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08 06:18:43

《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教学设计

课程分析:海洋水的运动形式主要有三种,而洋流是最主要的运动形式。对于洋流,本节主要讲述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洋流的形成。主要是盛行风吹拂海面形成的风海流,这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内容结合得比较紧密。第二是洋流的分布规律,这是本节重点内容之一,主要由学生合作探究得出,并动手画出世界洋流模式图。第三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也是一重点内容,包括四方面,学生主要结合实例分析得出。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季风,气旋与反气旋,这为学好本节奠定了基础。而对于探究规律,并将其准确描述出来有一定难度。动手画图更是学生的弱项。

学习目标:(1)理解洋流的形成和洋流的分布规律。(2)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通过绘制全球洋流模式图,培养动手能力。(4)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观点,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设计理念: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并根据探究学科教学论,改变传统的地理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通过洋流分布图和相关资料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洋流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其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意播放一段录象剪辑,让学生感知海水的运动形式――海浪。

(承转):海浪是海水运动的一种形式,除此之外,海水的运动还有海啸、潮汐等。而规模最大、最主要的海水运动是洋流。

二、探索研究

(一)洋流的形成

1、学生从书中找出洋流概念

引导: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海水沿着一定方向作有规律的运动呢?

2、学生带问题阅读

思考:洋流运动的主要动力是什么?洋流的形成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由盛行风的吹拂所形成的洋流称为风海流。前面,我们学过哪些盛行风呢?

复习:要求学生在学案上画出盛行风风向。

课件展示答案,学生同桌两个互换检查是否正确。

引导:在盛行风的吹拂下,海水是怎么运动的呢?

教师讲解,伴随课件展示,后让学生在学案上标出风海流。

(承转):盛行风是洋流运动的主要动力,除此之外,洋流的运动还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洋流的分布将更加复杂。

(二)世界洋流的分布

课件展示世界洋流分布图(结合图,简介洋流另一种分类:寒流、暖流。)

引导:虽然洋流分布复杂,但还是有规律可循。接下来,请大家探究:世界洋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分小组讨论洋流分布规律,分阶段进行:中低纬度、中高

纬度

课件展示结论,学生记忆。  拓展:据自己总结的结论,请在学案上动手画出世界洋流模式图。(区分寒暖流)

课件展示答案,学生对照找不同,提出疑问。

学生熟悉记忆洋流名称。

活动:阅读“失而复得”的旅游鞋,说出其经过哪些洋流。

引导有的同学着急了,我们还不知道北印度洋的洋流呢?别急,我这就准备带大家去走一走,转一转。什么时候去好呢?

(情境创设)历史上郑和下西洋,每次都是冬天去,夏天返回。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课件展示,得出规律。(联系南亚季风)

(承转)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体现了洋流对航海事业的影响,顺流快,逆流慢。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还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情境创设)有人在太平洋上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在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岛上生活着很多企鹅,而在远离赤道的斐济群岛上则是热带雨林景观。这是怎么回事呢?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副热带地区分布着大片沙漠(如维多利亚沙漠、阿塔卡马沙漠等)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俄罗斯的两个著名的港口,一是位于北极圈以内的终年不冻港“摩尔曼斯克”,一是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处于北纬43°左右,却有半年的冰冻期。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解释,从而得Ⅲ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2、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教师讲解秘鲁渔场的形成。

学生结合洋流分布,思考其他三大渔场的成因。

3、洋流对航海的影响

点出:寒暖流相遇,容易形成海雾,影响海上航行。

4、洋流对污染物的影响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洋流对污染物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总结

四、反馈练习

上一篇:让学生主动学习历史 下一篇:《走进大自然》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