然,后来检查底片,只有一张底片拍上了。当时,萨马兰奇眼含激动泪水,慈爱地抚摸邓亚萍的脸,而邓亚萍如同一个乖巧的孙女。 个性化瞬间反映出故事情节,不是一般人能够捕捉到的。既然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记录,就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同时,个性化图片必须要经历四五次对自己的否定,如此这般反复的“否定之否定”,才能完成对创新的追求。选封面也是如此。

封面决定论

《对外传播》:的确如此,我们从今天的《人民画报》上,感受到传统和今天的对话。拿2008年第1期来说,原来的画报类杂志做春节特刊时,常常会选用红通通的窗花旁边坐着穿着新衣服的老太太,可是如今封面上的小女孩充满期待的眼光,让我们从封面照片的选择中,体味到了《人民画报》的“新”。 徐步:对《人民画报》封面的选择,我们有两个标准:靓丽夺目、回味无穷。怎么想到这一选题的呢?其实,我们最初制订的“鼠年说鼠”,但照片一拿过来,发现图片质量不达标。然后,编辑部又重新提出好几个方案,我当时提出,第2期杂志出刊时正赶上春节,为什么不能做一期春节主题的呢?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球华人最重视的节日,之前的春节法定假日是从初一到初七。今年将除夕列为法定假日,同时被列为法定节假日的中国传统节日还有清明、端午、中秋。我们正是借着国家颁布这一新规定的契机,配合春节出了一组“传统,我们再一次拥抱”的专题,介绍这些传统节日的同时,也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 再如,第3期封面已经换到第三种方案了,但我还是不太满意。第一次是用总书记深入山西煤矿井下慰问矿工的照片作为封面,但考虑到杂志正式印刷出版时,离事件发生的时间比较久,并且总书记为什么要下矿井,是因为中国南方地区遭受五十年不遇的雪灾,造成煤电供应紧张。我撤换了这张封面图片。因为随着抗灾的深入,有一张更好的照片:胡总书记在广西桂林机场和部队官兵抢运救灾物质。这张照片产生于胡总书记的行程计划之外,也更能直接地反映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灾区,关爱灾民的亲民形象。而且,第三期杂志是“两会”指定赠阅刊物。作为国家画报,更应该通过这种决定性瞬间来表现中国如何战胜五十年未遇的雪灾。通过领袖的形象,通过救灾的瞬间来表现抗灾救灾,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这不仅是一般的新闻报道,更是国家画报的社会责任。 对画报来说,照片的选配非常重要,没有合适的图片是不可能做好画报的专题报道的。照片要有第一眼效应,让人一眼看到感到回味无穷。

看任何事情都是“地球村”的眼光

提到徐步,摄影界都不陌生。他曾和阿拉法特合影,当时他们俩拥抱时,徐步发现他身上带着手枪,就和他开玩笑说,枪口不能对着朋友。阿拉法特说,我的枪永远不指向朋友,但是我的敌人太多了。 再有就是七国首脑会议1989年在法国卢浮宫全新落成的玻璃金字塔前召开时,也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是不给徐步发采访证,他找到负责管理新闻事宜的部门,向他们抗议。徐步说,为什么不让我进去。我代表了全世界1/4的人口,这里所有记者加起来可能都没有我的读者多。法国是一个以博爱、平等、自由著称的国家,如果你不让我进去,待会儿密特朗的汽车来了,我会跳到他车前去抗议,那时候不是我出丑,而是整个法兰西在出丑。在他的“胡搅蛮缠”下,发方只得发给我采访证。给七国首脑拍照时,当时徐步所在的机位是侧面,只能拍到各国首脑的侧面,于是他用法语不停地低声喊“密特朗先生,转过来”,后来,密特朗和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以及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等一同转过来,他圆满地完成了拍摄任务。当时身边有人说,这个日本记者真了不起。徐步纠正他说,“不,我来自中国。”

《对外传播》:我们了解到您毕业于南京大学法语专业,并作了4年的驻法摄影记者,这让你具有国际视野。一路走来,你在此过程中有何受益? 徐步:最大的受益是看任何事情都是“地球村”的眼光。办杂志,先要解释你在做什么。我认为办杂志是人类交流、沟通、增进情感的桥梁。经过多年的“全球化”,国内读者和国外读者对新闻的关注兴趣和思维习惯也开始趋同,在地球村发生的任何新闻,地球人都会予以关注。所以说,从事外宣工作的同志们,首先要有世界眼光,从全球范畴、在国际化大视野中去审视身边发生的一切,用世界的角度去捕捉和提练新闻主题。

《对外传播》:可能很多人会有和我一样的感觉:人民画报与共和国一同成长,记录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在对外宣传期刊中,以其历史悠久、文版众多、发行量曾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势,赢得了广泛而稳定的读者群。将近60年过去了,沧海桑田,人民画报的变化是伟大祖国发生巨变的一个缩影。您对这些变化的感受是什么? 徐步:每年的“两会”,2007年召开的十七大,这些重要的国事都给人民画报社记者采访名额。采访报道这些重大的国际国内事件已经成为画报的传统。几十年来,《人民画报》记录共和国的发展足迹。《人民画报》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新中国成长发展的历史。今年我们计划在沈阳举行的国际摄影节,并组织一场以《人民画报》为主题的晚会:在钢琴曲的伴奏下,用放映幻灯片的形式,将《人民画报》700多张封面一张一张推出。通过观看这些封面,既加深了对新中国的了解,也能从中清晰地触摸到时展的脉络。 综观《人民画报》的封面,既有、邓小平、、这样的领袖人物,也有雷锋、邢燕子这些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人物。因此,我常感到压力很大,一方面承载着《人民画报》的光辉历史,另一方面,如何让《人民画报》这一品牌在今天重新发光。

