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瑜伽选修课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时间:2022-09-08 01:40:15

普通高校瑜伽选修课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从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方法运用两个方面探讨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瑜伽选修课中的综合应用。实践证明瑜伽课采用该模式对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判别能力、行动能力、合作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综合能力方面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瑜伽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15-02

瑜伽是普通高校一门新兴的阳光体育课程。笔者从2006年开始在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中系统地教授瑜伽课程,随着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发展,传统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目标多元化的需求,优化并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促进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的内涵

有关体育教学模式的定义说法不一,毛振明教授以教学过程的规律性建立模式并指出:“体育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上”[1]。肖焕禹教授认为:“体育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而形成的规范化程序,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体系”[2]。两者在体育教学模式定义表述中都明确指出了体育教学模式的两个基本要素,即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体系。本文引用杭兰平2006对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的界定:“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是以实现体育课程多元化的目标为依据,并为完成目标的任务,对有利于发展和实现课程多目标需要的单一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优化组合,体现某些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以新目标为指向,突出灵活性、可模仿性、实现目标多样性”[3]。

二、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瑜伽课程中的应用

普通高校瑜伽课多为32学时,笔者将教学进度分为4个单元,每个单元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应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1.导入单元(4学时)。本单元采用系统学习模式,教师通过系统讲述实现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进一步确定本轮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2)通过身体素质的基本测试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引导每个学生为自己设定个人健康目标。(3)建立呼吸练习、体式练习的正确概念。

2.基本单元(22学时)。基本单元综合运用自主式教学模式、发现式教学模式和俱乐部式教学模式,下面以多种教学模式在一堂瑜伽课中的应用进行说明。瑜伽课主体教学包括“入境——暖身——基本体式练习——休息放松”四个环节。入境部分先通过5分钟的呼吸练习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练习状态,同时为后面体式练习中呼吸和动作的配合做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该环节要求学生自测连续腹式呼吸的次数并对能否有效感知自己的呼吸状态进行自我评价。基本体式练习环节教师打破“先复习后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按照不同类型体式所产生的能量效应规律来编排练习的先后顺序,因此复习内容和新授内容是错杂在一起的,以保证课程的练习密度和给学生带来的健康效应。暖身和简单练习部分均采用俱乐部式教学模式。一般一节课安排6~8个简单,每个2~3分钟,加上暖身部分,一节课连续练习的时间可保持在30分钟左右。这里说的简单动作也包括新授动作,由于动作简单学生完全可以跟着教师的口令和示范模仿练习;而对于复习姿势,教师挑选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领做,教师主要通过语言引导学生练习,并将重点放在教学观察及个别指导上,对于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根据需要在课的后面重点纠正,此时不打断练习的节奏。瑜伽练习通常在每一个结束时通过呼吸和反姿势进行调整,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包括专注程度,呼吸配合流畅程度,动作给身体的感受等方面。新的难点动作,采用发现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的讲解示范—分组练习纠正。教师在引入新的的学习时,先提出问题,如在战士二式的学习中,教师先提出问题:重心在哪,身体哪些部位控制在一个平面内,脚如何用力,腿如何协调用力?再示范并通过启发式的讲解引导学生讨论理解动作的原理,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该怎么做,然后分组练习体会动作如何用力,再针对性地讨论,最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完整练习。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教师的指导不光是语言上的更应该是亲自去给学生纠正,帮助学生找到动作用力的感觉。练习结束还是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一般一堂课安排1~2个难度较大的动作。

3.发展单元(2学时)。教师在该单元主要采用小群体教学模式,教师将学生自由分成4个组,发挥学生“互动、互助、互争”的群体功能,要求学生在课堂集体编制出一套15分钟的瑜伽健身计划。

4.考核单元(4学时)。该单元主要采用自主式教学模式。教师提前明确考试内容与要求,考试课基本上先由学生自主热身备考,然后由任课教师组织考试。通常必考动作和集体编排安排2学时,自选动作考试安排2学时。

三、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在瑜伽课程中应用效果的分析

著名的瑜伽大师艾扬格曾说过:“身体好比弓、心灵好比箭靶,体式就是穿过身体,直达心灵的箭”。因此合理的持续练习更有助于提升体式给身心带来的健康效应。瑜伽课堂阶段性运用俱乐部式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上保证了学生每堂课基本达到30分钟的持续练习,持续练习有助于延续并积累体式给身体带来的能量效应,并通过身体层面渗透到心理层面甚至是智力层面。瑜伽体式的锻炼可以有助于提高人的感知能力、判别能力和行动能力。这里感知能力指的是在练习过程集中注意力感觉自己身体状态的能力,它包括对肢置,肌肉用力感觉的敏锐度。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练习过程容易视线游离,投入程度不够。分析原因主要是教法上“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循环重复,容易使学生总处于一种被打断的状态,可能在刚刚进行的某个动作的练习中,学生正处于逐渐投入的状态,但是一切换练习学生又被打断了;虽然教师也强调练习过程专注于动作体验和呼吸配合,注意语言的引导,但是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然而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阶段性地运用俱乐部式的教学模式,学生普遍反馈练习过程自身的自我感知能力明显提高。其次是判别能力,它是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判别能力主要指在练习过程中对自己的体式及呼吸状态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瑜伽体式锻炼有助于提高人的判别能力。实践证明教学中结合运用自主式教学模式,突出练习中的自我评价,学生普遍反映自我的判别能力有明显提高。最后是行动能力,这里主要通过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以及主动获取瑜伽学习资料来反映。多元化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得到了身心的良好体验,切实地感受到了瑜伽对健康的积极作用,而且主动学习的意识也得到明显增强,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外锻炼中,主动地复习、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另外,与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的分组练习相比,通过小群体教学模式以及发现式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学生在练习中能够更多地参与合作学习、互助学习,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更能够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实践证明,普通高等院校瑜伽选修课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学生的感知能力、判别能力、行动能力、合作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综合能力方面有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吴键,马铮.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科学,1998,(6):8.

[2]肖焕禹,等.体育教学模式的结构、类型及应用条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26):77.

[3]杭兰平,等.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对实现体育课程多目标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6(29):956.

作者简介:吴敏(1978.4.),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学生体质健康;邓毅明(1964.11.),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学。

上一篇:如何提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质量 下一篇:合作教育学理论精髓与中职学校师生关系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