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粕反倾销:顺势还是错位?

时间:2022-09-08 07:55:02

商务部网站消息称,自2013年2月6日起,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的进口浆粕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提出反倾销申请的公司中包括青山纸业、福建南纸、赤天化(行情 股吧 买卖点)等上市公司。11月6日,商务部2013年第75号公告,自11月7日起,商务部对进口浆粕采取保证金形式的临时反倾销措施。此次反倾销初裁,青山纸业、福建南纸、太阳纸业、石岘纸业有望受益。

在2013年2月,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提交了《关于坚决反对进口化学木浆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的报告》。新乡白鹭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山东游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雅美科技有限公司和新疆富丽达纤维有限公司也联名提交了《关于反对对进口溶解浆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的建议》。

这场浆粕行业的利益之争,却直接将结果传导至粘胶行业。政策导致粘胶行业原料价格上涨,但粘胶行业却只能自行消化政策成本。

看,环境如何趋利避害

商务部初步认定,在本案调查期内,原产于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的进口浆粕产品存在倾销,其中美国公司倾销幅度为18.7%~29.8%,加拿大公司倾销幅度为0.7%~50.9%,巴西公司倾销幅度为6.8%~49.4%,中国国内浆粕产业受到实质损害,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尽管这次反倾销主要针对木浆粕,但这次提出反倾销,却是棉浆粕主要生产商发起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因为国内大量进口木浆粕,已经冲击到棉浆粕市场。不仅木浆粕企业大多停产,很多棉浆企业生产线也处于停产状态。”

浆粕是指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经加工后制得的一种纤维素物质,主要用于生产粘胶纤维(如粘胶短纤、粘胶长丝)、醋酸纤维等化学纤维。在溶解浆市场,目前粘胶短纤企业使用三类溶解浆:棉溶解浆(棉浆粕)、木溶解浆(木浆粕)以及其他类溶解浆(竹浆粕、麻浆粕、蔗浆粕等等)。其中棉溶解浆以棉短绒为原料,木溶解浆以针叶木片和阔叶木片为原料。

2011年,浆粕一度屡创新高,进口木浆粕价格高达2600美元/吨,国内木浆粕价格也在1.6万元/吨左右。但随着下游需求转入低迷,浆粕价格也一落千丈。

“木浆粕目标市场主要在中国,外国需求量并不大。但北美、巴西等国家的木浆粕企业,却有充足的低价原料,这无疑让他们在成本方面占了很大优势。”青山纸业相关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又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急需改善的国家。而浆粕生产需要大量的木材、水和能源,又是对环境污染较重的一个产业,一吨浆粕需要几吨木片,对运力和运输成本也是一笔大账。

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于捍江作为浆粕的使用者,他告诉记者,“从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视角看,直接从国外进口浆粕,与从国外运木片相比,在国内加上高污染、高耗能和较高的成本生产浆粕,哪个合理,相信这笔账不难算。”

现在,整个产业链正在经受着产品价格和生产成本空前的双重挤压。用低廉的原料生产高质量、高附加值、多品种的产品是每一个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主要课题。于捍江说,“鉴于市场和国际经济的原因,产品价格短期内很难有我们所期望的变化,而人力成本和能源成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能不断走高,粘胶纤维的主要组成部分——浆粕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仍然是我们降低成本的一个主要课题。”他认为,此时,如果采取某些背离市场规律的政策对整个产业链无疑是雪上加霜。

听,下游企业的声音

国内浆粕市场需求旺盛,国内浆粕产品总需求量2011年比2010年增长8.67%,2012年比2011年增长24.47%,调查期末比调查期初增长35.26%。随着国内浆粕市场需求的增长,国内产业陆续新建和扩建了一批生产装置,国内产业产能、产量、销量、销售收入都呈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溶解浆缺口约为184万吨,同年造纸行业遭遇赢利瓶颈,迫使从事该行业的企业寻求其他途径提升赢利能力,而处于暴利期的溶解浆行业吸引了晨鸣纸业、太阳纸业等多家造纸业上市公司进行投资。“溶解木浆暴利致造纸公司纷纷扩产”等相关新闻频频出现,吸引眼球,越来越多的造纸企业加入到其中,我国粘胶行业同期的快速发展给浆粕行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资料显示,接受调查的浆粕产品国内产能2010年为80万吨;2011年为109.21万吨,比2010年增长36.51%;2012年为177.99万吨,比2011年增长62.98%。

