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初中体育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2-09-08 06:46:30

新形势下初中体育教学之我见

摘要:现今中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但是有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也仅仅是为了达到升学的目的,导致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不高,本文就新形势下初中体育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下 初中 体育教学

在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体育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对初中体育教师来说,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成效就要解决学生兴趣低下、教学内容单一等诸多问题。以往传统的体育教学离不开跑步、跳远等项目,学生上课所做的体育锻炼不是短跑就是长跑,学生常常会因此感到厌倦。教师在设计体育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充分调查一下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期许等内容,再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设计和规划教学内容,比如可以增加一些球类的教学内容和健美操等来丰富体育教学的活动,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一、突破传统授课模式

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外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步被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和乐趣为主的新方法所代替,表现在教材由原来的六项运动改为“基本运动”和“比赛”两大类,使教师有更多的主动权去选择教材教法。近些年来随着“音乐舞蹈进课堂”,“激发兴趣教学”、“能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我们体育教育开拓了新的天地。随着新思想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新生事物所代替。

二、全面理解新课标教学目标

合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充分理解体育教学目标的内涵。课改中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全面的,其中“健康体育”、“快乐体育”是本次课改提出的新目标,在贯彻这些新目标过程中,应突出重点,实现“发展体能”的首要目标。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体能训练是体育教学最基本、最主要任务。身体练习和技能学习应是体育教学的首要资源。教师要围绕身体练习和技能学习这一重点来确定教学内容,不能避重就轻。

三、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导主动参与其中

每个人对于体育锻炼的预期目标是不同的,由于运动水平的高低不同和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追求目标也不同。教师紧紧抓住这一不同点,找出适合不同学生的不同体育训练活动,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导,使其主动参与其中。比如,在初中苏教版教材中的跳远运动教学中,有的学生喜欢远跳,有的学生喜欢拔高跳,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点去设置不同的活动,这样才能满足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渐渐领悟到学习的兴趣所在,并且在某一领域有着不同的创造性通过这样的分层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了解自己适合什么类型的运动,并且了解自己所处的运动等级。

四、注重教学研究,促进体育教师能力提升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履职能力的重要载体,只有教师整体素质提升了,才能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成效提升。应当建立起地区、龙头校、普通校这样的三级培训、三级教研体系,按照逐级培训、辐射放大的原则,定期组织体育骨干教师、龙头校分管负责同志进行教学研究研讨活动,推广体育教学方面先进的工作经验,分析当前体育教学面临的不足,制定和完善补救计划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提高体育教师岗位履职能力,并且要求这些骨干教师在回到各自单位之后,要牵头组织校内的体育教学研究活动,通过观摩课、研讨课、教研沙龙等形式,进一步放大体育科学教学研究对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提高体育教学成效方面的促进作用。对体育教师来说,他首先需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体育教师不仅是一位老师 ,还应当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引导者。体育课堂的互动性和协调性对于学生的 自由发挥来说有重要意义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能增强课堂互动性和协调性的方法。

五、帮学生养成经常锻炼的好习惯

由于传统观念和现实状况影响,体育课程在初中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在课业的压力下也没有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因为这种“偏见”导致现在学生体质普遍偏弱,而体育课程都是根据当前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量身编制的,不会出现要求过高、运动过量的现象,可是却有很多学生承受不住“常规范围”的运动量,这使教师和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反思。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锻炼习惯。学校组织一般是上午十点左右的课问操,再有就是每周的体育课,这些或者是运动量小,或者是因为是课程的性质以知识和技巧为主。远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所以,教师要经常倡导学生多进行户外运动,比如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组织学生进行篮球、足球、乒乓球、踢毽子、跑步等运动量比较大的运动,一方面可以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身体得到锻炼。

六、勤于和家长沟通

学校和教师要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教育是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毕竟学生基本就是在家和学校两个场地学习、生活,保持经常和家长进行沟通,一方面要家长也重视起学生的体育锻炼,配合体育教师督促学生经常锻炼。另一方面可以将近期的教学计划告之家长,适当提醒家长在膳食上多做配合,补充学生消耗后所需的营养,可以让学生多摄取一些富含高蛋白质的肉类。比如牛羊肉、鸡肉等初中学生正是身体发育迅速的时期,加之学习压力、体育锻炼都会消耗很大的体力。所以只有营养跟上之后才能保证身体能健康,提高抵抗力。

七、小结

只有采用适合学生的体育教学方式,以最佳的教学手段去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项快乐的、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学习运动项目.才能更好地发挥“乐于学”的效果。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完善人格,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并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体育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一个人个性的发挥与挖掘,更可以塑造个人品格。这是体育教育的最高境界,这也是每个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振岭. 试论初中体育教学的原则[J]. 新课程(教育学术版) , 2009,(04).

[2]姜宏. 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的个性[J]. 当代教育论坛 , 2005,(08) .

[3]岳维强.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 机械职业教育 , 1996,(05) .

[4]杨英. 论体育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J]. 内蒙古石油化工 , 2002,(04).

[5]邱燕. 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J]. 湖南教育 , 1998,(12) .

上一篇:民间童谣在幼儿园的价值初探 下一篇:浅谈如何结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