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走西口》的演唱技巧

时间:2022-09-08 03:48:56

民歌《走西口》的演唱技巧

中国民歌多种多样,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味道,如山西民歌的语言简单明亮,音乐形象更是鲜明生动,紧贴人们的生活,体现了山西丰富的地方文化精粹。在山西民歌中也有不同的类型,民歌《走西口》并不像其他山西民歌那样高亢嘹亮,而是婉转缠绵,在演唱中要唱出这首歌的凄凉之情,不但要投入感情,而且音色要婉转动听,细腻流畅。当然,除了要有唱民歌的声音条件,要做到演唱的完美,还要从以下几个技巧方面来完成。

一、气息的控制

气息是唱好歌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要唱好一首民歌首先要解决好气的问题。《走西口》不但要有其他山西民歌那样充足的气息支持,还要把气息运用得更加灵活,也只有把音色变得集中明亮,才能符合这首歌曲的要求,如果你的声音的音色不改变,就算装饰音用得再好,方言说得再标准,也表达不了这首歌曲。要想唱好这首歌曲,就必须通过气息控制将原来的音色变得明亮集中,把这首歌演唱得更加流畅连贯。《走西口》这首民歌不是平平淡淡的演唱就能表现的,有了强大灵活的气息支持,不但能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感情,还能把《走西口》委婉缠绵的悲凉之情更完美地表现出来。

二、准确的咬字

在民歌歌曲的演唱中,要有清晰准确的咬字吐字,它是演唱语言处理的一方面。有了连贯流畅的咬字、形象的语言表达、优美动听的音色,才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更好地塑造真实的艺术形象。山西民歌是由当地的劳动人民来创作的,在创作的过程中都是用自己的语言来演唱的,所以有很强的地方色彩。这首《走西口》经过改编并没有用山西方言来演唱,虽然不用很强地去咬字,但是在演唱的过程中也要紧紧地咬住字头,每一个字都要清晰,就像是从心里说出来的一样,每个字都要更细腻地去表达出来。在歌唱的时候,字头是表现演唱的情绪的,如果字头不能准确、有力地咬住,就不能帮助歌曲整体的情感表达。

三、“润腔”的运用

山西民歌在演唱作品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润腔”的使用,要在演唱过程中声音圆滑通畅,不间断的流动,形成稳定连续圆滑的行腔法。“润腔”是民族声乐的特色技巧之一,《走西口》这首作品中运用到了哭腔的演唱方法。作为演唱处理的一个手段,通过技巧性的唱腔,对每个字都进行润色,也是对整个作品曲调的一种补充,让音乐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我们也听到不同的歌唱家演唱这首《走西口》的时候,都不同程度地运用这些润腔技巧,让他们的演唱充满了现实性、可感性。

《走西口》的曲调十分简洁,优美动听,节奏比较紧密,音调与语调相吻合,音域不广,比较接近自然语言的状态。因此,演唱者在演唱《走西口》的时候,通过自己对歌曲全面的理解,适当地加入这些演唱技巧,一定能够让自己的感情和音乐更好地融合,表达的音乐情绪会更加深入和感人。

(河南省新安县第四高级中学)

上一篇:进项税额转出之税务处理 下一篇:英语角:一个有效遏制英语语言磨蚀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