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低碳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时间:2022-09-08 04:00:10

探析低碳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摘要:低碳,是在全球气候变化逐渐尖锐,传统化石燃料日渐贫乏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的理念。面对污染日益严重、气候日渐恶劣的城市环境,低碳园林无疑是缓解尖锐气候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低碳理念进行相关探讨,将低碳理念融入到景观设计的各个方面。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建设低碳型园林景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低碳生活;低碳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园林景观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人们陶冶情操的休闲场所,但是传统的园林景观由于过度追求美观和档次,导致高能耗问题日益突出,这有悖于低碳生活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温室效应的严峻形势。因此将低碳理念融于园林景观设计中,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低碳生活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

所谓低碳生活,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是以减少排放二氧化碳为目的的一种消耗低、开支低的生活方式,如节水、节电、节气、节油、回收利用等,这对于普通人而言,是一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并将其付诸于实际行动中。

1.低碳园林是园林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园林景观设计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方向,一种是强调景观的恢弘气势,注重大广场、大型建筑的建设,属于硬性景观;另一种则是强调景观自然、温馨、静谧的氛围效果,属于绿化环保型的软质景观。新形势下,还停留在外观形式上的园林景观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实际需求,将低碳环保、功能与形式的融为一体的园林景观才符合现代人的新要求,因此低碳环保理念为园林景观设计指明了发展方向,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创意,并促使低碳园林蓬勃发展,它在满足人们对人文与野趣的追求的同时,更为提高区域环境质量做出了重大贡献。显而易见,基于低碳环保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是大势所趋。

2.低碳园林是落实低碳生活的具体体现

低碳生活传达的是改善生态环境的环保理念,是健康、经济、安全、幸福生活的代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效途径,因此将低碳生活落实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十分必要。而园林景观不仅与所在区域的形象关系密切,而且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利于居民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渗透低碳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在设计园林景观时,通过结合低碳环保的理念,选用符合低碳和环保要求的植物、水体、材料等,合理的处理废弃物,可以充分发挥其调节区域气候、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尽可能的降低碳的排放量,可见,这是落实低碳生活的具体体现。

二、“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低碳”理念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落叶乔木与常绿灌木搭配。灌木树种在固碳释氧能力方面要显著高于乔木树种;灌木地被植物的固碳释氧量高于草本和藤本植物。根据试验,供试植物类型单位土地面积上固碳释氧能力表现为:常绿灌木>落叶乔木>常绿乔木>落叶灌木。因此,建议加大常绿灌木和落叶乔木的应用比率,并且两者可搭配使用,既可增加单位空间绿量、改善冬季绿地景观,还可以有效地增加绿地的固碳释氧能力。

(2)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搭配。研究表明,速生树种的固碳能力明显高于慢生树种,但有的速生植物固碳能力很强,但问题在于它固定后很快又释放CO2,如芭蕉不能长时间将CO2锁定在植物体内。所以要选择固碳能力强、周期长的植物,出于长远考虑,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搭配种植,既可有较高的固碳效益,又能形成长久良好的植物景观与生态效益。

(3)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搭配。适当增加彩叶植物彩叶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较常绿植物要强的多,这可能与其色素(花青苷)在叶片中含量和分布的差异有关,从而影响了叶片反射光谱的能力,同时也影响了叶片对光能的吸收。但考虑到大部分彩叶植物与落叶植物在秋冬都要落叶,其深秋及冬季的固碳效益几近于零。因此,将常绿植物与彩叶、落叶植物搭配,即可弥补这一不足,在保证秋冬季绿地的固碳释氧能力的同时,形成四季皆宜的植物景观。

(4)高龄树木与低龄树木搭配。年龄相对较低的树木,固碳能力高于高龄老树。就单株碳贮量而言,古树远高于常规树种,但由于古树数量基本保持不变,生长也基本停止,碳贮量较稳定,对固定大气中CO2的贡献较小。但无论是从生态效应、景观美学层面,还是历史科学价值等方面来说,保护古树名木都是无可争议的。因此,将低龄树木与高龄树木搭配种植,即可在营建低碳园林的同时,兼顾多方面的需求。

(5)乡土植物与常规园林植物搭配。乡土植物是产地在当地或起源于当地的植物。这类植物在当地经历漫长的演化过程,最能够适应当地的生境条件,其生理、遗传、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并且某些乡土树种具有很高的固碳率,如鸟冈栎、垂柳、糙叶树、乌桕、麻栎等。因此,适当增加这类乡土植物,并与常规园林植物搭配,既可提高植物群落整体的固碳能力,又可提高该植物群落的生态稳定性与适应性,同时也可为开发本土园林植物资源做贡献。

2.“低碳”理念在园林水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水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水体景观的应用越来越多。融入低碳理念的水体景观设计,除了考虑其景观效果外,更多的是注重其生态性、创造性和亲和性。水体景观设计最大的主体就是水,在设计时要营造低碳理念,就要设计师在设计之初渗透低碳理念。

在地址的选择上,要依靠地形、自然水源来考虑水体景观的设计,这样“就地取材”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能量的消耗。应避免过分追求水体景观豪华的景观效果,最大程度上避免浪费。在水体景观中对于音乐、灯光等辅助设计效果的应用要注重对其的控制性,这样既可减少水的消耗,也会降低能量的损耗。最后就是合理地配置水体植物,不仅可以软化景观效果,同时水体植物有自净功能,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的程度。总之在不断的探索中,设计师会更成熟地营造出更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低碳型水体景观。

3.“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材料选择中的应用

在园林景观的构建过程中,无论是园林建筑还是园林道路铺装,减少碳排放量的影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选择低碳型材料,以达到低碳发展的目的。低碳材料是指能够在确保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不可再生自然原材料的使用量,制造过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使用寿命长,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并可以回收再生产的新型材料。

对原材料的高效循环利用和新型材料的研发与使用,如木结构材料的应用。木结构在加工物化的阶段消耗的水及能量较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要少,用这种材料部分代替或者全部代替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的构件,将大大减少碳排放和低能耗,同时还可以促进森林的可持续管理,更好地固定碳的排放。再如太阳能光伏发电路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电能的消耗。

4.“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施工、养护管理中的应用

一个融入低碳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其成功关键除了考虑齐全的设计开端外,还需达到高水准的施工质量和长久的景观效果。在施工工程中,要尽量减少机械的操作,这样不仅能减少碳的排放和能源的消耗,还能减少对土地及周围生态景观的破坏作用。

对于景观效果的长期保持,良好的养护管理是最好的保障。园林景观后期的维护中,CO2的排放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这与低碳经济生活发展要求是相矛盾的。因此,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之初充分考虑到碳成本的持续性,要用生态的技术与方法去适应生态系统的变化。

三、结束语

总之,将低碳生活融于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因此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应从低碳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协调处理园林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小品间的关系,打造集功能、形式与环保为一体的低碳园林。

参考文献:

[1]蔡颖.低碳经济生活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探讨[J].绿色科技,2011(06).

[2]庞琳.低碳经济生活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关系与分析[J],科技传播.2010(21).

[3]胡维佳,杨柳青.浅析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J].北方园艺,2011(06).

上一篇:探讨关于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的控制措施 下一篇:探析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