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节数学课

时间:2022-09-08 06:59:28

我的一节数学课

一、教学实录

上课铃声过后,我向学生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经常去超市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经常去。”“那你们看到过超市的优惠活动吗?”这时,学生七嘴八舌地开始发表自己的所见,都很兴奋。我不得不打断他们,说出了我们这节课要讲的内容。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活动课,通过这节活动课,我们看看我们班哪些同学最能省钱,能用我们的数学知识解决我们的日常购物问题。我抛出了这节课的题目《购物策略》,书上的题目是这样的:1000 mL酸牛奶,每袋9.70元;500 mL酸牛奶,每袋5.00元;200 mL酸牛奶,每袋2.60元。(1)要买1升酸牛奶,有多少种买法?(2)要买1.5升酸牛奶,有多少种买法?(3)要买2.4升酸牛奶,怎么买合算?当我把第(1)题读完后,同学们都争抢着回答,可以买1000 mL的1盒;也可以买500 mL的2盒;还可以买200 mL的5盒。那么第(2)题呢?同学们又很快地说出了答案,买1000 mL的1盒和500 mL的1盒;买3盒500 mL的;买5盒200 mL的和1盒500 mL的。

这时候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都很感兴趣。我抓住时机,出示第(3)题。再看第(3)题,请同学们4人一小组讨论,看哪组想到的买法多,最合算?

有一组同学(成绩中游的)汇报了四种方法:第一种:2盒1000 mL,

2盒200 mL,钱数是9.7×2+2.6×2=24.6(元);第二种:12盒200 mL,钱数是2.60×12=31.2(元);第三种:1盒1000 mL,2盒500 mL,2盒200 mL,钱数是9.7+5×2+2.6×2=24.9(元);第四种:4盒500 mL,2盒200 mL,钱数是5×4+2.6×2=25.2(元)。这时,第六组的同学已经是迫不及待了。

为了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我及时让最后一组补充了他们的另外两种方法,他们说得头头是道,而且也讲得很清楚。

第一种:2盒1000 mL,2盒200 mL,钱数是9.7×2+2.6×2=24.6(元);第二种:12盒200 mL,钱数是2.60×12=31.2(元);第三种:1盒1000 mL,2盒500 mL,2盒200 mL,钱数是9.7+5×2+2.6×2=24.9(元);第四种:4盒500 mL,2盒200 mL,钱数是5×4+2.6×2=25.2(元);第五种:1盒1000 mL,7盒200 mL,钱数是9.7+2.6×7=27.9(元);第六种:2盒500 mL,7盒200 mL,钱数是5×2+2.6×7=28.2(元)。

对此,我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了表扬,肯定了他们的智力水平,同时也指出了他们考分少的原因是有点调皮,心没放在学习上,只要用心,老师相信他们会赶上来。让我们共同努力,我以后会更多地帮助你们的。

这时,刚才问我想出几种方法的同学又问我:“老师,你不是说还有第七种吗?”

因为我知道第七种方法是同学们很难想到的,对学生不必做统一要求。于是我写出了第七种答案:2盒1000 mL,1盒500 mL,钱数是9.7×2+5×2=24.4(元)。

第七种方法是最合算的,钱花得最少,同时还多买了100 mL。所以,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的东西,我们要买大包装的,既经济又实惠。

二、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互相交流,在学生的交流中得到想要的结果,让学生总结并发现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自己购买的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体会了其他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进行分析和比较,并选择最节省的策略,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解决问题,社会经验得到了提高。

这节课我感到满意的有三点:

1.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动脑,并培养了他们的小组合作意识。

2.我对差生及时地表扬与点拨,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今后的学习都有很大帮助。

3.我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知道了购物的策略。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课上练习太少,没有给出更多的实例,让学生充分练习,更好地掌握知识,其实,我们还可以利用课本上的练习题加以巩固,让学生自己找到最后的答案,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蓝旗镇北窝铺中心小学)

上一篇:基于生活化的幼儿语言教学研究 下一篇:开放式课堂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