粘胶企业代表认为,从之前的暴利期到目前的低谷期,浆粕行业在浆粕与粘胶上下游的地位发生变化,应多从自身行业找问题,不能把转型升级的压力再转到粘胶行业来。

但在初裁实施后,粘胶价格上涨了1000元/吨,而缺乏下游支撑,实际成交仅上涨200元/吨~300元/吨。

这之间的矛盾却是,粘胶企业纷纷出声,表示更倾向于使用进口浆粕。

作为化纤行业的专家,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邱有龙道出其中原委。他坦言,粘胶纤维的生产特点是必须是在高质量原料(溶解浆、化工料、工艺水)的条件下,严格控制工艺技术和加强管理,其产量、质量、消耗、节能减排环保和降低成本才能有保障,显现出高度的科学一致性。他举例说,1958年某厂盲目扩产,欲一厂变三厂,粘胶粗制滥造,过滤通不过就挖一个洞,纺丝不成型,结果粘胶全部排入地沟,损失巨大。无独有偶,1959年某厂“敢想敢干”,“纺丝向百米进军”,结果是纺不成丝,废丝一大堆,欲速则不达,最后还是退回到原来的纺速。这说明即使是合格的溶解浆,也经不起如此瞎折腾。如果溶解浆的质量差,粘胶生产就难以控制。国内的木材原料和棉短绒原料的质量偏差很大,如溶解浆的质量不能保证,把纸浆当做溶解浆,将严重影响粘胶纤维的生产。这就是为什么国内粘胶纤维厂愿意使用高质量进口木溶解浆的原因所在。

初裁对于粘胶行业的打击显而易见,而对浆粕行业也未必产生预期的影响。有关专家表示,该裁定对国产浆粕企业的赢利状况没有明显改善,反而行政干预对于粘胶企业有损害。目前粘胶厂原料库存整体都有1个多月,部分较多的现有库存加上在途进口浆够用两个多月,而国产溶解浆厂行业库存在1个半月水平上下。综合来看,中短期国产浆依旧缺乏话语权,转产停产可能性依旧较大。目前来看此次反倾销通过后,对国内浆厂的改善甚微。

恒天天鹅化纤集团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卫星表示,“目前,世界范围内能够生产lyocell级木浆的生产厂家只有美国cosmo公司、美国惠好公司等寥寥数家。国内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根本无法达到。由于近年来全世界经济不景气,兰精公司凭借其多年积累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将纤维价格一降再降,目前价格与我们项目调研时的价格出现巨大差距。与兰精相比,我们投入大、成本高。目前产品的低价对我公司项目造成极大威胁。对于本已经营困难的恒天天鹅来说,如再雪上加霜,公司效益进一步下滑,恐怕难以持续支撑。六千多本已生活困难的员工面临失业风险,造成巨大社会隐患。”

他多次强调,“粘胶长丝和lyocell用木浆的进口不会对国内浆粕行业造成损害。而反倾销制裁必然使我公司经营更加困难,对刚刚起步的lyocell纤维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有悖于我国环保、节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核政策。”

让市场说话

于捍江也对这一政策的出台表示担忧,他告诉记者:“如果将应用粘胶领域纸浆列入反倾销被调查产品范围,将严重打击国内粘胶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目前应用粘胶领域纸浆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尚无生产企业,作为一种新的资源性进口物资对国内浆粕产业不能构成损害,反而有利于下游粘胶企业降低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

作为我国第一家化纤生产企业,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丹东五兴化纤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就一直是粘胶纤维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和参与者。丹东五兴化纤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建东讲述了浆粕对于他们的意义。他说,由于丹东化纤没有自己的浆粕生产厂,一直吃百家饭,可以说世界上绝大部分厂家的浆粕不管优劣都使用过。而且从建厂起就以木浆为主,积累了一些经验,也经历了许多教训,可以说百味杂陈。

鉴于2009年到2010年粘胶纤维热销,价格高企,国内粘胶产能急剧增长,溶解浆供需矛盾激化,价格急升,出现了部分浆粕制造厂利用造纸浆生产化纤浆,即通常所说的纸改浆。虽然几经周折,许多粘胶厂还是或多或少地将纸改浆用于生产,后来由于市场的变化,纸改浆地浪潮逐渐退去。但是其产生的影响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完全消退。

因为这一波纸改浆地搅局,突破了过往的许多,检验了粘胶生产的技术承受力。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2011年国内开始进口美国惠好公司的珍珠牌浆粕试用于粘胶纤维生产。丹东五兴化纤纺织不断改进自身工艺,经过不断地摸索,惠好珍珠浆的用量才得以缓慢逐步提升。

张建东说到这里有些激动,他强调,“该浆的出现完全是适应市场变化的产物,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尊重市场规律,逐步使应和完善使之向着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方向发展,而不是违背市场规律。如果将它列入反倾销的圈子,将直接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如果仅从浆粕指标看,珍珠将原本就不属于溶解浆范畴,不属于反倾销的圈子,不过是粘胶纤维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被逼出来的一种竞争策略,如果被强行纳入反倾销的范围,受损失最大的使粘胶纤维生产企业,多年的努力化为泡影。”

政策对于一个行业的意义显而易见,而政策的制定更加需要市场的声音和国际化的眼光。作为执行者,他们期待。

上一篇:防静电纺织品,牢筑安全“红线” 下一篇:三分天下“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