通过图片,能够传递情感

《对外传播》:对各国驻华大使的采访过程中,当询问他们最常看的外宣期刊是什么时,他们无一例外地说到《人民画报》。追寻原因,即使大使不太懂中文,但他们能看懂照片。图片的视觉冲击力能超越国界、民族。 徐步:不久前,我去拜会白俄罗斯驻华大使时,带去一本《人民画报》(中文版)和《中国画报》(英文版),大使对中文版《人民画报》爱不释手,希望多寄一些给他。他说,白俄罗斯有几十所大学开设汉语课,《人民画报》是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好教材。 摄影是国际语言。通过图片,能够传递情感。现在,学习汉语和关注中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中文外宣刊物就越受欢迎,国外市场前景就越看好。人民画报以图为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中国,一定会受到欢迎。2008年我们的海外发行重点,就是要让画报送到学中文、懂中文、对中国感兴趣的人手中。

激情是需要刻意燃烧的

自从担任《人民画报》社长职务后,每期的封面照片都由徐步亲自挑选,看了20多年的照片,他相信自己的眼力――能够从几千张图片中挑选出最“打眼”的图片。谈到自己如何挑选照片,他拿出了2008年第二期杂志,还是今年新推出的“画报日历”栏目。他说,你看,有的照片中人们都是奔跑的状态,显示出他们的焦虑和不安。有的整张照片表现的是悲哀的情绪,视觉的中心是老妇人哭泣的脸和悲伤的手势,等等。

《对外传播》:我们也是办刊人,常常在看刊物的过程中,有这样一种体会:为什么选不出一张好照片呢,或者照片放在杂志上显得平庸暗淡。是什么造成这种情况?挑选照片的时间不够,还是版面美编的水准不到。 徐步:是眼光不够。很多编辑不是学新闻的,也不懂图片。但画报的编辑、记者一定要有视觉意识。知道哪些报道是适合用形象来表示的,哪些报道是不适合的,不适合用图片表示的要回避自己的短处。 刊物要有灵魂。灵魂是靠什么来打造的?由20页版面组成的封面图片故事。只有这样,任何一个拿到杂志的人都能很容易从中读出这一期杂志的中心点,形成视线的聚焦。因此,我要求编辑要拿出最能反映一天最重要的新闻事件的照片。“画报日历”就指定了一名编辑专门负责,他每天需要盯世界各大通讯社、图片社的发稿。如果一个通讯社一天的正常发稿量是1000多张,那么就意味着他每天要看五六千张图片。

《对外传播》:在群雄并起的市场上,培养一批合格的采编力量需要做哪些工作? 徐步:我认为,《人民画报》一方面要坚持国家画报的品位,另一方面是要做原创、有特点的报道。人民画报社今年要成立采访中心,组织精兵强将,坚持照片原创、文字原创,提高文章的转载率。培养高素质的采编队伍,可以采取“培养”和“引进”。

《对外传播》:《人民画报》是一本体制内的刊物,不像市场上的画报可以聘以高薪,请问靠什么优势来吸引人才? 徐步:最近有不少人才准备加入《人民画报》,我自己也是从新华社来的。为什么没有高薪也能吸引人才?我认为,是因为《人民画报》的舞台大。正如我前面提到的,《人民画报》是一本国家外宣刊物,又有期刊的本土化。生命很短暂,人的一生总应该做一两件有意思的事情。

与其担心,不如尽早准备

《对外传播》:从你的讲述中,我们感觉你的脚步没有停留过,而你的眼光就像登上月球的人回望地球。能谈谈《人民画报》今后有什么大的计划和准备做的事情吗? 徐步:《人民画报》准备运用新媒体技术作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和中国移动开展“手机画报”业务。二十年前,就有人担心高科技在诸多领域的运用,尤其是网络的发展,纸质媒体是否会消失。我认为,与其担心,不如尽早准备。第二件事是,加入电子杂志行列。今年,我社还准备尝试创办人民画报中英文版的电子杂志,为读者提供集图文和音视频报道于一体的新型画报。未来的电子画报不仅具有多媒体特点,还能实时更新内容,与读者互动。国外不少画报已经朝这个方向靠近,坚持同时办好纸质和电子画报,“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第三件事是,人民画报已对13万张老照片进行了数字化录入,在我们画报社的内网和外网上都可以检索和下载这些图片。我们还打算进一步整合图片资源,筹建外宣图片网站,并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把国内比较好的专题摄影师的作品吸引到网站。这将是中英文双语版本的图片网站,便于中外媒体浏览和选用图片。 另外,人民画报网站拥有中、英、法、德、俄、阿、意、日、韩9个语种,这是国内任何画报和外文局以外的期刊所无法相比的。这彰显了人民画报鲜明的外宣特色,以及多语种外语人才汇集的翻译优势。国内外读者也可以通过人民画报多语种网站阅读到所属画报和杂志的内容。多语种网站还建立了国内外读者和编辑部的沟通和联系,很多读者,特别是外国读者通过网站的电子信箱,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对编辑部改进报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对外传播》:你说的话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有人问登山者,你为什么要登山。登山者回答,因为山在那里。愿你始终坚持最初的梦想。

后记:2008年2月29日,《人民画报》的员工走入大门时,看见门口树起一块红底黄字,与国旗颜色相似的牌子,上面写着“感知中国,感动世界”。这反映了人民画报社的追求,在对外报道“三贴近”的同时,用世界胸怀向更高一层的目标迈进。

(稿件反馈请发至zhoujin_gongwu ,欢迎读者与主持人交流。)

责编:谨言

上一篇:拉美和世界在提升对中国的关注 下一篇:陶斯亮,行走在山路上的好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