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中途”

时间:2022-09-08 12:34:26

北京市丰台区花乡看丹村有一处名为“阳光中途之家”的机构,聚集着一群身份较为特殊的人。这群人总体上分为两类:社区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救人员,一般简称他们为“两类”人员。

社区矫正人员,包括四种在社会上服刑的人,即被判处管制、缓刑、假释和监外执行的人。刑释解教人员,则是刑满释放5年内的人和解除劳教3年内的人。

“两类”人员因为曾服刑、接受劳教或者正在接受矫正,在社会上的就业与安置一直是个难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毕竟,人要有工作,生活才能维持。在阳光中途之家接受教育安置服务,就是他们适应社会、合理就业的一个前哨。

阳光中途之家占地面积近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独立、封闭的院落内,各种功能场所一应俱全。有包括安置宿舍、厨房餐厅、医务室等在内的安置区,心理咨询室、治疗室、宣泄室、团体活动室等在内的辅导区,以及包括培训室、阅览室等在内的教育区。

阳光中途之家是一个承担公益职能的事业机构。丰台区自2004年5月起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先后对2300多名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了管控教育。这其中阳光中途之家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名称虽然听起来像是NGO(非政府组织),但却是由北京市丰台区编办批准的司法局下属事业机构,整个机构有10多名工作人员。

据阳光中途之家的工作人员介绍,“两类”人员的就业与安置存在不少难题。在丰台区农村乡镇管辖部分,“两类”人员就业和经济生活的解决还算相对容易。经司法所与村里沟通协调,就能保证“两类”人员回村后很快被安排工作。如果对村里安排的工作不乐意,也可选择“村民待遇”,也就是每月发放基本生活费,自谋生计。街道办事处管辖部分的情况则不容乐观。据统计,丰台区16个街道办事处的社区矫正人员中,无业的占40%,其中享受低保的仅占无业人员数的三分之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其实大部分无业人员并非好吃懒做,有的人表示等缓刑期满以后再找工作,怕工作期间出纰漏,而有的人则因为不光彩的履历而屡屡碰壁。

社区矫正人员武升对《方圆》记者表示,许多用人单位都需要相关部门开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他曾经托人找了好几个工作,都因为这个要求而泡汤。另有采访对象表示,为了解决工作问题,有时候不得不对用人单位隐瞒自己的身份,司法所有时还将对他们的管理工作都改在晚间和双休日进行。

在这些困难之下,也有经过不懈努力从而成功改变生活轨迹的社区矫正人员。李志坚,40来岁,是最早一批被纳入社区矫正管理范围的人员,1997年出狱时,刚刚告别了16年的牢狱生活。李志坚一度很茫然,不知道该干什么。当时父母亲已经去世,兄弟姐妹各自成家,没有可以依赖的亲人。他自己找不到工作,靠父母留下来的几间房收房租度日。后来,司法局帮助李志坚解决了户口问题。没有后顾之忧的他,看准了建筑业存在的巨大商机,找亲戚和朋友筹钱办起了沙石加工厂。其间,司法局多方协调,还帮助他贷款并解答法律问题。据李志坚介绍,他的加工厂已经有了40多名员工,规模“已经不错了”。再后来,李志坚被评为“丰台区再就业优秀个人”,阳光中途之家也沾了点光。对于实在难找工作的“两类”人员,李志坚的加工厂成为了一个不错的过渡性安置点。

丰台区司法局矫正帮教科社区矫正干警曹坤向记者表示,社区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救人员的生存问题值得关注。“经过服刑、劳教,‘两类’人员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往往相对减弱了。这就自然地形成了他们就业困难、职业范围狭窄、工资水平低的社会事实,容易产生不稳定因素,所以更需要对他们加大指导、帮扶力度。而且,长期服刑的人员比较容易形成监狱人格,性格变得孤僻,不愿与人交往,有自闭、自卑倾向,对回归社会心生恐惧,所以就得先帮助他们回归健康的心态和生活。”曹坤说。

因此,除了工作上、生活上的帮扶外,“两类”人员在心理上也接受了阳光中途之家的引导和教育。矫正帮教科副科长郝男男介绍,最近半年来,他们为不同的“两类”人员举办了“点燃智慧,点亮希望”系列文化教育活动,既有针对未成年矫正人员参观北京汽车博物馆和丰台区规划展活动,也有针对有艺术特长的“两类”人员开办的书画笔会活动,还有请中医医师给老年“两类”人员讲授养生和日常健康知识。前不久,阳光中途之家还将“两类”人员带到结对协作的北京市第二监狱参观,以局外人的身份了解了一番监狱的生活,也算是一种警示教育。

“让他们认识到并没有被社会抛弃,得以以正常人的心态重返社会,就是我们的目的。”郝男男说。

上一篇:18名村官集体受贿记 下一篇:世界投资看中国 中国投资看廊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