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帮—带—检”的教育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9-08 10:24:52

“传—帮—带—检”的教育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本文提出将“传—帮—带—检”的教育培养模式运用到实验教学中。研究的结果表明这种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良好,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Abstract: The article proposed that using the "teach-help-lead-inspect" education training mode i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is training mode was good, and it had widely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关键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personnel training;mod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256-02

0 引言

近年来高职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模式逐步趋向多元化,但人才培养模式至今尚未完善,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这既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也对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因此,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眼下高职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1 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1.1 培养目标定位不准[1] 在公众看来,他们对高职高专特点的认识,只限于以下几个方面:①高职与普通本科的区别主要局限于层次高低不同。②普通专科录取分数线高于高职。③优秀高职学生与普通专科学生一样可以专升本。基于以上几点,当人们试图马上解决学生进大学的问题时,这些特点就成了一些家长和学生选择高职学习的首要理由。图1为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三个同级不同层次的部分在校生对职业院校学习目的的调查。从图1中可以看出:中专生因为其年龄及认识上的局限,他们的学习相对来说目的性比较差。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什么,怎么学搞不清楚。当然,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学生对于职业教育学习的目的也越明确。本专业高职生的学习目的性相对来说就高一些。

在扩大高职院校的招生中,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推进大众化高等教育进程,也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忽视高职院校的客观实际和承受能力,缺乏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特殊性的分析。

1.2 生源整体素质偏低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类型比较复杂,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普通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等,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普通高中毕业生。图2为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2004级、2005级、2006级新生入学情况示意图,由图2可以看出:中专入学率在逐年降低,五专的入学率在逐年升高,高职的入学率呈每年恒定的趋势,高职招生总体呈现稳定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高职生源的基本情况。由于招收不同起点、不同素质的学生,其考试制度较为灵活,至今没有统一的考试方式和统一的入学标准。学生入校后,高职院校面对生源素质结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群体,要构建统一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难度相对就大了[2]。

2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特点[3]

首先,毕业生去向的基层化。由于高职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的人才,高职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其次,人才类型的技能化。高职毕业生的工作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解决在转变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因此,他们除应具有必须的专业知识外,更应具有较强的管理和实践能力。再次,知识、能力的职业化。高职教育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最后,人才层次的高等化。

3 “传—帮—带—检”的教育模式

高职教学的课程体系可分为三块: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我们这儿讨论的“传—帮—带—检”的教育模式主要是与实践、实习、实训课程紧密相关。按照这种模式整个实验教学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所谓的“传”这里指的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既然是传授就要求作为传授者首先具有完备的专业知识。同时在传授的整个过程中要做到内容准确、丰富。在这一环节老师是主角。一提到“帮”很多人会认为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的沟通,老师一定是主动的,学生一定是被动的。其实不然,一个实验做下来,很可能这里就要发生角色的转换。作为老师要随时适应做配角。“带”的过程是一个完全的学生与学生知识的交流,这一环节老师基本上就是一个观众。下面以2007-2008年度第一学期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0601班和0602班的供电实验为例来阐述“传—帮—带—检”的教育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具体的教学过程如图3所示:其中1、2、3、4分别代表“传—帮—带—检”的四个环节,右侧文字描述的是老师在这些环节中所扮演的角色。基本的情况是这样: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0601班和0602班共计136人,按照教学的要求,实验课由讲课老师和本实验室实验员共同来辅导。电力系统实验室共有供配电综合实验系统实验台4套。每套设备最多可供10人同时实验。若4台设备同时运行,在实验的过程中由于指导老师少,势必然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若10人一组分组进行,那么完成本实验辅导老师要在100分钟内对同一内容不间断地重复讲述13遍。一方面,这对实验能否完整的操作提出疑问;另一方面,当一组在做实验时,另外的12组让他们干什么呢?

针对上述现状,采取的方法是:首先从136人中挑选胆大心细学习积极性高的12位学生,将剩余的120余人分为12组,保证每组10人左右。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大家做实验之前针对实验内容对所选的12人进行培训。培训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现有知识的传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般来说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正确性是无疑议的,老师是绝对的主角。培训合格后将12人分为4组,让每组的3人针对实验内容进行商讨,演练。反复的讨论、训练之后,这些学生对本实验知识的牢固性、操作的熟练性都不逊色于老师了,这一过程中老师起的是一个配合协调的角色。经过以上两个环节后,老师就要从主、配角的位置上退下来,把讲台让给学生。让经过培训合格的学生做指导教师来带领做实验。上述提及的传、帮、带的整个操作过程它实际上还是在一个教育层次上完成的。经过这一过程,应该说实验课的任务良好的完成了,那是不是每位参加实验的学生都认真完成了呢?我们要采取某种方法来检验一下,这就是“检”。在高职的已做过该实验的学生中任选几个作为同实验的五专学生的指导教师来指导实验。实际上,我们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0601/2班中选学生指导五专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0401班的实验课,效果还是很好的。

4 结语

经过上述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到“传—帮—带—检”的教育模式有以下几处优点:①有助于老师和学生站在同一个层面上讨论问题,形成良好的学术、学习氛围。②“传—帮—带—检”的教育模式可以使学生变为老师,让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成就感,它必将直接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辅导同学使他们的管理和实践能力都有所提高。④它从根本上解决了老师少学生多的现存实验教学问题,以学生带学生,把老师从繁忙之中解救出来。老师由事件的当事人变为整个事件的协调者。

总之,“传—帮—带—检”的实验教学模式不仅美了学生,乐了老师而且相较传统的实验教学来讲,它的教学效果更好,更易于被职业院校的学生接受。

参考文献:

[1]王方平.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特色求发展[J].职教论坛,2001(7).

[2]王伟.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05).

[3]徐挺,张碧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再探.职业技术教育,2003.

上一篇:佳作不易 8期 下一篇:汽车专业课的教学及其考核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