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高效性

时间:2022-09-08 03:43:46

打造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高效性

一、区分有效与无效

1.课堂导入

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现代教学常借助多媒体,从视觉、听觉方面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好的导入像一座桥梁,连接新旧知识,智慧的老师善于借助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愉快地、主动地投入学习。

2.课堂问题的设置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导学案编写别强调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课堂是否高效,关键在于问题的设置,问题设置的合理、有层次,就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有些教师在上课时,提出的问题学生根本不用思考;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太深奥,学生无从思考,课堂陷入沉闷;还有一些年轻教师轻视对教材的解读,不注重学生的学习实际,结果课堂很热闹,学生却没什么收获。如讲《散步》一课,我设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文中“我”为何要带母亲散步?让学生先走进文本,知道“她老了,走远一点就感觉累”。作者考虑的是母亲的身体状况,认为散步有利于她的健康。这时,我出示写作背景:1985年清明前,作者的父亲刚去世。母亲似乎一下子没了生活目标。作者当医生的弟弟说,母亲处在丧偶综合征中,必须谨慎

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于是有了初春暖阳下,南方田野上,一家四口、祖孙三代的散步。学生有了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问:“我”对母亲的关爱、孝敬还表现在哪里?学生找准角度探究思考,课堂的有效性也就出来了。

3.教师的评价语言

听专家讲课,最精彩的不是老师讲得如何,课件制作得如何,而是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回答,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甚至是激烈的争论。朱永新先生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提出了三个层面、六个度的新课堂评价标准。第一个层面是教师层面,包括亲和度和整合度。第二个层面是学生层面,包括参与度与练习度。第三个层面是师生互动的层面,包括自由度和拓展度。在平时听课中,常听到老师随意打断学生,有的甚至是直接批判式评语“你声音太小”“你没胆量”等,直接打击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的评价应针对学生的回答展开,正确的给予肯定和表扬,不足的要给予完善和补充,错误的要予以指导和更正,让课堂的生成性成为一种精彩。

二、抓精、抓实显高效

1.“精”就是精品。说到精品课堂,大家往往想到的是优质课等大型比赛课活动。但这样的课,最少也得花几天工夫,试讲几经改动。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是做不到的。这里所说的精品课堂是一节课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重难点,紧扣目标逐层深入并当堂完成练习的课堂。

加涅认为:设计教学的最佳途径,是根据所期望的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工作,原因是教学是为了特定的教学目标。现在有不少教师注重课堂形式的新奇,有表演和作秀的成分而忽略目标,还有的课堂太散,讲到哪是哪,随意性太大。《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要使学生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因此,让学生学会积累、鉴赏、思考、应用、创新的学习能力,才是我们课堂目标设计的最终目的。

课堂环节设计应根据课程目标和任务,准确把握课堂中的重难点,循序渐进,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该读的一定要学生去读,该让学生讨论交流的,一定要留足时间,让他们解决疑难,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2.实,指有实际内容。也就是每一堂课必须有实在的内容让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积累、阅读能力的提高、最终还要落实到中考的训练上。

总之,无论老师的讲解多么精彩,如果学生置身其外,无论如何也不会有教学效果。高效的课堂一定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

上一篇:从作业批改中反思课堂教学 下一篇:平行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