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教育细节,探激赏德育

时间:2022-09-08 12:18:46

循教育细节,探激赏德育

【摘 要】

进入21世纪,科技日益发达,生产过程趋于自动化,摆在孩子面前的是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使我们的孩子在今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在新形势下,把我们的德育活动搞活、搞好,使我们的德育工作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如何结合现代儿童的实际,开展各项活动,让队员在活动中受到更好教育,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

细节 激赏 阳光 七色

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是指学生行为规范训练等系列教育活动,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儿童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如何从鼓励的角度,把学生的养成教育从细节入手,落到实处。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从少年儿童看得见的小事、小处入手。让他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使每个少年儿童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一、架构细节

什么是细节?细节是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生活中的细节是指待人接物的细节、学习习惯的细节、劳动习惯的细节、处理问题的细节等等方面。除此以外,细节还是一个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综合文化素质的体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深思其中所强调的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对整个社会运行包括对教育领域的“教书”“育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教育工作与产品制造截然不同,产品坏了可以报废,而对人的教育和培养如果失败了,损失的将是一个人的一生。 所以,教育无小事。任何一名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把“教书”和“育人”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做精做细,落到实处。从育人方面来看,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学生展现自己高尚优雅的风度和修养,对学生施以正面影响。我们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言传不如身教”。央视播出的一则公益广告表明:小男孩看到忙碌了一天的妈妈还给姥姥打洗脚水,自己也摇摇晃晃地给妈妈打来洗脚水。许多问题不用说教。老师在学生面前灰尘满面、抠鼻孔、掏耳朵、搔头皮、随意乱扔垃圾等,都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如果“不拘小节”,不能成为学生的行为楷模,那么,他的形象就难以在同学心目中立起来,学生带着诸多的心里困惑,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则不易养成。在注重言传身教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心理状态的细节。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动作和眼神,都是复杂内心活动的外在反映。教师如果能因势利导,善于把握时机进行最佳教育,这样你可能及时制止一场纠纷,会避免一次可能的伤害事故,会阻止一次因年幼无知而误入歧途的人生悲剧。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而习惯则是日积月累的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而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什么是架构,架如台阶,构如梯子,比喻向上的台阶或途径。文明活动是少年儿童自主的活动,是不断进取,不断成功的活动。每一次活动并非遥不可及但又不是唾手可得,如:争阳光卡的过程就是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过程。每一张卡的获得都要努力,因此,搭建好“阶梯”,是帮助队员培养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障争卡活动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激赏德育

激赏教育平台是指队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细节教育的过程中培养的情感价值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激赏――在人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赏识和鼓励,老师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会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动力,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在当今时代,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同时,赏识教育显得优为重要。发现孩子个性上的特点时,要多些鼓励,少些批评把孩子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智慧的东西挖掘出来。更加强调了赏识教育和激赏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经历,这里的经历主要是指儿童的学习经历,即具有儿童的自主参与性、亲身历练性、个性经验性特征的能促进儿童学习力发展的事件或过程。

活动,就是具有活力的行动。德育活动是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全面育人的课堂,其丰富的内容、广阔的领域,不仅能密切联系德育员生活实际,适合队员的心理需要,促进队员的个性发展,而且有利于队员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队员的综合能力,促进队员的全面发展。

曾拜读过管建刚老师的《一线教师》,印象很深的有两个地方。

第一,他的“一线情感学”。管老师在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是需要温暖和温度的。一个问候、一个抚摸、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个举动,都能滋润师生彼此的心灵。”管老师能和学生一起吃五角星的小糖粒、臭豆腐,一起玩游戏,这些都是与学生增进情感的好途径,学生才会慢慢地喜欢你、接近你。

第二,他的“一线激赏学”。管老师在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善于激赏的老师,能够焕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于干枯中找到一汪清澈的泉涌;能够点燃起学生内在的精神火种,于困境中获得超越的勇气和力量;能够给学生心中镌刻入奔腾的蓝图,于失败中想见成功的喜悦和美好。”可见,激赏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兴趣爱好;根据少年儿童乐于鼓励、表扬,厌恶批评、指责的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多方面、多角度激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自觉地、能动地根据个人的特长和发展优势去努力,让自己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情感激赏手段运用的成功,与教师专业素养、良好的工作态度是分不开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要求我们具备足够的恒心和毅力,通过不断学习,体验获得足够的教育智慧。应该善于抓住一切教育的契机,多用智慧,多多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把工作做实、做细。

【参考文献】

【1】王健敏.道德学习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

【2】余霞.教育新概念――情感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

【3】柳菊兴,鲁晓成.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E・詹森.基于脑的学习:教学与训练的新科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秦岭.学校环境文化建设

上一篇:中职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浅谈 下一篇:平淡中的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