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斌:4000小时奥运比赛首次全程直播

时间:2022-09-08 12:14:19

汪文斌:4000小时奥运比赛首次全程直播

2007年12月18日,央视网()与国际奥委会正式签约,成为2008奥运会官方互联网/移动平台转播机构。这是国际奥委会百年奥运历史上首次将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作为独立转播机构,与传统媒体一起列入奥运会的转播体系。奥运会期间,记者专访了央视网总经理汪文斌。

4000小时百分百的赛事直播

记者:为了转播奥运,央视网做了哪些筹备工作?

汪文斌:其实这次我们准备时间是比较仓促的,去年3月18日和国际奥委会谈妥了转播权,之后开始着手准备,这之前我们和国际奥委会谈了10个月的时间,因为这是国际奥委会百年奥运历史上首次将新媒体作为独立转播机构,所以比较慎重,每个方面大家都在探索,比如在市场上是否有足够的收益保障,以什么模式运行等等。

去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央视网的职工有400人左右,到现在已经接近700人,很多人都是为了奥运在最近这几个月里刚刚招进来的。在一线团队上,本网和中央电视台的注册记者都是我们可依赖的记者队伍。

记者:相比以前的常规栏目,奥运期间央视网增加了哪些内容?

汪文斌:我们完整地提供了所有赛事的视频,包括直播和点播。迄今为止,我们是唯一一家所有比赛都直播的媒体,电视大概只转播了所有比赛的60%,另外40%电视上不会转播,而我们在网上都转播了,加起来有4000多小时。

记者:奥运期间,央视网的点击率是否有所增加?

汪文斌:奥运期间央视网的流量是平时流量的3倍以上,开幕式那天的流量是日常平均的6倍。在网上大家看得最多的还是直播,占55%,而且白天和晚上的收视率也比较平均。这说明上网已经是很多人的一种生活习惯,每天都要上网,网络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效果而言,看电视的过程是单向的,而网络是双向互动的,所以很多人会选择上网看奥运。

与央视资源共享是最大优势

记者:和搜狐、新浪等几家知名门户网站相比,央视网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汪文斌:央视网的定位就是以视听互动为特色的,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把视频这块做好。中央电视台有丰富的视频资源,央视网有所有这些视频的转播版权,内容是共享的,我们现在要利用这一优势把网络视频做好。所以,如果我们和其他网站进行比较的话,特色和优势就在于视频。不足之处在于,那些门户网站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而我们现在是一个新崛起的网站,要培养人们上央视网看视频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记者:高密度的赛事,比平时高数倍的点击率,这些给央视网带来了什么挑战?

汪文斌:奥运期间的直播场次太多,无论是技术人员、编导人员,还是解说人员,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事先要知道哪些电视会转播,哪些不转播,不转播的我们要准备解说,还有各种材料等等。对于很多人来说,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我们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要不断地调整,如此大规模地网上报道奥运会这是第一次,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大的挑战,比如说,开幕式当天就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战,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观看,后来就发现再来了人就进不去页面了,服务器不够用。后来我们对此进行了改进,7万人同时在线都没有问题。

上一篇:王小节:奥运契机造就《小节探营》大手笔 下一篇:由胜利之夜回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