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矛盾,砥砺学生的思维

时间:2022-09-08 12:40:23

点击矛盾,砥砺学生的思维

思维活动是人所特有的意识活动。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强弱、思维方式的优劣,决定着一个人智能的高低。教育家赞可夫强调在各种教学中都要始终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教会学生思考,语文课堂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说:“语文课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众所周知,在语文能力中,无论听说读写中的哪一种能力,归根结底都是思维能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语文课如何结合自身的特点来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呢?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有师生之间的矛盾,学生之间的矛盾,也有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有的是正误之别,有的则是高下之分。不论是怎样的矛盾,其实都是不同思维活动的反映,表现出他们对客观世界认识上的差异。老师必须善于发现矛盾,把那些对立的、有差异的认识暴露出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习惯就会养成,思维品质就会提高。

一、用深层经验协调学生感觉和理解之间的矛盾

一线的语文老师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学生阅读一篇文章,他是有一定感觉的,而这种感觉和正确的理解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距离。我们可以抓住感觉和理解之间的矛盾,甚至挑起学生的争论,启发学生的思维,达到理解之目的,使错误的认识变正确,使模糊的认识变清晰。

前不久,一学生在自我复习时做了一道排序题,问及她当时是怎样想的,她说是凭着感觉做的。学生可以凭感觉,作为老师的我们可不行,得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解说,使学生明了。

老师言简意赅地请学生关注最后一句,找到三个短语,并启发学生:哪个在前,相对应的哪种花的排序就在前。学生恍然大悟。

一般讲到这儿,老师可以算是尽职了。这道题目的答案学生是知道了,但从本质上说还是老师告诉学生的,学生没有自己发现,思维之门还是没有开启。

接下来我把作为排序重要依据的第六句拿掉,问学生:那该依据什么来排序呢?思考片刻后,一个学生发言,一些同学也点头同意了他的说法。

我不依不饶,问:还可以依据什么来排序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致,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可以依据不同花的开放时间来排序,如早上开的花排在前,夜里开的昙花排在最后;有的说可以按照花形大小来排,花开得小的排在前,花开得最大的昙花排在后,大家都觉得他言之有理。看到学生思维这样流畅和敏捷,做老师的感觉真好。

学生是要启发的,单向的灌输只能教出没有意见的顺民。记得有一位专家说过,在我们的课堂上就是要挑动“学生斗学生”。没有经过脑力激荡,所有的道理都不会真正深入内心。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老师找到学生矛盾的焦点,敢于展开矛盾,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岂有不活跃之理?而负责启迪学生心智的老师要常常自问,是不是有办法教出比学生的感觉更美丽、更丰饶的内容?

二、用中介的职责对待一元解读与多元解读之间的矛盾

据调查,语文课堂沉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对呈现的文本缺少兴趣。他们在发下新书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把喜爱的文章读完了,在老师布置预习后又把文章读了几遍,当老师领着学生在一篇篇文本间走个来回的时候,他们感到老师讲的内容和他们想的差不多,老师现在用的方法及形式和以前的也差不多,没有新意,缺乏挑战,更无成就感可言。确实,如果老师在解读文本中没有过“生”之处,没有善尽“中介”之职责,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下面回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少年王冕》的课堂现场。

某班的语文课上,老师领着学生按照时间顺序理清了课文的思路,随后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品读感悟,认识到王冕是一个勤奋的人,也是一个孝敬母亲的人。因为参考用书和网上等许多资料都是这样来解读的:这篇课文讲的是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如何孝敬寡母、学画荷花的故事。本课按时间顺序记叙了王冕七岁父亲去世靠母亲读书,家境贫寒,十岁替人放牛,却仍不忘读书学习;十三四岁边放牛边学画;十七八岁终成“画荷花的高手”,离开秦家,在家绘画读书,仍不忘孝敬母亲的故事。文章赞美了王冕勤奋学习,孝敬母亲的美好品质。学生在课堂上浅尝辄止,根本无热情可言。因为每篇写人记事的文章老师都是这么教的,不管学生懂不懂,不管学生烦不烦。

选自《儒林外史》的这样一篇经典课文,编在五年级的课本里,就仅仅是挖掘出这样浅显易懂的“勤奋、孝顺”的主题吗?经典的魅力何在?此篇课文的教学价值何在?台湾东吴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系廖玉蕙教授说:“语文教育应该从个人的情意共鸣为起点,体察时代的变化,才能收到表情达意、欣赏陶冶,进而达到潜移默化的功效。”能否用现代人的眼光,让这篇课文与当下的学生产生联系呢?老师要尽到作品与学生中介的职责。于是在另一个班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不用框框禁锢学生的思维,由着学生把自己阅读中冒出的想法写下来,师生共同拟定的讨论话题还真是不少:话题1,单亲家庭的妈妈容易吗?话题2,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话题3,成才与机遇、兴趣、信念等的关系……

就第一个话题,学生对照文本,结合生活,畅所欲言。

师:单亲家庭,一个妈妈养大一个孩子真是不容易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现在的单亲家庭的妈妈,如果是跟王冕的母亲遭遇一样的困境,在支撑不住的状况下,必须向成绩不错的孩子开口,希望他放弃学业去打工,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她也许会恼羞成怒地厉声斥责:你以为家里有钱啊,一天到晚只会死读书,也不会想办法去打工帮忙。家是我一个人的吗?就让我像牛一样做到死你就开心了,是不是?这位王妈妈真是一位成功的母亲,在教育子女方面作了非常好的示范。

