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魅力

时间:2022-09-08 12:44:13

朗读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魅力

朗读是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把作品的内容准确、鲜明、形象地传达给听众,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方式之一。朗读一直是我国语言教学中的传统瑰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道出了朗读的重要性,“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

但长期以来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学任务繁重,教学课时有限,大多数课文篇幅较长,于是出现了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的不良倾向。加上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之前,已进行了大量的朗读训练,高中阶段往往只注重训练学生的速读、略读等能力。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或者只强化课文中的字词的识记积累、课文篇章结构的分析鉴赏,或者以讲代读、以默看代替朗读,导致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不深。更有少部分高中语文教师连学校安排给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的早晚读课时间也经常用来进行课文讲解、题目分析等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在校就很少有时间甚至几乎没有时间来朗读课文了,也就无法实现新课标提出的“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目标。其实,朗读是一种享受,在实际教学中更是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朗读有助于激发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朗读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基本技能之一,学生通过朗读可从课文有效的信息中发现意境美,体会语言的魅力,形成语文能力。长期的朗读训练就将文章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形成语感,丰富词汇,掌握语法规则。与此同时,它还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和学生情感的积极体验。特别是那些抒情性极浓的诗歌和散文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而朗读可让语文课焕发其鲜活的生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共七节内容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这是我们在默看诗歌的文字内容时获得感受。但是这首诗光看不读就感受不到诗歌的音乐美。尤其是诗歌的第一节中“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这节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就将画面上无法流露出来的情绪表达了出来。整首诗歌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学生不仅被诗人的优美文字打动,自觉自愿的反复朗读,而且在读的过程中能感受到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力。学生深深领悟到了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的神情,有过离别经历的学生也会和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果没有朗读这种教学方式的介入,教师再怎么精妙的分析和解读都只能是“空中楼阁”,学生并没有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以及情感上的震撼和熏陶,更无法准确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又如在讲文言文《项脊轩志》第一节时,我让每位学生自己边读边找出细节描写的句子,并提出哪处的细节描写你认为最好,让学生在自由朗读中自己体会。结果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也更为活跃。有的学生说“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运用夸张的手法更生动形象的表现出项脊轩的破漏,有的学生说“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姗姗可爱”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出项脊轩周围夜间景物的情态。这让我感悟到朗读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语感。

二、朗读有助于领会文章神韵,陶冶情操

课本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为抒发感情、表达思想而写出来的,学生要领会每一篇课文所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朗读课文是一个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在诗歌、散文、文言文作品的教学中,朗读更显得至关重要。只有读,才能领会文章的神韵,才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才能品味诗歌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丰富的内涵,才能体会小说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才能再现文章的意境美。所以,教师对每一篇课文的分析在很多情况下都应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教师的分析就大多属于架空分析,学生表面上看似听懂了,可实际上并没有受到情感上的震撼、思想上的启迪,并没有真正领会课文内容。

如在教学高中第六册的古文《报任安书》时,我先引导将文意疏通,然后让学生反复地朗读,体会作者司马迁那时而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时而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的情感。如朗读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可体会出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朗读这里,体会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朗读第二段则又能体会到他为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的豪迈激荡的情感。而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时,“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我们一边朗读,一边好像看到他那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这样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潜入作者的内心,更深刻地理解到司马迁与许多高尚士人一样能正确对待受辱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敢于正视现实,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并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如朗读一些古典诗词,学生伴随其形象展开联想的翅膀,感觉到如同欣赏一幅画、一首优美的曲子,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用自己的感情去触摸作者的精神情感,从而产生审美的共鸣,潜移默化中领会到了文章神韵,受到了熏陶感染,得到了美的享受。

三、朗读有助于诱发想象,加深对作品体验和感悟

语文教材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文章中绘声绘色的人物描写、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都会对学生有很大的感染力,都会熔铸着作者十分丰富的想象。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善于引导学生根据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和生动形象地描述诱发学生的再造想象,以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体验,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例如《守财奴》中老葛朗台抢夺梳妆匣一节,作者连用 “纵”“跳”“扑” 三个形象性的动词,这时的葛朗台已是六七十的“老头儿”,朗读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组镜头:骨瘦如柴的干瘪老头一见金子立刻眼冒金光,饿虎扑食般一纵,扑上匣子,夺抢过去;一连串的尖音“噢,是真金!金子!”脱口而出,连声音也因贪婪的满足而颤抖,失去了正常的音质;老太太害怕得在一旁连声哀求“上帝呀,救救我们!”欧也妮四肢发抖,目瞪口呆。这样做既可引导学生体会出文章的形象美,深入领会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而散文语言更流畅、优美,在讲这类文章时,朗读教学更具有感染作用。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中的四、五、六段写了月下荷塘的优美景色,“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荷叶,星星点点的荷花,脉脉的荷香”都是以“淡淡的月色”为背景而出现的,这就写出了景色的朦胧、素雅又有几分清幽。这正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希望在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又无法解脱的矛盾,是作者想超然又挣扎的真实写照。最妙的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运用通感的手法把荷香由嗅觉形象转化成听觉形象,朗读教学时可以启迪学生去想象和联想,去体会荷香时断时续、似有似无的状况。“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把作者内心的苦闷与彷徨,感伤与无奈写得淋漓尽致。在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四、五、六段进行一遍又一遍地朗读,三四遍过后大部分学生已能读出了作者在清幽朦胧的月下荷塘产生的哀愁情怀,也正是那个黑暗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反映。

除此之外,朗读还有助于积累和记忆知识、培养语感、表达情理等不可忽视的作用,总之,朗读是打开语文文学殿堂的一把钥匙。本文主要从以上三个方面粗略地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进行了论述,目的就是要引起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学中的朗读的重视,使朗读在语文课上焕发出它应有的风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朗读的愉悦,从而提高我们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使我们的语文课呈现出无穷的魅力。

上一篇:《妈妈的银行账户》 下一篇:在数控车床上分层、分阶段车削大螺距螺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