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专家们的数学课

时间:2022-09-08 04:54:56

聆听专家们的数学课

缘起

前不久,笔者有幸在成都参加了“2011年小学数学教学核心问题解决策略研讨会”。会上,聆听了吴正宪、华应龙、徐长青、张齐华、黄爱华、徐斌、潘小明等七位专家的献课与讲座,对专家们在后课改阶段理性的思考,非凡的课堂,观念的引领,真实的问题再现感触颇深。2010年9月,笔者也曾就“2009小学数学第一学段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小学数学上发表过《如今的数学课堂》一文,通过两次的对比,从中也察觉到一点专家们思想变化的轨迹,就这点变化笔者也想用心把它陈述出来与同行们共同分享。

感悟与思考

一、讲究朴实无华的数学课堂

也许是每次研讨会上老师们的短信互动提醒了专家们,――你们的设计适合我们这些孩子吗?我们的教学条件能达到你们的设计吗?我们的娃娃真的就在那纷繁的“花花世界”里学到力所能及的知识了吗?数学味在你们专家手里真的那么容易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吗?……本次的研讨会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朴实无华而味道浓郁的数学课。如徐斌老师讲“画图解决问题策略那堂课上,他利用一个长方形,分别就长增加宽不变、宽增加长不变、长宽都增加或相应减少等几种情况让孩子们在操作中去体会”画图“这种策略的优越性,整堂课也没有设计让成人自我陶醉的思维题,学生对于这种策略已有相当的认同感。这样的课让一线老师真正看得见,摸得着,有借鉴的真正切入口,老师们怎么不高兴呢?

二、让学生的思维经历动荡――“绝处逢生,乱世出英雄”

这是吴正宪老师在讲座中说的一句话,曾经我们为课堂流程的顺畅而欢呼,为学生思维的细腻而雀跃,为整堂课亦步亦趋的攀升而称道,而今天专家们看中了一个新的课堂观,先把学生的思维“搞乱”,让他们陷入无处下手,而处处都可下手的境地,在这个时候点燃一盏明灯,引导“黑暗”中的孩子向光明处迈进。如:徐长青老师在讲《解决问题策略――退中的数学》,通过两次的撕纸片来判断能否撕到2011张纸片,学生开始也感到茫然,好像与先前撕的有联系,又好像没有,最后通过退到最简易的数字时发现其规律,学生才恍然大悟,这也许是人们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吧。

三、注重数学策略、思想、习惯、文化的教育

一直以来,专家们对方法、策略、思想的教学非常重视,特别是后两种在教学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本次两位专家就对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了深度的尝试,那就是徐斌老师的“画图策略”与徐长青老师的“退中的数学”。思想的渗透可以说无处不在,如:吴老师课堂上符号化思想、替换思想、有序思想等渗透,徐斌老师与黄爱华老师的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张齐华老师一直坚信“数学是一种文化”,一直致力于数学文化的研究,他所有的数学课堂都如其他专家所说的一样――是用文化润泽的数学课堂。这些所有教学理念的改变可以看出专家们越来越重视孩子们后续发展的需要,越来越重视今天的数学就是明天的潜能。我们一线老师也应该转变观念,为孩子们将来着想,毕竟绝大多数孩子都在我们这些一线老师手中。

四、直面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将学生的差错融化为珍贵的教学资源

只要是学生就会出差错,就会有许多奇思妙想,就会有许多老师预设之外的问题,往往实际中的公开课老师们都在回避、扼杀孩子们出格的提问与想法,力求让课堂通畅避免自己尴尬,顺利的完成教案与即定的教学目标。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老师课堂教学机智与专业的数学知识欠缺。本次的几堂课,几位专家都非常关注学生真实的想法,巧妙的将学生想法中的差错放大以衬托真理的存在。如:华老师让孩子们一次一次的“上当”去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学生的思维也在这一次一次的受挫中得到“匡正”。就在最后学生面对告诉房间长与宽求南面墙要多少千克的油漆时,学生再也不是那凭着经验答题的冲动,而是静下心来好好的审题再提出异议。

五、思考背后的思考,让思考变成教师成长的推力

本次研讨会题目是关于小学数学核心问题解决策略的研讨,可让参会的老师感到疑惑的是:小学数学核心问题主要指的是哪些问题,学术主持人没有点拨,学习资料上没有陈述,我的意会是不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文化?思想方法的渗透?概念教学?教学中的困难?……回到家我一直放心不下,到网上查找一点收获都没有。会上,对于老师们提出的该不该将代表错误的学生请上台,专家们也各有异议,我个人偏向于吴正宪老师提出的,只要你是真诚的帮助他,请上台也是必须的。另外,对于概念的教学,我们一直崇尚无痕教学,即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概念知识,而黄爱华老师利用国外教学思想,先出示概念再引领学生意会其意义,让人耳目一新,但留给我们一线老师思考的空间何止是一堂课呢?

正式的课程标准即将出台,几位专家中不乏有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他们的课堂导向将会成为下一阶段课堂教学的主流,他们的思考将会成为一线老师去尝试、实践、验证的方向。最后,感谢各位专家给了我们一线老师这样一个感悟与思考的平台,也愿我们一线老师在批判中接收,在接收中思考,在思考中尝试,在尝试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作者单位 四川省南江县东榆小学)

上一篇:让动情朗读,激活语文“一池春水” 下一篇:让学生在感悟中享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