生1:王妈妈是任劳任怨的,靠做针线活养家糊口,给儿子王冕做了好榜样。

师:王妈妈也能适当地跟儿子诉诉苦,有的时候沟通是很需要的。且看,她唤来王冕说:“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千万不要小看这一段话,话里呈现出一位明理母亲的良好且有效的沟通艺术。

生2:首先王妈妈清楚地跟孩子说明家里所面临的窘境——父亲早逝后,这几年年成又不好;其次恳切表明她所做过的努力——做针线活儿挣钱,赚取微薄之资。虽然如此,生活依旧支撑不下去。接下来,她很坦然示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只能恳求儿子协助,提出让他到隔壁人家放牛的方案。

生3:王妈妈这样说话,是跟儿子在商量,条理清楚而又用词恳切。相信再桀骜不驯的孩子,也会承担责任,为母亲分忧解难。

生4:王冕的回答充分体现了王妈妈沟通产生的效果。“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生5:王冕的孝顺、体贴,从三言两语中就可看出来,真让人感动。这篇文章中人物的对话也是值得细细玩味的。

至此,老师顺水推舟地领着学生一起玩味人物语言,包括秦家人说的话。

讨论“王冕是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开创人生新局面的”这个问题时,老师这个中介给予学生具有挑战味的提醒:理由至少有五点。(学生发言略)

文章里的人物,不管身处元代或清代,其实他们要解决的人生问题和现代殊无二致,这是我们读经典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是接受美感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可以欣喜地看到,因为老师允许多元的诠释,学生必然乐于参与讨论,思维的创造性与独特性得以培养。这种思维活动不囿于固定的程序,不拘泥于固有的观念,不迷信固有的结论,是最富有积极意义的思维活动。就是这样不断磨砺,尽量消除时代或体验的隔阂,以达到真正的心灵交流和共鸣,“授之以鱼”时还不断地“授之以渔”,学生才能独立地慢慢走,好好欣赏了。

三、用科学的策略优化阅读和习作之间的矛盾

阅读是由外向内的一个过程,由文字到中心;而写作则是由内向外的一个过程,把要表达的中心外化成文字。阅读更多地重于吸纳,而写作是为了倾吐。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过程中比较难提高的两种能力,离开了哪一面,语文教学都会倾斜和失衡。但阅读和写作又是不分家的,是同一层面上的两个问题,一对矛盾统一体,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同时涉及,一起提高。

1.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从写作角度理解、吸收知识

如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时,阅读的矛盾焦点就是直接指向写作的。

(1)按说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文章写完第7节直接用第9节结束全文就可以了,作者为什么还用第8节来写家乡灞河边的柳呢?(原来作者又用许多笔墨来写灞河柳是要与高原柳进行一一对比。)

(2)作者对比了灞河柳和高原柳的哪些方面?又是如何对比的?①作者对比了灞河柳和高原柳的生存环境、生活道路和命运、外形以及对这两种柳树的不同情感。②拿高原柳的生存环境恶劣与灞河柳生存环境优越进行对比,拿高原柳的生活道路与命运艰苦卓绝与灞河柳的生活道路与命运一帆风顺进行对比,拿高原柳的壮丽与灞河柳的柔媚进行对比,拿作者对高原柳的敬畏之情与对灞河柳的自豪之情进行对比。作者写高原柳时泼墨如水,写灞河柳时则是惜墨如金。这就叫详略得当。③灞河柳是作者家乡的柳,名贯古今,作者最熟悉,也广为人知。④灞河柳和高原柳同样是柳树,但生活道路和命运却不同。

(3)作者除了拿灞河柳与高原柳进行对比之外,还在很多地方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试着找一找,并说说作者是拿什么与什么对比的,突出了什么。

作者进行这么多的对比,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突出青海高原这株柳让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

这样,不断地让学生联系生活,获得精神的陶冶,感受生活的需要,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拓展自己的写作思路。

2.以课文为基础,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仍以《青海高原一株柳》为例,学了对比的手法后,布置的课堂作业就是修改之前刚写的“桂花”片段,要求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桂花的特点。

习惯成自然,平日学生每读到一篇文章,先从写作的角度谈收获,如结构怎样、开头结尾如何、中心是直接点明的还是蕴含在哪里的、哪些句子写得特别精彩、我写哪种类型的文章可以模仿文中写法……

总之,以课堂练笔、批注的方式,结合课文进行一些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训练,可以形成基本的技能,优化阅读与习作的矛盾。

砥砺学生的思维,暴露课堂中的矛盾,关键在于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对教材的正确解读。当然,讨论什么问题,抓住什么矛盾大做文章,必须经过选择,并非随意而为。只有培养了分析、综合、概括、推理、论证等思维能力,学生才能够从部分到整体、从现象到本质地理解文章,并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解读,寻找出作品中最多层次的意义——让生活更加轻松、生命愈加丰美。

上一篇:太极拳运动中“意念”的作用 下一篇:预设有“度” 提问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