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话养生

时间:2022-09-08 04:54:02

入伏话养生

顺应节气,护阳养神

三伏天是阳气旺盛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嵇康《养生论》认为,暑期“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此即“心静自然凉”。因此,三伏天养生必须注重精神调养,宜晚睡早起,适当午休,以免“暑易伤气”。

慎进补,重调养

暑邪耗气伤津,人常感疲乏,消化功能相对较弱,以致不少人误以为要通过进补来补充身体的过度消耗,其实不然。中医认为,一年当中,超过夏至、入秋之前部不宜过补。而是应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的饮食调养为主。比如,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适可而止,以免过食损伤脾胃。

清淡饮食并非不可吃肉

三伏天人体消耗加大,因此更要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给身体补充所需的优质蛋白质,每日摄入量在70~90克为宜。所谓清淡饮食,并不是说只吃汤汤水水、瓜果蔬菜,而是说要少吃牛羊肉等热性食物,多吃一点淡水鱼、虾、鸭肉、鹅肉等富含蛋白质的温寒食物,烹饪方法最好以清炖、清蒸为主,避免油炸。

补气去火,多甘酸

三伏天阳气最盛,闷热潮湿易使人的火气上升,情绪躁动。为了养心去火,可适当吃一些苦瓜、西红柿等性凉解暑的果蔬,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饮用一些啤酒、咖啡等苦味饮料,不但能解除烦恼、提神醒脑,还可以增进食欲、健脾利胃。此外,菠萝、西瓜等性酸的食物对于养心大有益处,也应适当多吃一些。

夏日吃姜有讲究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三伏天吃姜,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等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若是在吃饭时吃几片生姜还有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此外,遇到中暑昏厥,可把姜汁灌下,患者可很快恢复神志;喝点生姜汤,则可缓解暑热引起的头昏、心悸、胸闷恶心等不适。三伏天吃姜也应注意一些事项:①生姜属热性食物,夏日不宜多吃;②不能吃变质的生姜;③吃姜时不宜去皮,鲜姜洗净后即可切丝或片;④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或有痈肿疮疖、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等患者,部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调养治病两不误

三伏天带给人们的并非都是烦恼,不信你到各大医院的中医门诊看看,那里的热闹程度堪称“爆棚”,原来是冬病夏治的时间到了。祖国医学认为,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也是人们驱散体内寒气的最佳时间。对于那些体质虚寒、较差的人们来说,可以在这段时间接受相应治疗,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同时,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风湿麻痹、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以及胃痛、关节炎等一些虚寒性疾病的患者也迎来一年之中最佳的治疗时机。

“夏治三伏行针忙”,可见三伏天针灸是冬病夏治常见的方法之一,此外还有“三伏贴”、拔火罐、穴位注射、隔姜灸、艾灸等疗法,中医师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症从中选用一两种方法。此外,冬病夏治还包括饮食的调摄,通过各种养生方法,对人体阳气加以保护。冬病夏治一般以30天为一个疗程,通常需连续进行3年,即3个疗程。为巩固疗效,患者应于冬至日到医院复诊。

此外,保证睡眠质量,适量运动,有年假的朋友可趁天热到山区或海边度个假,彻底放松一下心情,都是安安稳稳度过三伏天所不可或缺的。

上一篇:秋日体力的救赎 下一篇:不惑男,直面“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