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农村自然资源 开展幼儿科学探究

时间:2022-09-08 03:25:39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 开展幼儿科学探究

自开展苏州市十二五课题《利用农村自然资源进行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以来,我园始终坚持科学探究理念,收集整理来自农村的各种自然资源物,为幼儿的观察、种植、采摘等活动搭建了良好的探究平台。农村的自然资源唾手可得、取之不尽,它蕴藏着巨大的探究财富,值得我们去观察,让幼儿获得更多有关大自然的丰富经验,去发现大自然的秘密。

一、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物,成立自然资源创意室进行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以幼儿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为认识对象的。我们利用幼儿园的大活动室,开辟成自然资源创意室。我们让所有的家长、幼儿都参与到我们的收集中来,把农村自然中随手可得的资源物集中在我们的室里,便于开展探究活动。

如,各类种子、沙子、小石子等,我们分类存放在自然资源创意室里,组织幼儿开展各种各样的探究活动,可以是自发的、开放的,也可以由教师围绕主题开展的等。如,我们会让幼儿摆弄各类种子,让幼儿在玩中了解它们各自的名称、颜色、大小、形状,给种子排队,尝试用各种工具玩水、玩沙,并完成沙子染色等。为幼儿开辟这样的活动室,幼儿经历的是自己参与收集的过程,不仅收获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亲自去感受、去实践、去探究。每次活动,我们的教师都会观察记录孩子的探究行为,并作出有效的指导。

二、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物,开辟种植园进行科学探究

幼儿园有适合种植的园地,有懂得种植管理的食堂阿姨及保育员。我们充分利用了这些资源,因地制宜为幼儿开辟了小小种植园,让幼儿参与种植、观察、浇水、采摘等获得一些经验,探究植物从种子到秧苗、开花、结果等的奇妙过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很多家长都是种植的好手,我们要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为我们种植园地的开发和利用出谋划策。在种植前,我们请来懂种植的食堂阿姨、家长一起选定了适合春季播种的秧苗,共十二种,有向日葵、蚕豆、黄瓜等。在教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孩子们在划分好的区域中一起参与种植、管理、观察、采摘等。

散步是幼儿每天的必修课,也是观察幼儿园种植园的最佳时机。为了帮助幼儿亲近大自然,关注周围环境,我们利用每天的散步时间,和幼儿一起观察种子发芽的情况。并且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观察到的结果。通过观察活动,幼儿亲历了各种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巨大变化。这样的观察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幼儿开展探究活动的能力。

记得在一次散步时,我们让幼儿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去观察,我安静地看着他们,听着他们的欢呼雀跃:“这就是果实吗?”“之前明明是一朵花,怎么就变这样了呢?”“我也不知道。”“这叫开花结果。里面一定是果实,我知道的,我奶奶也种的。”听着他们的对话,我深深知道小朋友发现了很多的秘密。他们有的迫切想知道为什么花变成果实了?有的却小大人似的爆发出了“开花结果”精确词语。植物的现象真奇妙,会让他们如此的放松,有如此多的为什么?只有通过观察,给了幼儿发言机会,每个幼儿都想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在幼儿看看、摸摸、讲讲中,他们探究着一个又一个的现象,更加关注这片自己参与管理的种植园的或大或小的发现。他们观察着、记录着、发现着、探究着……这时对植物的生长变化的总结就是给孩子送去的及时雨,是他们渴望急切想知道的科学知识:播种、芽出土、出现花芽、开花、果实成熟。

三、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物,组织亲子活动进行科学探究

幼儿园亲子活动始终受到家长和幼儿的喜爱。我园在组织外出科学探究活动前,我们会做足功课。拿组织的挖蚯蚓探究活动为例。活动前,我们首先让幼儿收集关于蚯蚓的各种科学小知识,了解蚯蚓的生长习性等。由教师和家长代表一起去踩点。然后带好我们所需要的挖掘工具(只要幼儿觉得适合的工具均可1~3件)。在活动前教师有详细的活动方案的设计。在活动前5~10分钟必须组织谈话活动,把要求、细则交代清楚,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和家长要鼓励支持幼儿自己动手,选择合适的地方去找寻蚯蚓,记录幼儿探究活动中的发现,探究活动中问了哪些问题,家长或教师是如何解答的,或者幼儿之间是怎样交流他们的发现等。活动后的分享、鼓励,把探究到的成果与大家分享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这有助于激起幼儿再次探究的欲望,保持幼儿对探究活动的兴趣。

以下是我组织的亲子科学探究挖蚯蚓活动,并设计了幼儿、家长、老师在此活动中对科学探究的一种态度及指导的经典呈现:

探究活动中对幼儿的言行记录:一到树林,她就开始跳起来:“这里真舒服啊?爸爸,这里会有蚯蚓吗?”“你说呢?刚才老师和你们谈话时,你听到老师说什么了?”“说什么?哦,潮湿的地方蚯蚓很喜欢的。”她东看看西看看,还是没有找到,来到一幼儿身旁,那小朋友已经开始在挖了,她也在那里蹲下来开始挖。“那是我找的地方,那是我找的地方。”“对啊,不要离太近了,当心别人的工具伤到自己。”于是,她来到一棵树的旁边开始挖起来。不到3分钟,洞还是浅浅的,她就开始自言自语了:“我怎么还没挖到啊?”又过了一会,她开始不耐烦了:“怎么还没有啊?”于是,我让她起来去看看别人有没有挖到,挖到几条。她放下工具,四处去看,突然尖叫:“哇,你已经挖到一条啦?”“你看看,他挖的多深啊,快挖吧,你肯定也能挖到。”她回到自己的原来位置,开始继续挖,但到回家时也没有挖到,有些气鼓鼓地说:“我回家还要挖。”

从孩子的几句话中,我们看到了孩子对诸如此类探究活动非常的感兴趣。首先,孩子会在家长的有意引导下回忆老师说过的话,从而知道了科学知识点: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幼儿一直说自己还没挖到,这表达了幼儿想挖到的一种信息,这时教师的帮助和家长的支持引导就相当的重要,因此,我们要在幼儿遇到不能及时获得成功时给她一种支持,让幼儿体验成功,如果失败也能有信心继续这样的活动。

“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幼儿科学探究活动,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去体验成功或失败,促进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如何利用好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创设多彩的操作材料与环境,这也是我们正在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作者单位 吴江区梅堰幼儿园)

上一篇:文言文教学之浅析 下一篇:提高农村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策略探究