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高职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质量

时间:2022-09-08 08:56:45

试论如何提高高职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质量

摘 要: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对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抓好实验教学质量是提高微生物检验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总结多年微生物实验教学的经验,从对学生严格要求、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改善实验教学方法、完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 实验教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Q93-4;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6-0041-02

微生物检验是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与临床医学密切联系且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实验教学是微生物检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既具有扎实的基本技能,同时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高素质检验医学人才,是目前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的主要目标[1]。笔者总结几年来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的经验,就如何提高高职微生物检验实验的教学质量得出几点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对学生严格要求,注重无菌操作

微生物检验实验涉及微生物种类较多,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学生实验操作中会接触一些病原菌,这对微生物实验室提出了较高的生物安全要求。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是各种致病性微生物的汇聚点,如防护措施不当,将会造成实验室操作人员的感染,甚至传染性微生物外泄,以致污染环境、殃及社会。因此,学生第一次进入微生物实验室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学习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告知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验室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完成实验。还要安排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实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细菌存在的广泛性,有效加强学生的无菌观念,认识到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二、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应将经典的方法与临床工作的需要有效结合起来,体现实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整体性、系统性和应用性。微生物检验工作离不开最基础的经典方法,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仍然是目前微生物实验课的重点[2]。同时,由于科技产业化的发展,医学检验新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因此,微生物实验教学内容必须不断进行调整,保留一些基础的经典方法,减少或者删除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保留少数验证性实验,结合临床设计模拟标本,综合开设了粪便标本、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等。在实验操作中,学生设计操作程序,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离培养、涂片染色、生化鉴定、血清学试验、报告实验结果等。最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实验的整个鉴定过程,教师对各组的实验方案给予评价和指正。通过这种综合性实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善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应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及实验操作技术的综合能力[3]。不断改革与完善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及坚实的实践操作能力。

1.重视多媒体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中已广泛应用,且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但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薄弱的环节。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中需要观察大量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和实验结果,仅靠教师文字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这些抽象概念。采用多媒体技术能提供大量直观的图片,真实形象的显示各种微生物的形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效果[4]。利用多媒体还能弥补实验教学中示教的不足,如实验课人数多,教师进行实验操作示教时很多学生就围在教师身旁观看,导致部分学生看不到教师示教。如果将细菌涂片制作、染色技术、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培养基的制备等内容的操作过程以图片、动画、视频等方式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既清楚又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教师讲授也变得形象生动,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2.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

目前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微生物实验课还是按照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前准备工作由实验技术人员完成,上课时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黑板上的操作步骤简单操作。这种教学方法易使学生养成依赖性,且减少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教师对学生的准备工作进行指导和把关,确保实验顺利进行,不仅可以督促学生预习实验,提高学习主动性,增强责任感,还有助于培养其实践能力。

3.注重实验教学中的操作指导

学生缺乏操作经验,短时间内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实验方法,对重要操作步骤的认识不到位,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操作不规范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帮助学生纠正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如接种针、接种环的握持姿势,培养皿的持法与开盖,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中的无菌操作要领等。在实验课上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要严格要求学生,为今后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加强实验课与临床的联系

医学检验技术发展迅速,新的检测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学生在学校实验课所学的检验技术与医院检验科所采用的方法技术是大不相同的,有的甚至出现脱节现象。为使学生在学校实验课所学知识与临床接轨,要穿插安排学生到临床见习,安排学生到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见习各类标本的接收与接种处理、常见病原菌的鉴定与药敏试验、医院感染检查项目、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的方法[5]。请专业检验人员为学生介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所开展的主要检测项目、仪器设备的使用及操作原理等临床知识,让学生了解临床动态,激发学习积极性。

四、完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实验考核内容和形式均比较单一,仅凭一次考核就定分数,不能真实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因此,要对实验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在重视学生操作技能考核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规范性、实验报告书写等也纳入考核内容。将实验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平时实验考核包括学生的出勤、回答问题、实验操作情况及实验报告的书写等。期末考试则是从教学大纲中挑选几个不仅能检测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能评价其创新思维的实验,在考试前由学生抽签选取考试内容。同时,加大实验考核成绩在微生物检验这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这样,不仅能较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学生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

通过多年的实验教学,笔者认为,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对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抓好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质量是提高微生物检验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学校要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人员要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与完善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力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扎实、精湛操作技能,适合时代需求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崔艳丽,李秀欣.微生物检验技术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检验医学教育,2007,14(3):34.

[2]夏帆,余知和.改革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5):1024-1026.

[3]汤建中,徐文锦,张爱君,等.临床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综合改革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5):560-562.

[4]鞠晓红,马爱新.微生物检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7):556-558.

[5]芮勇宇,王前,耿穗娜,等.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实验课教学改革探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4):403-405.

上一篇:浅谈如何激发和培养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下一篇:浅谈班级建设的整体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